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因子
有思考,有温度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界  ·  JAMA:美国有近90%成年人患CKM!中国 ... ·  8 小时前  
解螺旋  ·  科研利器之 DeepSeek ... ·  2 天前  
丁香园  ·  是时候给每个医生都配一个副驾驶了 ·  2 天前  
肿瘤资讯  ·  【4208】TOP TALK | ... ·  3 天前  
医学界  ·  院长带头骗保上亿元,7人被抓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因子

美国教授“医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自救方案”,真的靠谱吗?

菠萝因子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02-17 15:47

正文

文 | 一节生姜 本文首发在 腾讯较真平台。



精华看点

  • “免疫过激反应的机制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不是事实, 该机制只要是学过免疫学的人都有所了解。

  • 所谓“针对自由基的抗病毒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都没有提出过。

  • 维生素C抗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任何实验或临床证据。 对付流感,维生素C可能有一些作用,但是不应过分夸大。


这两天在网上有个爆款文:“独家最新报道!美国华裔专家揭秘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机理及自救措施!必看!救人救己!”。

“独家贴”中提到,在受感染后的早期,应该针对过度免疫反应产生的过量氧自由基和炎症因子进行用药,应大剂量服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E,以及板蓝根、金银花等都是很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药物。

该帖来自美国吴教授的一个演讲。很多人在听了音频之后,会有一个问题:这靠谱吗?



Q: 免疫过激反应的机制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


A: 吴教授提到的 免疫过激反应的机制,学过免疫学的人都有所了解。

这个美国吴教授,并不是美国做临床的医生,而是一个做研究的教授。他所提到的“过激免疫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引起器官损伤”的研究,是他读博士时实验室里其他人的研究。所以事实是:

1、吴教授只是在转述别人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且这个研究只是针对流感病毒的研究;

2、至于那些所谓的自救方案,吴教授也并没有真正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使用过。

这个所谓“讲座”,更像是“侃大山”,其实只是吴教授在某个场合表达了自己的一点点看法而已。用这个看法来指导治疗,是纸上谈兵。

吴教授前半段所讲的关于感染与免疫反应的机制,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就是教科书里有关免疫反应的内容,只要是学习过免疫学的人,就会有所了解,没有什么神秘的。标题 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拔高演讲者,增加神秘感。

这非常适合吃瓜群众的胃口:神奇的偏方,哪一个不是世外高人传授的呢?尤其是在目前,一直在说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 好多人都在怀疑医生就是在瞎治,心里极度渴望有一副悬壶济世的偏方。

Q: 美国 针对自由基的抗病毒治疗靠谱吗?


A: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都没有提出过。

在演讲中,吴教授说维生素C、板蓝根等都能很好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吴教授使用了“自由基”这样一个老卖点,居然还能让人觉得高深莫测,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满大街卖保健品的,都是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在讲座中,吴教授说板蓝根是抗自由基的。但经历过17年前“非典”的人,应该都知道板蓝根是怎么回事吧! 从1988年上海的甲肝,到17年前的 “非典” 一个板蓝根的概念,能收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我也是醉了。


事实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都没有提出所谓针对自由基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


吴教授提到,中国研究病毒感染与自由基的人很少,最多不会超过50人。我随便用中文在谷歌学术上搜了一下“病毒”、“自由基”,看到有49900个搜索结果!至少在1997年,就有人发表有关的研究了。


用清除自由基对抗新冠病毒导致的免疫过激反应,估计连个动物试验都没有就来指点 治疗新冠病毒的江山 ,那有点太荒唐。

在对癌症的免疫细胞治疗中(CART),也会出现免疫过激反应。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抗体阻断IL-6来治疗,并不是所谓的清除自由基。 新型肺炎 (NCP) 中出现的免疫过激反应,是否能套用抗IL-6治疗? 这还是一个需要进行临床研究的问题。


一项评估抗IL-6R抗体“托珠单抗”对NCP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开始了,已经可以从新闻中了解到一些初步的数据:

在第一阶段的临床研究中,14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9例、危重2例),在治疗前均有两肺弥漫性病变,其中11例持续发热。采用“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新治疗方案治疗后,11例发热患者体温全部降至正常,至今稳定,最长已经持续7天;呼吸功能氧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例患者肺部CT病灶吸收好转。

请注意,这只是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托珠单抗达是否真的取得了治疗效果,还需要和对照组患者来比较,目前还不能过早得出任何结论。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吴教授很可能就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提出一种可能性。但是临床治疗NCP,并不是随便用个理论就可以来指导,都需要循证医学的证据。

Q: 维生素C抗病毒究竟有何疗效?


A: 目前尚无临床试验证据证明维生素C可以抗新型冠状病毒。


当然,大家可能根本不在乎这个“自由基”的理论是否正确,其实更关心的,是维生素C抗病毒的操作到底靠不靠谱?

首先, 目前并没有临床试验的结果,来证明任何维生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还只是一个刚爆发的病毒。

但是,已经有过很多临床研究,观察高剂量维生素C是否可以预防流感或减轻流感症状。

必须先表示一个立场: 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并不是一样的病毒,它们的感染机制不一样,在体内所诱发的反应也不一样。 维生素C对流感的效果,不见得可以复制到新型冠状病毒上。

但是,了解一下高剂量维生素C对付流感的效果,还是非常有用的。

2012年,瑞士的研究者报道了两个临床研究的结果。这两个试验都是双盲、随机、有安慰剂对照组的试验,对出现感冒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1000mg维生素C+10mg锌。

对两项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发现,维生素C+锌比安慰剂更有效地消除感冒流鼻涕的症状,对照组在治疗5天之内消除症状的比例是27%,联合治疗组达到了50% [2]。

关键问题是:为什么要把两次试验的结果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如果只是单独分析每一次试验,差异都不够显著。所以结论是: 维生素C+锌联合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是有限的。

为什么维生素C要联合锌,如果读过我的《如果舌尖能思考》,也许还会记得其中提到过“感冒后补锌”的说法。


维生素C不稳定,口服所能达到的体内浓度非常有限,这也许是影响维生素C治疗效果的原因。
2017年,美国报道了一个使用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感染诱发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案例。

患者是一个20岁的女大学生,在意大利度春假的8天时间里,感染了呼吸道肠病毒/鼻病毒。在返回美国的航班上,病情发展为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并迅速发展为导致ARDS的急性肺损伤。当机械通气支持失败后,开始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12小时后,开始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经过治疗,患者很快开始康复,第7天时停止ECMO和机械通气,患者完全康复,且无长期ARDS后遗症 [3]。

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到底有没有用? 很难讲。 这也只是个案,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并没有成为ARDS的常规治疗。


普通大众该如何对待维生素C?


从上面文献和案例可以看出, 口服维生素C可能对预防流感、控制症状会有一些效果,但是效果是有限的,不能过分夸大。

新冠病毒比一般的感冒病毒更严重,口服维生素C对付感冒都不利索,能指望它是克制新冠病毒的奇兵吗?很难!

至于到底有没有可能使用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来对付新冠病毒感染后的ARDS,希望有临床试验来确认。

吴教授的演讲中,提到了一个甘草酸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案,源自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网上也有不少帖子在宣传其神效。但是到底有没有效果呢?现在没法下结论,还得等临床研究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