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  《阿里妈妈节促趋势发现》:春日焕新、38蓄势 ...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阿根廷的贫困率一月份下降了,sharply ... ·  2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区块链小鳄鱼 ... ·  3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Mission:Impossible ... ·  4 天前  
财经杂志  ·  宁德时代首次霸榜动力电池海外市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叶康涛:税收研究:基于多维度后果的视角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2-11 20:43

正文

点评人:叶康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执行编委。

对于税收研究,Scholes and Wolfson (1992) 曾经提出过一个“所有利益相关方、所有税收、所有成本”(all parties, all taxes, and all costs)的研究框架。这为后续的税收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框架,并催发了诸多文献,深化了我们对企业税收行为的理解。然而,税收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本,会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的能够量化,有的未必能够量化;有的产生直接经济影响,有的产生间接经济影响,有的甚至未必产生经济影响;有的对微观个体企业产生影响,但有的影响可能超出企业边界而具有宏观外部效应。因此,我倾向于在该框架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维度——“所有后果”(all parties, all taxes, all costs, and all consequences)。对于税收行为所有后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理解税收的所有成本(all costs),更重要的能够有助于理解税收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各种后果(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等等)。鉴于税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其各种后果,我想是有必要的。

本期选择的三篇论文,都在不同维度上扩展了我们对于税收后果的认识。韩晓梅、龚启辉、吴联生的论文“薪酬抵税与企业薪酬安排”,发现工资薪酬抵税改革所导致的薪酬税收成本降低,促使企业提高了员工的总薪酬,并降低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最终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从政策含义上说,工资薪酬抵税改革的本意是为了促进税负公平,但间接上促使员工收入增加和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这非常好的体现了税收政策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进而经营效率的间接影响。

吴辉航、刘小兵、季永宝的论文“减税能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则直接检验了减税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文章以西部大开发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发现减税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减税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减税有利于存续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间接效应则表现为减税可以刺激更多的创业活动。本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刘行、吕长江的论文“企业避税的战略效应”,发现企业避税行为有助于增强其市场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助于解释企业为何愿意耗费诸多人力财力从事避税活动,也将税收后果扩展到产品市场竞争领域。

以上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从不同维度拓展了税收后果的认识,但也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是企业避税行为,甚至政府税收政策,都不同程度具有内生性,如何解决这种内生性问题,仍旧是相关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二是现有研究以企业所得税为主,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环境下,极有必要考察间接税的后果;三是税收就本质而言,属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因此,部分企业的税收减免,意味着其他群体的税负增加或者享受到的公共福利减少;现有研究基本上考察税收政策施用对象的行为变化,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或许是税收政策的外部性效应,即税收政策如何影响到其余企业(他们或许面临更高的税负或更少的公共福利)。四是现有研究主要考察税收的经济后果,但对税收的非经济后果研究甚少。我个人认为,税收与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交互效应,或许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关主题文章近三年全文转载索引:

1.韩晓梅,龚启辉,吴联生:《薪酬抵税与企业薪酬安排》,《经济研究》,2016(10),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7(1);

2.曹越,李晶:《“营改增”是否降低了流转税税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财贸经济》,2016(11),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2);

3.陈骏:《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基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视角》,《财贸研究》,2016(6),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4);

4.叶建芳:《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理论分析与实践运用》,《会计之友》,2017(2),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7(6);

5.林志帆,刘诗源:《税收负担与企业研发创新——来自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财政研究》,2017(2),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6);

6.吴辉航,刘小兵,季永宝:《减税能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基于西部大开发准自然实验的研究》,《财经研究》,2017(4),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7);

7.刘怡,侯思捷,耿纯:《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基于东北三省税收政策的研究》,2017(6), 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9);

8.岳树民,肖春明:《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商业信用融资——基于上市公司的证据》,《税务研究》,2017(7),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10);

9.申广军,邹静娴:《企业规模、政企关系与实际税率——来自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的证据》,《管理世界》,2017(6),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1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