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安徽市场监管  ·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 ·  4 天前  
安徽市场监管  ·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 ·  4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县城精英,炒股亏麻了 ·  4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23岁青年带队卖金锭,河南矿企进账百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为什么Facebook高管不愿去其它公司做CEO?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10-18 18:35

正文

似乎是到了离开Facebook的好时候。过去的18个月里这个科技巨头被有关俄罗斯、剑桥分析和缅甸的丑闻困扰。


在这期间,其它公司的很多人找到了新工作,组建了新团队。但是,那些来自Facebook的管理层成员们,却并没有打算扔下Facebook不管。


你或许还会惊讶于,不只Facebook的最高管理层没有人要离开公司,准备离开的中层也寥寥无几。


Mike Vernal,两年前从Facebook跳槽到了风投公司Sequoia,并购后才加入Facebook的WhatsApp的CEO Jan Koum在4月离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人离开。


Facebook的一位前任雇员曾说,“在Facebook里,有潜质当CEO的人比别的公司多多了。”当一个技术或传媒公司CEO职位空缺时,Facebook的COO Sheryl Sandberg常常都是候选人之一。


Facebook的COO Sheryl Sandberg


Facebook的高层长期以来都没有出现过变动。现在,这个圈子不到20个人。最顶层的那14个高管(这是一个我们根据媒体报道整理出来的非官方14人名单),平均在Facebook工作超过9年半。


除了现任CFO Dave Wehner,其他人都是在Facebook上市(2012年)前,就在这工作了。在这份名单里,几乎每个人在Facebook的任职时长,都超过了标准普尔里的公司CEO们在一家公司的平均就职年限——6.8年。


在科技圈这个资金和机会都多得不行的地方,Facebook高管们能长期任职不跳槽,是很罕见和难得的。


Twitter2016年的10人高管名单里,只有3人如今还留在公司。在过去的14个月里,SnapChat已经失去了它的CFO,产品部、销售部和技术部的负责人,以及法律总顾问。上市之前,Uber不得不对管理层大洗牌,致使一大批高管离职,其中就包括其CEO Travis Kalanick。


为什么Facebook的高管们愿意留下来?这不仅是钱的问题,因为这些人已经不缺钱了。同时,他们也不缺机会。毕竟,Facebook的任何一个高管,都能在创投领域或别的领域获得一份高薪职位。


这背后的原因很虚,但却很有意义。


“这源于成就感和良好的合作关系,”2008年加入Facebook的现任CTO Mike Schroepfer表示,“我和Sheryl,Mark以及Chris他们并肩作战、冲锋在前时,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很伟大的人”。而这一点,是Facebook企业价值的基石。


“我相信我能有所作为。”他说,“Facebook是个连接世界的平台,在Facebook工作,你能感觉到自己是能为整个世界创造价值的。”


而最近,Facebook的这份“价值”,给它带来了负面影响。它成了俄罗斯政府干扰2016年美国大选的武器。当消息曝光时,Facebook的内部危机随之而来。Facebook的不少前任雇员们批评老东家的做法。


随后,剑桥分析丑闻又撕下了Facebook在隐私保护上的遮羞布。尽管Facebook在此后快速地做了些改进,但也已伤了元气。


Facebook的隐私专员曾表示,“当我们得知平台被操控和干扰时,十分震惊,甚至愤怒。”


不过,在一连串的丑闻后,公司的高层并没出现多少变动。在公司调整时,有些人换了岗位,有些人去了新部门,但是,每个人都还留在公司。这是因为,他们相信Facebook有力量继续影响世界。


现在的Facebook已经拥有超过22亿用户。事实上,Facebook的月活数已超过了全世界基督徒的总和。Facebook在2017年的收益是400亿美元,超过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GDP。可以毫不夸张地说,Facebook里面不少中层管理人员所能影响到的人口数量,比不少政治家都要多。


Facebook闹出丑闻后,人们反而能更直观地明白它如今的能量。Facebook广告能操控2016年美国大选,就是能很好证明其能量的例子。



当扎克伯格意识到这种能量时,他也公开承诺:“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同时,Facebook高管层里的其他人,也相信这个理念。


CTO Schroepfer说:“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正确性’——正确地平衡各方利益,保证用户的安全,让他们放心地使用产品,并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社会福祉部负责人Naomi Gleit说:“我们的担子更重了。”Naomi的工作就是确保Facebook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侵犯公众利益,并且及时发现或删除对公众利益有潜在威胁的内容。


34岁的Gleit说,丑闻过后,Facebook会继续清除安全隐患、保护用户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已经成了Facebook里每个部门的头等大事。“我认为这是最核心的事情。”她补充道。


Gleit是Facebook里在职最久的员工之一。她跟扎克伯格一起工作时,小扎还默默无闻。直到2007年,她才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办公室附近追着扎克伯格拍照。


“这在当时看来是有点冒犯的。我那会儿想,谁这么没礼貌?可是现在,扎克伯格被人追着拍,已经是正常现象了。他就像个大佬一样,总会被一群人跟着。”


跟Gleit一样,Facebook里的大部分高管,在扎克伯格出名之前就与他一起工作。工作以外,他们也是好朋友。


扎克伯格跟产品负责人Chris Cox是邻居,也经常一起度假。Gleit是Facebook成立时唯一的女员工,她与创业成员的夫人们,也都成了好朋友。她们每年都会有专门的“女生旅行”。


Gleit说:“我和这群人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就算让我和他们一起去扫厕所,我也会说,OK啊。”


一位Facebook的前任雇员说:“这些友谊很重要。你越是认识早期的扎克伯格,你就越了解这个人。”


扎克伯格是个兼容并包的人。他会问出很多问题,他希望跟各类人对话,就算那人的层级很低。说服扎克伯格的最好方式,就是递给他漂亮的数据,或是向他论证这个提议会把Facebook带向一个更大的格局。


Facebook创始人兼CEO 扎克伯格


“当一个人居于高位时,他也面临被蒙蔽的风险。”Gleit进一步解释说,“下属可能会只汇报领导想听到的事。不过,在Facebook,我们实实在在地让扎克伯格和其他领导听到真实的声音。跟扎克伯格说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是说他想听的东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