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己,不断精进
能力一定会提高
在工作中,在想要成就某项新的事情时,首先必须相信自己的可能性。
凭现有的能力,我们常常会很简单地下结论说:“这事太难了,做不了。”抱这种态度,新的或困难的工作就无法完成。
我们的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
为此,
相信人的能力具备无限的可能性,不断努力,不断琢磨创新,能力就会提高,就能完成开始认为无法胜任的新的工作或困难的工作。
相信人的无限的可能性,拿出勇气去挑战,这种人生态度非常重要。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
不论各位的企业属于何种行业,“不可每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同样的作业,要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把这句话作为公司方针,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经营者要率先做出榜样。
这样经过三四年,企业就会有独创性,就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
时至今日,京瓷并没有停留在精密陶瓷领域,还在太阳能电池、手机、复印机等广泛的技术领域内,推进多元化经营。
但是当初,我只具有精密陶瓷这一狭小范围内的专业技术。
独创性的产品开发和独创性的经营,开始时京瓷也没有。各位能不能每天都认真追求改善,钻研琢磨,不懈努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时重要的是“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思考”。
不是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决定将来能做什么,现在就决定一个似乎无法达成的高目标,并决定在将来某个时点达成它。
盯住这个目标,通过不断的顽强努力,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以在将来某个时点达成既定的高目标。
对于未来的目标,如果自己某方面技术能力不足,那么在这个时段内,就要努力学习并掌握这种技术,包括必要时从外部引进有关技术人才,改进自己的能力直至达成目标。
如果只以自己现有能力判断今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根本无法开拓新事业。
现在做不成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做成,只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能产生创造性的事业、创造性的企业。
在这种强烈的意识支配下,每天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只有这样的道路前面,才会出现创造性的事业、独创性的企业。
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超过明天
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新闻界代表人物哈伯斯塔姆先生,在其所著的《下世纪》一书中,用了一章来描写有关我的事情。
这章一开头就引用了我的话:“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又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事实上,京瓷过去做的也是当时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开发新型陶瓷,把它作为新型工业材料,将它发展成数万亿日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在此之前,人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就是说,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优良性能,进一步开发出IC封装件,促进了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又开发出人造骨、人造牙根等用于生物体的新产品,开拓出一个精密陶瓷的新的产业领域,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京瓷为什么如此富有独创性,许多日本的经营者把原因归结到京瓷的技术开发能力上。对照自己,他们会说:“我们公司缺乏那样的技术,无法发展也是不得已的事。”
我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没有哪一家公司天生就有杰出的技术。
能不能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超过明天,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这才是能不能实行独创性经营的关键。
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为了使踏实的努力更有成效,我又想到一种方法,那就是“钻研创新”。
钻研创新,听起来似乎很难。但是,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地进行改良和改善,不是简单地重复相同的事情,而是今天用这种方法试试,明天用更有效的方法试试。
即便是平凡简单的作业,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取得飞跃性的进步。
京瓷从零部件生产企业起步,如今已能制造手机和复印机等终端产品,在广泛的领域拥有尖端的技术。
开发制造这些机器设备所需的各领域的技术,京瓷最初并不具备。即使在精密陶瓷方面,创业之初的京瓷也不具备高水平的技术。
从创业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钻研创新、精益求精、日积月累,这样的努力才是现今的京瓷在广泛领域拥有尖端技术的源泉。
例如,京瓷在创业之初生产电视机显像管的绝缘材料——U字型绝缘体,为松下集团供货。
当时的松下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引进技术,开始生产显像管,其核心零件就是我开发的U字型绝缘体。
因为显像管的电子枪要通过高压电流,所以具有高绝缘性能的U字型绝缘体就成了电视机的核心部件。这一产品也奠定了京瓷发展的基础。
但就在U字型绝缘体供不应求、盈利丰厚的时期,我已把目光转向正在崛起的电子工业领域,开始了各种新产品的研发,其中还包括研发U字型绝缘体的替代产品。
实际上在不久之后,U字型绝缘体就被淘汰了,订单全部转向新开发的替代产品。
当时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不及时开发新产品,因盈利丰厚而满足于单品生产,京瓷可能在创业不久时就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我还继续追求陶瓷所具有的一切可能性,我相信“陶瓷的应用不会局限于电子工业领域”,所以积极探索精密陶瓷在其他产业的应用。
例如,陶瓷耐高温,其硬度仅次于钻石,不易磨损。那么在快速磨损的地方就适合使用。
在某处一定有企业在寻找耐磨的零件,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四处奔走。
当时纺织行业尼龙化纤刚刚登场,尼龙非常坚韧,在织造过程中尼龙线高速穿行,与尼龙线接触部位的金属极易磨损,金属零件不适用,这成为一个问题。
我想如果用陶瓷零件取代金属,这个问题或许能够解决,于是着手开发。
就这样,之后的纺织机械中采用了许多陶瓷零件。这次的成功使我备受鼓舞,“有没有其他地方也可以用到陶瓷呢?”我更积极地奔走探索。
终于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我遇上了晶体管,承接了用陶瓷来生产一种叫做“标头”的零部件业务。
虽然需要很高的技术,但京瓷最终还是成功地开发出了这一产品,并一度包揽了全球晶体管标头的生产制造业务。
之后不久,晶体管又被IC所取代,而那时京瓷早已开发出了陶瓷IC封装。
伴随着尔后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陶瓷IC封装使京瓷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对于这种技术的变迁,我并没预见,只是不满足于现状,对任何事物都想钻研创新,敢于向新领域发起挑战,这才造就了现今的京瓷。
不断地钻研创新、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这才是发展事业的最基本的手段。
在各位之中,有人或许认为继续现在的工作没有发展的希望,想从事新的工作,但由于缺乏人才、技术和资金,又只能半途而废。
这是不对的,只有在现在的工作中不断地钻研创新,彻底地追求新的可能性,才能取得卓越的发展。
决不能漫不经心地重复与昨天相同的作业,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改良,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不懈地、踏实地努力,加上每天钻研创新、持续改良改善,这个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技术实力,还能使中小零细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
说这个方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也不过分
。我想,京瓷的发展就证明了这是真理。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
《稻盛和夫哲学精要》《企业经营的真谛》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经营十二条》
(浙江人民
出版社出版)、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
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