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朝龙
本文2217字左右,阅读约需8分钟
欢迎光临,我们迎接着顾客,
2019
迎接着我们。
近些年的岁末年初,零售业中的躁动能量总喜欢闹出点动静、泛起些“小浪”,这让
2019
年的到来稍显“波澜不惊”。
回头看,几个小时前刚刚过去的
2018
,何尝不是波澜不惊,而又暗流涌动。
(一)
这一年,曾被冠以新零售元年,也被预测为传统零售企业“站队”的一年,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这些似乎都没像想象中的那样发生,或说并没有那么的“轰轰烈烈”,反而有些水到渠成的数字化零售工具在中小企业里“润物细无声”。
我们只看到一向喜欢高调喊话的阿里、盒马开始更多地埋头实干“大润发”,看到苏宁欲清空阿里股票、累积获利将达
141
亿元,看到欧尚宣布把在华门店“过继”给“同母异父”的兄弟,看到新华都基本退出合资的福建“盒马”,看到……
但也有看不到的,阿里改造大润发的真实成效我们看不到,盒马自身的经营数据我们看不到,虽然这些真实信息外界很难知晓,但通过其合作伙伴的决策反应,作为新零售首倡者的阿里,似乎越来越像骑虎难下的“孤胆英雄”。
我们还看到了永辉的“兄弟分家”,“意见不统一”,虽然给出的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却超级说得过去,意见不统一如何再做“一致行动人”?
当然,下面这些才是真实原因。
智慧零售的烧钱模式并非哪家企业都堪承受,即使像永辉这样的巨头,如此快人几步的创新使命更多应交于模式创始人与资本入局者搭建得更为开放的平台完成,正如张轩宁领衔下的永辉云创。而对于上市公司永辉超市的未来走向,聚焦超市主业、打造具备
2C
、
2B
明显优势的以商品、网点、服务资源的整合与输出,才是正解。正如张轩松所言,永辉有
1000
亿的盘子,也不敢说自己的供应链有多强。
至于说是因为永辉云创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报表看相才导致分家,更像是一个借口,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兄弟分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永辉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永辉必须淡化甚至改变创始人主导企业决策的家族式治企理念,意味着永辉云创、永辉超市开始走向更为开放、广阔的现代化企业平台。很有深意。
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马云的“退休”,想起了刘强东。尤其“明尼苏达”事件让京东市值缩水千亿,更暴露了巨头企业过度推崇、依赖明星创始人效应的短板,正如刘强东所言,其主要精力将放在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上,比较成熟的业务交由团队。
淡化家族式、走向开放现代化,马、刘何尝不如是?
有压力、待突破,这就是
2018
年巨头家的故事。
(二)
继续走向边缘化,外资零售在
2018
年的故事也不少。
乐天玛特彻底败退,伊藤洋华堂退出北京深耕成都;面对退出中国市场的“谣言”,麦德龙一边否认一边坦承,正在探索与腾讯方面合作。
12
月,欧尚宣布
77
家在华门店“被托管”,借一步讲,就是经过目睹一年来阿里系对大润发的新零售改造,欧尚方面基本看清了新零售的玩法与底牌——既然原有的大卖场模式已然玩不转,不如将门店交给大润发玩,一则表明对“兄弟”的信任,更意味着其在华逐渐淡出“零售一线”。
同样来自法国、年初如意傍上腾讯、永辉超市的家乐福,在
2018
年里过得并不如意。三者的资源共享、融合博弈,必然伴随着对其原有业务体系的调整阵痛,至少目前看,家乐福在华的未来走势并不清晰。而据观察人士分析,永辉体系公开进入家乐福也是迟早的事。
与这位在华的老对手相比,沃尔玛却有更多的牌可打。山姆会员商店的模式正迎合了中国消费升级的需求模式,相对蓝海,未来可期;而作为第三大股东与京东的密切合作,也让沃尔玛实体店免遭线上无源、形单影只的尴尬境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12
月沃尔玛刚在成都开出的新型门店,被定义为全渠道门店,
5000
平米的经营面积
4000
平米作为外租主打餐饮与社区服务牌,在
1000
平米的营业面积内沃尔玛将玩出怎样的未来?
好吧,
2019
的外资同行,还剩多少值得期待?
(三)
其实,沃尔玛早在
2011
年收购
1
号店时就开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探索,可惜它失败了,一如大润发之飞牛、大商之天狗……
但有一家却成功了,我们可以称其为可与盒马、京东到家相提并论的“黑马”,那就是伴随着
2018
年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的“王者归来”、已被
40
多家国内各地区域中小零售企业应用的多点,虽然自身并未盈利,起码证明了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多点与物美的关系,单从这一点的处理上来说,就比之前永辉与永辉云创的关系要高明,多点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家独立的企业、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与资本介入的联合平台来打造的,这也正是永辉兄弟分家之后的状态。
到家,一定是零售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定位清晰的较早入局带给了多点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多点的未来在哪里?从一定程度讲,这个价值连城的答案只能交给时间,抑或交给极具商业智慧的人。
高处不胜寒。
对绝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讲,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专注本业、回归本质,具体来讲就是先要打好基本功。
去年
12
月举办的“
2018
中国零售业总裁峰会”上,大张集团董事长张国贤的分享,可作为对“打好基本功”的最好注解。他说,当你焦虑、整天想着创新时,不妨先回头看看自己的商品,看看自己的门店,看看自己的员工,看看自己的顾客,看清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你就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即使再小的企业,都可以为顾客带来幸福与温暖,你的蔬菜比昨天的更新鲜,你的门店比昨天的更干净,你的员工在服务顾客时笑得更灿烂,只是因为这一点点顾客都能感受到的改变。
2019
已然来临,我们很小,所以不用想的太大。让巨头继续巨头的博弈,让我们开始我们的改变,不需要太多、也不用太快,哪怕只是一句“欢迎光临”,让它变得更温暖!
新年快乐!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