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ASA)以推动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发展为宗旨;以面向市场、平等自愿、共同投入,联合研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以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小米首款 AI PC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戴尔全新命名 14/16 Plus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新一代 ROG XG 显卡扩展坞发布:可选 ... ·  3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惠普将推 RTX 5060/5050 ... ·  3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个“知名老品牌”推出的新型笔记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

碳材料在芯片互连领域取得突破,互连线宽低至10纳米以下时有望替代铜互连线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  · 公众号  ·  · 2017-12-13 14:51

正文

上周的 IEEE 国际电子器件会议( IEDM )上,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人员展示了使用碳基纳米材料取代电子芯片互连中的铜互连线。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Kaustav Banerjee 教授是世界领先的研究人员之一。 2013 年,该团队已经能够用单层石墨烯制造出包括互连在内的整个芯片。



Banerjee教授认为2013年的石墨烯研究是“激进的想法”,但他和他的团队在上周的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上报告了更为实际的工作。他们推出了“全碳”互连技术——由多层石墨烯线和碳纳米管通孔组成,与10纳米以下节点的铜互连相比,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能耗。

图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的器件,包括两个由多层石墨烯构成的中心连接器,和四个由金属互连构成的外部连接器。


铜互连线将淘汰

2015年,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预测,基于通孔的铜互连将无法再平面连接硅材料,或将一层布线连接到另一层布线。但ITRS的预测并不总是如期发生,基于通孔的铜互连依旧在起作用。不过,研究人员认为,现在考虑未来的替代物质或接下来怎么做已经不早了。


Banerjee指出,ITRS关于逐步淘汰铜互连的预测可能有点过激,目前最小线宽在26-30纳米左右。一旦铜线宽缩小到20纳米或15纳米就可能出现严重问题。碳材料互连在线宽方面非常具有优势。


碳基材料互连技术

Banerjee团队在2017年IEDM会议上发表的工作是基于2013年的研究成果以及2017年初的“纳米快报”杂志上发表的成果。此次成果是一项突破性的研究,采用了一种称为插入(intercalation)的工艺,即在多层结构或化合物中的两个分子之间,插入分子或离子。在这种情况下,插入层可以用多层石墨烯纳米带构成(ML-GNR)。


研究人员发现,在低至20纳米宽度的情况下,这些ML-GNR提供比铜互连更好的性能、可靠性和功率效率。此次研究成果是基于之前的工作,突破了石墨烯互连技术形管的关键集成问题,推进了此项工作。


Banerjee说:“目前的关键问题主要与工艺/工程有关。我们正在与一些行业伙伴合作,使掺杂多层石墨烯互连与CMOS后端(BEOL)技术兼容。我们的团队已经开发了“合适的碳基”通孔,连接相邻的互连层,这是IEDM中报告的代表整个互连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