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郭磊宏观茶座
我们深信卖方宏观的本质不在于愤世嫉俗,批判经济的深层险危;亦不在于摇旗呐喊,安慰客户的短期情绪。卖方宏观要在关键时间、关键位置建立一些可观测、可检验、可修正的灯塔,尽量让眼前的世界变得冷峻和清晰。请关注广发宏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告诉你别惹我z ... ·  2 天前  
秦朔朋友圈  ·  人生陷阱知多少?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雄安集团高薪招聘上万人?真相来了→ ·  3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4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以及中性利率探讨

郭磊宏观茶座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1-27 20:5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对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对各类经济、金融数据的解读和分析的集合,涵盖了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到具体行业的中观景气度等多个方面。分析师们基于宏观数据和行业数据,对经济增长、通胀、就业、政策走向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预测,提供了对宏观经济的深入理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析

分析师们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美国的财政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关注政策变化对经济和资产价格的影响。

关键观点2: 行业分析

从制造业、建筑业到消费类资产,分析师们对不同行业的景气度和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行业层面的洞察。

关键观点3: 宏观经济展望

基于对宏观数据和行业数据的分析,分析师们对经济增长、通胀、就业等进行了预测,并探讨了政策走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键观点4: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分析,分析师们提供了大类资产配置的建议,帮助投资者做出决策。

关键观点5: 数据要素化分析

探讨了数据要素化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利用数据驱动投资决策。


正文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陈嘉荔
[email protected]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摘要

第一, 美联储每年召开8次议息会议,会议纪要(Minutes)是对政策形成过程和政策背后逻辑的详细说明,一般在会议三周后公布。11月6-7日议息会议的决定是降息25bp(4.5-4.75%的政策利率目标区间) 。从最新公布的纪要,可以进一步观测美联储官员当时决策的逻辑,对经济的判断以及对后续降息节奏的态度
第二, 本次纪要主要传达了三点关键信息。一是美联储官员判断若通胀能继续回落且就业市场保持韧性,则后续可以逐步降息(gradually)至中性利率水平;但货币政策路径并不是既定的(preset course),还是会根据后续数据变化而调整,经济运行趋势(trend)比数据点更重要。二是许多(many)美联储官员认为终端政策利率(长期中性利率)仍有较高不确定性,即对政策利率终点仍没有明确答案。三是,一些(some)与会者提出建议:在未来的会议上,可以考虑把隔夜逆回购(ON RRP)利率下调5bp,让其和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限保持一致。我们理解,这样的技术性调整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目前放在ONRRP的资金流入金融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抵押借贷成本

第三, 关于美国经济基本面,一是与会者对就业市场态度比9月更乐观。与会者认为就业市场保持稳健(solid),职位空缺、辞职率和员工流失率回落显示就业需求仍在渐进式放缓,但节奏可控;对比9月描述则是“失业率自2023年4月开始显著上行,并且进一步弱化的风险在上升”。展望看,与会者总体认为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正常化,就业市场将保持韧性。二是几乎所有(almost all)与会者认为虽然通胀数据波动较大,但整体向目标水平靠近的趋势不变,特别是核心商品和超级核心通胀分项,增速已经接近疫情前水平;住房价格虽然保持粘性,但领先指标回落会带动其后续下行。展望看,与会者对通胀持续回到2%目标水平保持信心,虽然会花的时间会比预期更长(take longer than expected)

第四, 同日公布的美国消费信心指数及劳动力差异指数亦显示出经济和就业的韧性 。11月Conference Board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09.6回升至111.7,其中,对未来预期回升0.4pct至92.3;对现状的态度指数回升4.8pct至140.9。劳动力市场差异指数(认为工作机会充足的人数占比-认为找工作困难人数占比)较前值上升1.7pct至18.2%,亦反映就业市场韧性较强。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计美国4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可能在2.6% (3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2.8%)

第五, 然后是在美联储工作人员预测(Staff Economic Outlook)部分。工作人员预测更偏技术性和模型驱动,作为背景信息供决策者参考;与会者(participant)预测更多基于个人判断和观点,直接影响政策决策。工作人员认为经济保持稳健(solid),且较9月预测上修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通胀方面,工作人员预期PCE和核心PCE会继续回落,两者同比在2026年回到2%水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最新的国民收入年度核算隐含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工作人员上修美国经济潜在增速,这意味着2025-2027年实际GDP增速可能会低于潜在增速(9月为接近潜在经济增速),从而会导致失业率中枢有小幅上升

第六, 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及潜在增长率的上修,一个重要的推论就是中性利率较疫情前可能更高了。从这一点可以理解疫后为何一度大幅加息但并未导致经济衰退,以及高利率环境下芝加哥联储金融条件指数仍保持宽松。同样,我们判断本轮美联储降息终点可能不易回到疫情前2.5%的水平

第七, 整体来看,纪要提供的新增信号相对模糊,美联储既强调了只要通胀和就业条件符合,推动利率正常化的路径不变;又展示了对过程的审慎。同日也有一些其他宏观信息比如关税等。从市场理解来看,12月降息为基准情形,但概率不足够高。Fed Watch数据显示的12月降息25bp和不降息的概率分别为63.2%和36.8%,前值为52.3%和47.7%。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2bp至4.30%;美元指数回升至107.013。美股方面,三大股指均小幅上涨,其中科技股相对偏强,Mag7中有六家收涨。对于非美市场来说,我们理解后续若继续降息,则海外“降息+不衰退”的有利情形仍会延续;但如阶段性不降息出现,则可能会带来一定预期扰动

正文

储每年 召开8次议息会议,会议 纪要(Minutes)是对政策形成过程和政策背后逻辑的详细说明,一般在会议三周后公布。11月6-7日议息会议的决定是降息25bp(4.5-4.75%的政策利率目标区间) 。从最新公布的纪要,可以进一步观测美联储官员当时决策的逻辑,对经济的判断以及对后续降息节奏的态度。

本次纪要主要传达了三点关键信息。一是美联储官员判断若通胀能继续回落且就业市场保持韧性,则后续可以逐步降息(gradually)至中性利率水平;但货币政策路径并不是既定的(preset course),还是会根据后续数据变化而调整,经济运行趋势(trend)比数据点更重要。二是许多(many)美联储官员认为终端政策利率(长期中性利率)仍有较高不确定性,即对政策利率终点仍没有明确答案。三是,一些(some)与会者提出建议:在未来的会议上,可以考虑把隔夜逆回购(ON RRP)利率下调5bp,让其和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限保持一致。我们理解,这样的技术性调整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目前放在ONRRP的资金流入金融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抵押借贷成本。

一是美联储官员判断若通胀能继续回落且就业市场保持韧性,则后续可以逐步降息(gradually)至中性利率水平;但是,货币政策路径并不是既定的(preset course),还是会根据后续数据变化而调整,经济运行趋势(trend)比数据点更重要。

Participants anticipated that if the data came in about as expected, with inflation continuing to move down sustainably to 2 percent and the economy remaining near maximum employment, it would likely be appropriate to move gradually toward a more

Participants noted that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were not on a preset course and were conditional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nomy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nomic outlook and the balance of risks; they neutral stance of policy over time. it would likely be appropriate to move gradually toward a more neutral。

此外,一些(some)与会者认为如果通胀保持高位则美联储可以暂停降息;但一些(some)与会者认为降息可以提速,如果就业市场回调较快。

二是,许多(many)美联储官员认为终端政策利率仍有较高不确定性,即对最终政策利率终点仍没有明确答案,因此,降息的节奏应该偏谨慎。

Many participants observed that uncertainties concerning the level of the neutral rate of interest complicated the assessment of the degree of restri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in their view, made it appropriate to reduce policy restraint gradually。

三是,一些(some)与会者提出建议:在未来的会议上,考虑把隔夜逆回购(ON RRP)利率下调5bp,让其和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限保持一致。我们理解,这样的技术性调整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目前放在ON RRP的资金流入金融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抵押借贷成本。

FOMC选择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来表达货币政策立场。货币政策执行的目标就是确保有效联邦基金利率(EFFR)保持在这个区间内。

在当前框架下,Fed的主要执行工具是:银行在Fed存款的准备金利率(IORB)以及向更广泛的交易对手(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和政府支持机构)提供的隔夜逆回购利率(ON RRP)。

技术性调整(IORB或者ON RRP)的目的是让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更好地维持在目标区间内,但技术性调整本身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的改变。比如,2020和2021年的两次技术性调整是在联邦基金利率接近区间底部时,上调IORB和ON RRP利率。2020年1月,在EFFR只比区间底部高4bp时,IORB和ON RRP利率都上调了5个基点。2021年6月中旬,当EFFR接近区间底部5个基点以内时,Fed又把IORB和ON RRP利率上调了5个基点。

Some participants remarked that, at a future meeting, there would be value in the Committee considering a technical adjustment to the rate offered at the ON RRP facility to set the rate equal to the bottom of the target range for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hereby bringing the rate back into an alignment that had existed when the facility was established as a monetary policy tool。

关于美国经济基本面,一是与会者对就业市场态度比9月更乐观。与会者认为就业市场保持稳健(solid),职位空缺、辞职率和员工流失率回落显示就业需求仍在渐进式放缓,但节奏可控;对比9月描述则是“失业率自2023年4月开始显著上行,并且进一步弱化的风险在上升”。展望看,与会者总体认为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正常化,就业市场将保持韧性。二是几乎所有(almost all)与会者认为虽然通胀数据波动较大,但整体向目标水平靠近的趋势不变,特别是核心商品和超级核心通胀分项,增速已经接近疫情前水平;住房价格虽然保持粘性,但领先指标回落会带动其后续下行。展望看,与会者对通胀持续回到2%目标水平保持信心,虽然会花的时间会比预期更长(take longer than expected)。

第一,与会者对就业市场态度比9月更乐观。与会者认为就业市场保持稳健(solid),职位空缺、辞职率和员工流失率回落显示就业需求仍在渐进式放缓,但节奏可控;对比9月描述则是“失业率自2023年4月开始显著上行,并且进一步弱化的风险在上升”。展望看,与会者总体认为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正常化,就业市场会保持韧性。

In discussing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s, participants generally viewed recent readings as consistent with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remaining solid, although labor strikes and the devastating hurricanes had been important sources of temporary fluctuations in the employment data

With regard to the outlook for the labor market, participants generally anticipated that with an appropriate recalibration of the Committee’s monetary policy stance over time, the labor market would remain solid.

9月会议纪要描述:Participants agreed that labor market indicators merited close monitoring, with some noting that as conditions in the labor market have eased, the risk had increased that continued easing could transition to a more serious deterioration。

二是几乎所有(almost all)与会者认为虽然通胀数据波动较大,但整体向目标水平靠近的趋势不变,特别是核心商品和超级核心通胀分项,增速已经接近疫情前水平;住房价格虽然保持粘性,但领先指标回落会带动其后续下行。展望看,与会者对通胀持续回到2%目标水平保持信心,虽然会花的时间会比预期更长(take longer than expected)。

Almost all participants judged that, though month-to-month movements would remain volatile, incoming data generally remained consistent with inflation returning sustainably to 2 percent. Participants commented that disinflationary progress had been seen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core goods and services prices.

同日公布的美国消费信心指数及劳动力差异指数亦显示出经济和就业的韧性 。11月Conference Board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09.6回升至111.7,其中,对未来预期回升0.4pct至92.3;对现状的态度回升4.8pct至140.9。劳动力市场差异指数(认为工作机会充足的人数占比-认为找工作困难人数占比)较前值上升1.7pct至18.2%,亦反映就业市场韧性较强。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计美国4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可能在2.6% (3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2.8%)。

然后是在美联储工作人员预测(Staff Economic Outlook)部分。工作人员预测更偏技术性和模型驱动,作为背景信息供决策者参考;与会者(participant)预测更多基于个人判断和观点,直接影响政策决策。工作人员认为经济保持稳健(solid),且较9月预测上修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通胀方面,工作人员预期PCE和核心PCE会继续回落,两者同比在2026年回到2%水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最新的国民收入年度核算隐含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工作人员上修美国经济潜在增速,这意味着2025-2027年实际GDP增速可能会低于潜在增速(9月为接近潜在经济增速),从而会导致失业率中枢有小幅上升。

The staff had revised up their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output growth in light of the upward revisions to productivity implied by the recent annual update of the 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From 2025 to 2027, real GDP growth was expected to be slightly slower than potential output growth, resulting in a very small increa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The staff’s inflation forecast for 2024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one prepared for the previous meeting, reflecting incoming data. Thereafter, the outlook was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projection: Both total and core PCE price inflation were expected to decline further as supply and demand in labor and product markets continued to move into better balance; by 2026, total and core inflation were expected to be 2 percent.

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及潜在增长率的上修,一个重要的推论就是中性利率较疫情前可能更高了。从这一点可以理解疫后为何一度大幅加息但并未导致经济衰退,以及高利率环境下芝加哥联储金融条件指数仍保持宽松。同样,我们判断本轮美联储降息终点可能不易回到疫情前2.5%的水平。

中性利率(也被称为自然利率,r-star或r*)指的是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通胀稳定时的短期利率水平。在这个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既不会紧缩也不会刺激经济。重要的是,中性利率由经济基本特征决定,比如家庭和企业的储蓄、投资行为、财政政策宽松或紧缩、生产效率高低、老龄化进程等。值得注意的是,中性利率无法直接观察,只能通过估算得出。

中性利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帮助美联储判断当前的利率政策是在刺激还是抑制经济。美联储可以根据需要,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暂时设定在高于中性利率的水平来抑制经济,或设定在低于中性利率的水平来刺激经济。因此,中性利率实际上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基准。

从2000年开始直到疫情前,美国居民储蓄率保持相对高位 ,资本开支增速相对疲软 ,生产效率增长偏低 、财政政策偏被动、劳动力人口增长缓慢都导致中性利率持续回落。HLW 测算的美国实际中性利率水平从2000年初的约4%回落至疫情前1.5%左右水平。

但自疫情开始以来,前期对中性利率形成下拉的因子开始转变,美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在23-24年持续扩张,特别是IRA和CHIPS法案进一步推动绿色投资、AI以及AI相关的投资(比如数据中心 )、生产效率提升、储蓄率保持低位都导致私人部门在本轮加息周期中对利率敏感度较低,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美联储本轮快节奏加息周期下,美国经济保持韧性,并没有陷入衰退。

整体来看,纪要提供的新增信号相对模糊,美联储既强调了只要通胀和就业条件符合,推动利率正常化的路径不变;又展示了对过程的审慎。同日也有一些其他宏观信息比如关税等。从市场理解来看,12月降息为基准情形,但概率不足够高。Fed Watch数据显示的12月降息25bp和不降息的概率分别为63.2%和36.8%,前值为52.3%和47.7%。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2bp至4.30%;美元指数回升至107.013。美股方面,三大股指均小幅上涨,其中科技股相对偏强,Mag7中有六家收涨。对于非美市场来说,我们理解后续若继续降息,则海外“降息+不衰退”的有利情形仍会延续;但如阶段性不降息出现,则可能会带来一定预期扰动。

纪要公布当天,美债收益率小幅回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bp至4.30%;美元指数回升至107.013。标普500指数涨0.6%,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3%,纳斯达克指数涨0.6%。

核心假设风险:美国经济因美联储保持较高政策利率而陷入衰退, 导致美联储超预期降息或者提前结束缩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导致美债收益率暴跌;俄乌局势升级,引发全球通胀再度升温;欧美银行储蓄转移加速导致信贷收缩幅度超预期。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零售门类带动了10月消费数据改善

【广发宏观郭磊】为何10月PPI略低于依据高频数据的预测

【广发宏观郭磊】10月出口与目前宏观面

【广发宏观郭磊】贸易环境、名义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

【广发宏观郭磊】10月PMI超季节性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稳增长政策有无初步效果:从10月BCI数据观测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三季度经济数据及其对资产定价逻辑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9月出口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9月通胀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吴棋滢】财政政策的三个层次:10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简评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股票市场快速重估的宏观背景及趋势探讨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新出来的9月PMI和BCI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逆周期政策有望继续接力

【广发宏观郭磊、钟林楠】逆周期政策是新定价力量

【广发宏观郭磊】对于宏观面的七点认识

【广发宏观郭磊】8月经济数据简析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经济驱动结构与宏观面

【广发宏观郭磊】探究8月的平减指数下探

【广发宏观郭磊】等待基本面信号

【广发宏观郭磊】从8月PMI和BCI看当前宏观面

【广发宏观郭磊】7月经济数据的五个关注点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表现略有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家电和电子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本轮海外套息交易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PMI和短周期政策空间

【广发宏观郭磊】“保持战略定力”与“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广发宏观郭磊】三中全会《决定》的十五项关键细节

【广发宏观郭磊】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名义增长中枢更待提升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环比上行,哪些环比调整

【广发宏观郭磊】等待需求侧:2024年中期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5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PPI近8个月以来首次环比正增长

【广发宏观郭磊】为何5月出口数据好于订单指数

【广发宏观郭磊】量有所回踩,价继续上行:5月PMI简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4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4月通胀数据温和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新一轮供给侧有助于名义增长中枢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保持平稳

【广发宏观郭磊】对一季度政治局会议精神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量基本稳定,价触底回升:4月PMI简评

【广‍发宏观郭磊】从4月BCI数据看基本面边际特征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一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过去两年的黄金定价

【广发宏观郭磊】3月出口数据浅析

【广发宏观郭磊】3月物价特征及下阶段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从实际增长到名义增长

【广发宏观郭磊】3月PMI超预期原因探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人民币汇率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铜与螺纹钢价格的走势背离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2月的经济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月通胀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开局增速良好有助于修正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2月PMI环比企稳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目前宏观面:复盘与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2月CPI有望近半年来首次转正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4年第一份PMI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最后一份出口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CPI、PPI与名义增长中枢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数据与四季度资产走势

【广发宏观郭磊】 如何看11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前瞻2024

【广发宏观郭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 价格环比下行的驱动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广发宏观郭磊】 如何评价11月出口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 PMI显示需求企稳趋势有待巩固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0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商品价格小周期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增速小幅回踩,手机出口显著加速

【广发宏观郭磊】原材料库存调整带来PMI短期回踩

【广发宏观郭磊】增发国债的三重意义

【广发宏观郭磊】三季度GDP增速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平减指数已逐步回升

【广发宏观郭磊】9月出口表现及其对宏观面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面剪刀差

【广发宏观郭磊】8月大部分经济指标均有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周期完成触底

【广发宏观郭磊】8月出口:海外PMI反弹影响下的初步改善

【广发宏观郭磊】PMI数据与宏观面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从与2016年的比较看当前宏观面位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PPI和CPI底将先后形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三条线索驱动PMI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解读年中政治局会议精神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二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6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环比已企稳,哪些还在下行

【广发宏观郭磊】重拾定价锚:2023年中期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5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关注形成中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外需边际放缓凸显稳定总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和扩大总需求是当前宏观面关键

【广发宏观郭磊】人民币汇率的三个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总需求是当前经济的关键所在

【广发宏观郭磊】核心CPI大致正常

【广发宏观郭磊】对经济整体性的强调将有助于中期均衡

【广发宏观郭磊】4月PMI为何低于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GDP增速处市场预期上限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超预期降低总量下行风险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偏低的通胀

【广发宏观郭磊】供求环比高斜率修复后的分化调整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视角下的三个可能机会

【广发宏观郭磊】对2023年的通胀数据来说只需确认两件事情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PMI和BCI均指向经济景气度高开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郭磊】1月通胀数据的中观细节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以来的五大宏观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PMI、BCI与同期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万得全A疫情以来复合增速仍低于名义GDP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出口下行和历史上几轮周期的区别

【广发宏观郭磊】待确认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制造业投资的三因素框架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的四个特征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10月财政数据与化债最新进展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化债方案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9月财政收支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政府债务框架与年内财政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吴棋滢】财政政策的三个层次:10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8月财政数据与年内财政政策空间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理解“房屋养老金”试点

【广发宏观吴棋滢】7月财政收支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三中全会《决定》中的财税体制改革

【广发宏观吴棋滢】6月财政收支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寻找破局点:2024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5月财政收支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4月财政收支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一季度财政特征与后续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广义财政支出进度有望逐步加快

【广发宏观吴棋滢】开年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各省预算报告前瞻全国财政预算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上海试点离岸贸易的印花税优惠政策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特征回顾与2024年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三大工程”对投资端的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11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10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三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8月财政数据点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待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7月财政数据与后续两大关键线索

【广发宏观吴棋滢】6月财政数据简析

【广发宏观吴棋滢】寻找新平衡:2023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偏弱凸显稳增长必要

【广发宏观吴棋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政策空间之一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状况约束支出强度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第二财政到第三财政

【广发宏观吴棋滢】当前财政状况的三个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的八大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评价2023年开年财政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2年年度财政数据的主要看点

【广发宏观吴棋滢】非税增速放缓带来什么信号

【广发宏观吴棋滢】再筑堤岸:2023年财政环境展望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10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底以来高频数据出现边际变化了吗

【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数量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价格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8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价格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数量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7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渐近地平线:2024年中期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价格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数量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6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数量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价格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5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再谈“关注价格温和回升的线索”

【广发宏观贺骁束】关注价格温和回升的线索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2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本轮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缘何调整

【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0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0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9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7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走出低凹地:2023年中期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6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5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4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用电量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2月复工情况与高频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贺骁束】聊聊春节期间的高频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贺骁束】复盘过去一年整车货运量变化与同期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贺骁束】第一批城市居民生活半径开始恢复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钟林楠】 10月金融数据:三点积极变化和一个短板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央行买断式逆回购

【广发宏观钟林楠】LPR下调的落地与后续关注点

【广发宏观钟林楠】9月金融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钟林楠】MLF降息落地的几个细节

【广发宏观郭磊、钟林楠】逆周期政策是新定价力量

【广发宏观钟林楠】 利率定价:短期趋势与中长期特征

【广发宏观钟林楠】 如何看8月金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逻辑、方式与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货币环境和汇率环境的新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信贷、融资环境指数与M1

【广发宏观钟林楠】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哪些信息

【广发宏观钟林楠】OMO与LPR利率下调简评

【广发宏观钟林楠】步入新阶段:2024年中期货币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6月金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央行开展正、逆回购操作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央行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5月的社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货币政策的三个维度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PSL出现大额净归还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3月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债吗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近期央行操作理解政策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社融与M1简评

【广发宏观钟林楠】货币政策新特征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LPR报价对股债的影响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1月社融与M1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贷款风险溢价与利率曲线特征

【广发宏观钟林楠】超预期降准有助于提振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最新的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新一轮PSL对经济、货币环境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1月社融与M1增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汇率与流动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0月社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新一轮化债对货币环境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9月社融尚可,年内有望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钟林楠】 如何看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8月金融数据对资产定价环境的两个意义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近期流动性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5年期LPR利率为何没有调整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非对称降息有何用意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低于预期的7月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超预期的6月社融

【广发宏观钟林楠】适应新常态:2023年中期流动性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6月LPR报价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社融数据偏低加大政策升温概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OMO利率降息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评估存款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负债端政策到资产端政策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4月信贷情况凸显稳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利率走势与宏观指标的背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偏强信贷对资产定价环境意味着什么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空间、动能与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实际利率水平合适”该如何理解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钟林楠】信贷强势开局

【广发宏观钟林楠】年初以来流动性环境的三个变化




王丹篇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评价9月单月工业企业盈利表现与库存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10月EPMI的信号

【广发宏观王丹】地产政策的“四四二”组合有哪些增量

【广发宏观王丹】从中观角度观测行业景气分布

【广发宏观王丹】 从8月企业盈利看本轮政策及后续基本面

【广发宏观王丹】9月EPMI环比大致持平季节性

【广发宏观王丹】8月中观层面的四个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评价7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广发宏观郭磊、王丹】用电量还能反映经济增长吗

【广发宏观王丹】新产业产需比初步好转

【广发宏观王丹】7月哪些行业景气度好于整体

【广发宏观王丹】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的定量测算

【广发宏观王丹】6月企业利润结构向上游集中

【广发宏观王丹】从EPMI数据看7月经济

【广发宏观王丹】进出口数据分别映射内外需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锚定价格端:2024年中期产业链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6月产业链景气度的结构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为何PPI好转背景下企业利润增速回踩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6月EPMI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5月产业链景气变化线索的详细剖析

【广发宏观王丹】节能降碳行动对产业链及PPI影响的定量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4月企业营收和利润重回恢复性增长

【广发宏观王丹】5月EPMI数据好于季节性

【广发宏观王丹】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分化4月开始收敛

【广发宏观王丹】解析一季度工业企业营收和盈利表现

【广发宏观王丹】4月EPMI包含哪些信息

【广发宏观王丹】能耗目标、PPI与本轮供给侧优化

【广发宏观王丹】3月哪些行业景气在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开年企业盈利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从3月EPMI看新兴产业产需比例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对“大规模设备更新”目标的定量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 2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

【广发宏观王丹】春节假期国内宏观变化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4年1月中观景气度观察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企业盈利的总量及中观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1月EPMI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权益行业表现的宏观和中观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从年末PMI数据看中观景气分布的六大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11月企业利润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12月EPMI

【广发宏观王丹】11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库存周期小幅回踩

【广发宏观王丹】11月EPMI大致平稳

【广发宏观王丹】10月中观景气度分布有哪些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三季度工业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10月EPMI数据与短期宏观面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和中游制造引领PMI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 PPI触底带动企业利润增速修复及名义库存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9月EPMI上行斜率加大

【广发宏观王丹】过去十年哪些产品占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行业、计算机电子行业引领PMI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价格触底带来原材料类行业利润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从EPMI看8月经济

【广发宏观王丹】7月行业景气度的中观分布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利润降幅收窄,库存继续下移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显示产需仍淡季磨底

【广发宏观王丹】校准航向标:2023年中期中观产业链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支撑了景气的低位初步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名义库存进一步降至偏低水平

【广发宏观王丹】6月EPMI已低位持平

【广发宏观王丹】消费类资产超额收益时段宏观驱动历史复盘

【广发宏观王丹】景气磨底阶段的中观分布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企业库存去化加速

【广发宏观王丹】5月EPMI扣除季节性之后低位徘徊

【广发宏观王丹】4月中观景气分化进一步加剧

【广发宏观王丹】3月营收转正,盈利低位弱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复苏程度的分布:中观行业图景扫描

【广发宏观王丹】中观景气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偏低的原因及后续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3月EPMI显示行业修复动能有所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在引领2月经济的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估算2023年GDP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2月EPMI创历史同期新高

【广发宏观王丹】1月哪些行业景气变化领先

【广发宏观王丹】复盘2022年企业盈利数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