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地产观察
提供第三方最专业、最权威的旅游地产信息、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2025年天津文旅宣传工作 ... ·  13 小时前  
龙视新闻联播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闭园公告 ·  昨天  
江西日报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优惠!免票! ·  2 天前  
江西日报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优惠!免票! ·  2 天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 ·  3 天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报!南京的樱花,开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地产观察

中国本土主题公园:超前于“IP论”的“IP”探索与实践

旅游地产观察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10-23 21:00

正文


在中国主题公园竞争格局中,大连凭借北方海港之城的资源优势,以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和海昌海洋主题公园为代表,牢牢掌控海洋游乐主题板块。作为海洋主题公园的翘楚,中国第一座海底通道便诞生于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经历过客流高峰之后,作为重资产运营的主题公园面临新的发展模式, 这两家在大连注册成立并成长起来的主题公园开启自有产权IP构建,向轻资产模式扩张,其运营之道影响着中国海洋主题公园的发展和走向。

中国旅游市场在历经产业转型升级,从观光游、休闲游到度假游,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转变,内容迭代驱新增长点,主题公园无疑成为 浪漫之都,时尚大连 ”锁定的重要载体。 据《世界旅游市场全国趋势报告》预计, 2020 年中国主题公园零售额将达到 120 亿元,日均游客量将超过 3.3 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主题公园市场。面对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大连的主题公园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 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层融合,打通大连文旅产业的“强 IP ”之路。


一、由资源到产品的转


海洋主题公园集海陆动物、机动游戏和大型表演于一体,功能分区明显,具有多种娱乐活动及游乐设施,是实现文旅产业链的最佳契合点。对于游客而言,海洋公园是孩子的乐园、是大人的天堂、是童话梦想的实现,是一个能带来快乐的地方。

大连主题公园从打造之初就一直领跑全国, 1992 年大连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 2002 年由海昌集团打造的中国第一个海洋极地动物馆——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落户大连,被称为中国最浪漫的海洋主题乐园——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更是拥有当时亚洲最长的 118 米海底通道,开创了中国第三代水族馆建设的先河。

1999 年,大连注册了“浪漫之都”城市旅游品牌及 43 个系列相关产品的商标,这是国内第一座以城市形象进行商标注册的城市。 大连率先将整座城市整合成一个旅游产品来打造了“浪漫大连”城市品牌,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旅游城市品牌营销的潮流。可以说,在没有“IP论”的20年前,大连已经率先迈向城市IP的探索与经营。


由此可见,大连当时在主题公园的打造、休闲和浪漫氛围的营造上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品牌效应,开创了新模式,引领了新潮流。放眼大连今天的主题乐园,在经历发展的瓶颈期和缓和期过后,旅游者依旧络绎不绝,热度不减。随着 2017 8 月,获得“中国首批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称号,大连再一次吹响了城市品牌和 IP 创建工作的号角。

118 米长的透明海底通道,遗失的城市亚特兰蒂斯,触手可及的海洋世界,还有点缀在其中的岩礁、森林、海湾废墟小镇、旧日渔村码头……漫步于波光粼粼的幽蓝海底通道,仿佛置身于深海,化身为漫漫无边海洋中摆动尾巴的海洋生物。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被誉为“开启大连浪漫之旅第一站”

以大连圣亚为例,顺应时代,将战略聚焦到 IP 资源的打造上。大连圣亚在 2014 年进一步确立了整合资源、打造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以“大白鲸计划”为载体,以“打造中国蓝色迪士尼”为目标。前期通过线上文学、动漫 IP 的打造,中期将其逐步地拓展到线下城市乐园,最后延伸至主题公园的再建设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 IP 资源的渗透,从而形成由线上到线下、由产品到服务的全文化产业链的打造。

此外,近两年来,海昌集团投入巨资打造自身的 IP 品牌。其中,海昌集团投资周星驰的 3D 魔幻电影《美人鱼》的战略在投资市场中显得尤为的耀眼。《美人鱼》在获得大满贯票房的同时,也成功地将美人鱼的特色 IP 与海昌海洋公园结合起来,形成了美人鱼系列品牌。除此之外,海昌海洋公园与淘米网合作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及摩尔舞台剧主题巡演活动的同时,联合淘米网打造《摩尔庄园大电影 3 :魔幻列车大冒险》。这些全方位、多渠道的 IP 拓展,及智慧的热点触碰和捆绑宣传,都为海昌海洋公园打造独有的 IP 形象做出了坚实的铺垫。

不难发现,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大连乃至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深度都在增加,发展模式也更为创新。 轻资产模式的拓展、多元化盈利的追求、增开新项目等都成为当今主题公园市场的新尝试, IP 渐渐成为主题公园在“黄金时代”的运营之术。


二、由 品牌到 IP 的转化


头上戴着卡通人物的发箍,手里握着卡通人物的气球,嘴里吃着卡通形状的棉花糖和冰淇淋,身上背着卡通人物模样的包包……不论是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大型主题乐园,还是随处可见的小型游乐园,卡通人物原型的出现总是会受到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的欢迎。

当人们在乐园里看见卡通人物时,眼里仿佛都在闪着光,打招呼、聊天、拍照以至于恋恋不舍的说再见,这一系列的过程都真实再现了卡通人物的魔力。在这个特定的磁场中,和特别的存在即卡通人物进行对话,不只是小孩子,大人的天真和童趣也很自然的得到了释放。

原创动漫 IP 的加入使主题公园品牌人格更为鲜活,拉近其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促进与公众沟通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实现原创动漫 IP 在主题公园的落地,将动画故事实景化,并开发 IP 主题玩具、图书、文具等衍生产品,也是主题乐园品牌在受众心中深化印象、建立情感的体现。在以 IP 打造主题乐园的“灵魂”,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主题 IP 衍生产品,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主题公园的发展伴随着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转变,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没有变,但是顾客的视角和需求着实在改变。在泛滥成海的消费产品中,没有独特的气质、逼真的氛围、深度的体验就无法打动消费者的心。 主题公园顺应消费者的需求,从一代产品景观观光型、二代产品器械游乐型向具有 IP 内容体验消费的产品模式转变。

IP 是通过内容实现人格化的构建,品牌则是通过产品与服务支撑价值主张。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当一个品牌开始通过制造内容塑造人格化表达而非单纯以产品和服务实现价值主张,实现 IP 化运营时,就完成了品牌向 IP 的转化。 主题公园需要塑造品牌,更需要深化 IP

以迪士尼为例, 1923 年,华特·迪士尼在自家车库创作出迪士尼家族第一个并且是影响最广大的 IP ——米老鼠,在此后的八九十年间,米老鼠、唐老鸭、高飞、小熊维尼等一系列迪士尼自有卡通人物形象不断出现。


此外,迪士尼还擅长从已有的经典名著和童话故事中寻找具备迪士尼属性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