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探索
探索生物科技价值的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学霸  ·  博士被同门举报数据造假,Cell ... ·  3 天前  
生物学霸  ·  中标热点:自噬相关研究思路(上) ·  4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上游过程的连续生物工艺:灌注工艺 ·  6 天前  
BioArt  ·  Mol Cell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探索

陈凯先院士:基因编辑技术对促进新药研发具有重大价值

生物探索  · 公众号  · 生物  · 2017-06-30 09:30

正文

6月27日,由《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先声药业联合承办的《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三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包含多位院士、产业领袖、政界精英、临床权威在内的强大嘉宾阵容吸引了数百名与会者。



陈凯先院士


会上,“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药学进展》主编陈凯先院士发表了题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发展态势——新药重大专项的回顾和展望》的精彩演讲。报告中,陈凯先院士首先回顾了重大专项自设立以来的实施情况,解析了重大专项的“十三五”布局。



图片来源:陈凯先院士大会报告


1我国新药研发走向新阶段


随后,演讲中,陈凯先院士强调,我国药物研究和产业发展正进入创新跨越新阶段,正在实现从跟踪仿制——模仿创新——原始创新的转变。


具体来说,跟踪仿制阶段(1950s-1990s)我国药物研究主要是仿制国外的药物,实现国产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发展了我国医药产业,但缺乏系统性的创新能力。


模仿创新阶段(1990s-目前)的起点是以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国加入WTO为始因和标志的。这一阶段不再能无偿仿制国外产品,新药研究开始转入以新化学结构为主要目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药物创新技术平台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成功,但新药研发仍处于模仿创新层面,大多数为国外已有新药的跟进(follow on),多为me-too或me-better等快速模仿创新品种。


原始创新阶段(目前-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增长,我国新药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实现新的历史转变,加强原始创新,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跨越,开创我国新药研究的第三个阶段——First in class阶段。


2中国新药研发存在的三大问题


报告中,陈凯先院士提出了中国新药研发存在的三大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 原始创新力不足:1)靶点创新不足,我国近年上市及申报新药基本属于已知靶点的跟踪创新;2)新药创新研究技术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第二, 顶层设计需要完善:1)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专项组织实施管理方式薄弱;2)开放共享、技术服务机制不完善;3)监管机构效率有待提升等。


第三, 企业总体实力不足:1)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2)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不足。


同时,陈凯先院士也强调,随着国家监管部门改革、新药平台的不断完善以及生物医药成为投资热点,中国新药研发正迎来新的发展。此外,当代科技发展为新药研究带来了新机遇。


当前新药研发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更加深入,生命组学、系统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新兴学科,数理和信息科学(如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药物研发,催生了药物研发的新策略、新方法和新技术。


3“点名”基因编辑等技术


报告中,陈凯先院士“点名”了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与筛选技术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前者是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筛选化学空间可从百万级扩展至亿甚至兆级,筛选成本节约至1/1012,时间缩短至1/109,有望实现新药发现效率的提升;后者对于阐明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机理、建立疾病动物模型、遴选药物作用靶点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新药研发具有重大价值。


陈凯先院士强调,准确认识和判断新药研究技术变革方向和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才能抓住先机,占据战略主动;否则,我们就可能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擦肩而过,丧失历史机遇,陷入战略被动。

End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