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启资本分析一个B2B项目主要看三方面:
一是行业大小;
二是上游的供应厂商也比较分散,下游最好有很多需要采购货的小厂家;
三是原来的流通环节效率是不是高,是不是有很多层级的批发商,中间须转手多次;
归根到底,不同的商业模式,我最后看的都是公司到底有没有提高行业效率。如果现在还没提高很多行业效率没问题,但是至少需要已经比传统的贸易商高,同时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现在行业内各公司纷纷跑马圈地,接下来就会到比拼效率的时代。什么是高效率?比如,传统贸易商要赚15%的毛利,B2B公司虽然只有5-10%的毛利,但能够盈利,就算效率高。
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办法有很多,有些是比较通用的,比如提供供应链金融,提供物流配送。在这种大家都提供相同服务的情况下,对质量的保证显得更加重要。而且要看不是真正找到且解决了这个痛点。
如果现在从零开始做钢铁、快消等已经有领头羊行业,已经机会不大了。但有两类行业还有机会。
一是车货市场等行业,已有3、5年的历史,但是当年VC投的一批几乎都倒闭了。对于这样的行业,我们会找原因,不会贸然进入。但如果现在有创业者确实找到了规律,摸索出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我们就会投。
二是工业品、装修、天然气等领域,行业比较复杂,一直没有跑出一个遥遥领先的公司。例如,钢铁只有几千个SKU,但是工业品有几十万个SKU,在需要押库存的情况下就显得很困难。再例如,很多行业的大公司已经C轮了,但装修材料领域的公司,大部分只融到了A轮、B轮。或许是该领域创业者还没有找到“那么痛”的点,没有提高那么多效率。现在大家还在摸规律的阶段,但我相信早晚会找到发展路径。
美国的B2B整合过程,是在过去100多年中,通过不断地收购、兼并,最后变成了体量很大的公司。中国虽然现在很分散,但是可能在未来的5年、10年里面,走完美国过去100年的历史。
中国的B2B,现在尚处于中期阶段,还出现没有所谓“成功”的平台,领头羊们也只是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0%,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这怎么能叫成功?只是一个大家认知的,且能够赚钱的公司。
我认为这个领域的趋势是,创业公司们未来需要借助更多的互联网技术,把SaaS、大数据等服务叠加上去,更快速、更高效地提高行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