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真的太怀念,太感动了! ·  13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纪录片首曝,《哪吒2》的幕后秘密 ·  昨天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中国纹样,美! ·  2 天前  
冯唐  ·  在我的爱情里,女方掌握主导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国内首部!却骂声一片!国产第一癫剧,还是得夸句“难得”!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 2024-07-25 12:30

正文



有这么一部剧,播完了都迟迟未出分。

口碑也挺两极分化——

有人夸它是严重低估的国产悬疑喜剧,也有人说它逻辑混乱又无聊。

看完后,乌鸦脑子里只想到一个词“难得”。

我希望,这样的荒诞故事越来越多:

《消失的大象》


象城,一个西南边陲小城。

近日,当地正准备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马拉松比赛。

谁能拿下运营权,谁在这里简直能横着走了。


结果竞标会上,是张矿那家只有俩人的小破公司脱颖而出。


他们没有举办大型活动的策划经验,也没有存款资质证明…

那策划PPT更是烂出天际,都开始讲马拉松的历史…

这都能行,怕不是有黑幕吧?


说对了一半。

只因他女朋友袁媛是杂技团团长,手握着王牌“灰哥”,一头年迈的大象。

它不仅是县城杂技团的名片,也是象城辉煌的见证。

组委会的人都想让它亮相表演,袁媛死活不肯答应:它年纪太大了,不可能受那个罪。


但在竞标 前,张矿却带着它出现在发布会上…

这小子,是有两三把刷子。


但实际上,灰哥是被他偷运过来的,且在当天离奇失踪…至今还未找回来。

张矿愁坏了,想尽办法瞒天过海…

殊不知,别人不仅看上他的大象,还看上了他这个人…

阴差阳错下,他竟然成了伪钞团伙的替罪羊…



《消失的大象》于七月开播,豆瓣暂无评分,是国产剧少有的荒诞喜剧。

说它“少有”,是因为它有太多特殊性。

首先,它是一部方言剧,大多数演员都在说西南方言,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幽默…


其次,演员班底花样多,既有搞音乐的五条人、搞喜剧的蒋龙,也有老戏骨王志文,还有演技派任素汐、余皑磊和李九霄。


更有意思的是,它采用多重视角+多线叙事+小人物群像。

除了上述故事主线外,同时穿插着三条副线:

一是警察老范追查伪钞案;

二是小混混狗哥为了抢马戏团的地而不断找茬;

三是伪钞团伙老板志叔打算金盘洗手,手下崔黑妹却带着她的打工仔继续清库存…


有网友评论: 有搞笑也有反转,多重视角聚焦一件事,多个线索抽丝剥茧背后阴谋,多线叙事的同时,还时不时笑点频出…

例如象征着身份的“雪茄”,起到了串联角色之间的作用。

原本,它是被打工仔当做伪钞买卖的“接头暗号”,然后等着一个拿着粉色小象背包的买方出现。


结果,马戏团的猴子偷来了另一根雪茄,还被张矿发现并且顺走。

就在他拿着雪茄,幻想自己是成功人士之际,粉红小包男直接出现在他身后…


而警察根据监控到的聊天信息,见到张矿拿着两样重要“暗号”,立即将他逮捕…


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或许会觉得这连锁反应很荒诞,但放在每个角色身上,却又合情合理,毕竟每个人都有局限性。

有网友锐评:该死的宿命感,让这群人走向像是黑色笑话般的结局。

同时,借助着角色之间的信息差,碰撞出不少笑点。

例如,黑姐的打工仔也误会张矿是接头人,见他能平安无事出警察局,还以为他的后台很硬…


闲聊中,听到张矿说自己老爸的生意上不了台面,小弟顺嘴问了下是干什么的。

他坦然说是“卖粉”的…


这还没完,张矿一副见惯风浪地补充:我从小就吃到大,伤了呀,那东西没啥营养。

顿时,小弟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胆大心细,专业!

然而此粉非彼粉,是老张家的牛肉粉。

弹幕都在说:张矿是懂说话的艺术。


这些无意的交锋,构成整部喜剧的荒诞,实力印证了一句话: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而带有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在现实里似乎总能找到原型。

例如,小县城的万人马拉松比赛,实际上是犯罪分子洗钱的好机会。

再比如,前文提到的招标,十有八九都是早已内定…


老实说,该剧缺点也有,场景布置略显粗糙,部分情节无效重复以及台词口型对不上…

可以看得出导演和编剧能力还需打磨。

但它确实是难得的,各色人物轮番登场,更是让我们看到熟悉的身影。


张矿,非典型的主人公。

年过三十,在大城市闯荡失败后,成天做着创业梦。

看不起卖粉起家的父亲,张嘴闭嘴都是“格局”“机遇”,嚷嚷着要干大事。


西装革履的精英派头下,却脑袋空空,一无所长。

在自己的公司还挂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牌匾,和高楼大厦的海报。


有网友形容他:张扩仿佛就像身边那些就是想干大事却总被现实戏耍的小丑,有不切实际的可笑,也有梦不成真的可悲。


这里面,总想着自我实现的并不只有张矿。

像是“反派”狗哥和崔黑妹,一个曾是性工作从业者,另一个则是被人追着打的追债小混混…

他们挣扎着往上爬,才到现在的位置。


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

像是崔黑妹,表面上志叔器重她,让她成为公司法人,实际上只是为了等伪钞案东窗事发好让她出去背锅…


所以她才铤而走险继续伪钞买卖,为的只是给自己留后路。


至于狗哥,他不择手段都要强收马戏团的地皮,则是为了转型成“上得了台面”的行当…

这样好让崔黑妹有排面,也给了他们未来一个保障…

他不愧是整部剧的纯爱战士

这样看来,所谓的“坏人”,在自己的认知里,只不过是为了想要过更好生活的普通人而已。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剧名《消失的大象》。

作为重要角色,大象灰哥只出现在开头和结尾。

其他时候,都只能听到隐隐传来的象鸣,或见到一些来过的踪迹。


某个程度上,它就像是个隐喻。

大象老了,以它为名的煤矿城市从兴盛走向衰败,曾经热闹非凡的杂技团从城市挪到郊区无人问津,甚至犯罪行为伪钞也成了夕阳产业…

大家期待大象的亮相,无疑是在盼望着曾经的辉煌再现…

有人是这样理解: 那头大象不仅是城市吉祥物,也象征着一批年轻人的梦想和希望。

或许它也是张矿口中翻身的机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