市场火热,但我们的内心,仍然需要平静。按照惯例,每个长假,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这次书的名字是:《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遭遇过人际关系的困扰。比如,参加一些原本不想去的聚会,答应一些原本不想做的事情,朋友借钱不还又不好意思去要,等等。
一路走来,我们或者经常委屈自己,或者不敢做真正的自己。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离自由与幸福更近,这本书试图给出答案,也比较好给出了答案。“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发现的工具书,同时也是现代人的自我救助指南。作者摒弃了心理学拗口的专业名词,通过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穿插平直的例子,来阐述勇气心理学,给读者“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亲切感。四年前,我曾有过一段严重的迷惘期。正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帮助我走了出来。从此以后,我开始用比较轻松的心态,做更好的自己。从前,古都郊外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有一位青年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于是去拜访哲人一探究竟。青年在家庭的“语言暴力”中长大,自幼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出身、容貌、学历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他将自己的不幸归因于过去,在渴望改变的同时,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实现。哲人认为,过去不是导致“现在不幸福”的原因。人们所抱怨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心理创伤等,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哲人进一步提到,现在的你之所以感到不幸,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幸”。人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主动选择了“不幸福”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的不幸其实是自己的选择错了。过去决定不了现在,但现在可以影响将来。想要纠错、变幸福的方法也很简单:摈弃现状,不为“逃避”找借口。比如青年的原生家庭问题。在不被很好对待的家庭中成长的人,确实需要用很长时间来治愈自己。但是,这真是不幸的决定因素吗?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人,有些会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原生家庭,并认为这无法改变,从而继续把不幸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有些,会努力为自己和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不让下一代经历相同的遭遇。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有没有改变的决心。在社交媒体发达后,我们总能刷到网友们“令人羡慕的人生剧本”,反观自己,外在、经济、文化条件都算不上顶尖,就会变得自卑。在青年与哲人的第二次谈话中,哲人提出了一个“冷门儿”的观点: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一个人的自卑、自我厌弃,其实是因为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才选择只看自己的缺点。比如性格敏感的人,能够更敏锐地觉察到身边人情绪的微弱变化,这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优点。但如果这样一个敏感的人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任由自己的情绪被他人的评价所主导,就会有许多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烦恼。哲人认为,自卑并不是一件坏事,重要的是区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比如,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学历抱有自卑感,会定下“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努力”的决心。而自卑情结指的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借口使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摆脱自卑情结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明确一点:人生并不是与他人的竞争,而是与自己的较量。假如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与他人的竞赛,必定会因人际关系而烦恼,因为靠赢得对手来获取激励的人,总有一天会因为竞争失败而灰心丧气。只有跟自己对比,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自驱力。哲人认为,被放在人际关系第一位的应该是自己,要将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简单来说就是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完全没有必要去猜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对方如何看待你是他们的课题,擅自背负别人的课题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哲人和青年还讨论到看似“无法分割”的课题——父母与孩子。在东亚家庭中典型的情况是,父母认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让孩子好好学习”是他们作为父母的课题。事实上,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那么这种决定带来的后果,如成绩不好、无法进入名校,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父母通过各种方式逼迫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横加干涉,进而产生冲突。无论父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仍然是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人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包括孩子。此时的解决方法便是哲人提到的课题分离: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课题。二者最大的区别是“父母让我学”和“我自己想学”,这两种态度体现出的学习成果会有天差地别。人际关系中有千丝万缕的羁绊和太多顾虑,就像错综复杂的绳结,用普通方法无法打开,必须用“课题分离”的方法将其理清——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很多人认为,肆意做自己,过自己幸福的人生固然是潇洒的,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被他人讨厌、排挤,会变得很孤独且没有归属感,所以选择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妥协。但哲人认为,归属感并不意味着以自由为妥协,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这就需要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但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拼命寻求认可其实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我们要将他人视为伙伴,而不是为我们提供认可才存在的“服务者”。生活在伙伴中间,能从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同时,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努力获得。但这里的努力并不是牺牲自由去迎合,而是思考我能给“共同体”提供什么。因为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我可以属于这个共同体”的勇气。在共同体中,自由、平等、归属感应该共存。我们应该专注提升自己,因为不以追求被他人认可的付出,才终将赢得认可。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我们也只能活在“此时此刻”。大多数人都渴望过“线”一样的人生,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地进行: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认为这样的轨迹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恰恰相反,人生是无数个“此时此刻”。电影《功夫熊猫》有段台词:昨天是段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是天赐的礼物,要像珍惜礼物那样珍惜今天。我们总是对自己说“吃完这顿饭我就开始减肥”“等这个月过完我就努力工作”……其实,只有专注“此时此刻”才是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方式。从现在开始,让每天都有今天能做到的事情,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词都可以。并且,今天这一天就为此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将来的考试或升职加薪而存在。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也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