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NaturePortfolio
Nature Research官方账号,介绍中国及世界科技出版业最新动态,如何在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针对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产品及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aturePortfolio  ·  夜空奇观、浴场之憩、圣诞大餐 | ... ·  昨天  
募格学术  ·  长期挖鼻孔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  昨天  
PaperWeekly  ·  ICLR 2025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NaturePortfolio

人类离开以后,小猴子在牧场里散布森林的种子 |《科学报告》论文

NaturePortfolio  · 公众号  · 科研  · 2019-07-26 12:09

正文


柽柳猴属包含了一类对人类干扰具有高容忍度的小型猴子,根据《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 Small Neotropical primates promote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nthropogenically disturbed areas ,它们或许可以帮助恢复遭到砍伐的热带森林。 柽柳猴以果实为食,可能会将来自附近森林的果实种子丢在遭砍伐区域, 从而促进新的植物生长。

曾是牧场的次生林。与原生林相比,次生林的灌木层更厚密,树冠层更开阔。

来源:Eckhard W. Heymann

德国灵长目动物研究中心-莱布尼茨灵长类动物研究、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所的 Eckhard Heymann及同事观察了秘鲁亚马逊地区的两种柽柳猴属种群——长须柽柳猴 Saguinus mystax 和黑额柽柳猴 Leontocebus nigrifrons ,该地区的森林在1990年造砍伐,直到2000年一直用作水牛放牧场。作者分析了这两个种群的长期的活动与摄食数据后发现,在人类弃用该地区后,附近森林里的柽柳猴逐渐增加了对这里的利用,它们总计利用了31种植物物种的果实,2001年以一种果实为食,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6种、12种、16种和19种。

一只成年黑额柽柳猴,这种小型柽柳猴经常被发现与体型更大的长须柽柳猴混居在一起。

来源:Andrea Schell

一只成年长须柽柳猴,这些大型柽柳猴常与体型较小的黑额柽柳猴混居。

来源:Julia Diegmann

作者也对487颗植物种子的发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其中47颗 (9.6%) 是由柽柳猴从附近森林散布到被弃牧场的,而这当中有15颗 (31.9%) 至少存活了一年并发芽。相比之下,在440颗散布在森林里的种子中,有82颗 (18.6%) 至少存活了一年。这一差异可能是因为牧场的光照较强,竞争或捕食压力较低,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研究地点有一种名为 Parkia panurensis 的植物,它是灵长类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柽柳猴是该植物种子的唯一散布者。 作者分析了37棵 Parkia panurensis 幼苗的基因,发现其中逾一半 (19) 的母树位于附近的森林里面,这证实了柽柳猴散布种子的有效性。


以上发现表明, 虽然再生森林可能无法满足柽柳猴的所有生态需求——在研究期限内,柽柳猴继续依赖于原始森林,但是它们仍可以促进受人类活动破坏的森林的自然再生。

SciRep|DOI: 10.1038/s41598-019-46683-x

点击“ 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