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树上喝可乐
想写什么写什么,想画什么画什么,想拍什么拍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但是请记住,多看公众号不如多读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10天,65亿:哪吒难产,盆满钵满 ·  昨天  
视觉志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树上喝可乐

David Chang 是个好胖子

树上喝可乐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3-02 09:58

正文


好些朋友误会我来纽约是度假,其实就是换了个地方工作。当然了,这种自由职业的状态很快就要结束,进入全职工作的状态。因此换个地方忙碌这段时间留给纽约我还是很满意的。况且在纽约这个地方,也不适合不工作的休假状态,每个人都在做点什么,都在忙碌,包括那些已经做了很多的人。比如最新发布了一个 NETFLIX original 纪录片的 DAVID CHANG. 这是我前两天疯狂赶稿时候的背景音。


先用数据说话,看看这个40岁的韩裔美国人都做了些什么,除了录制电视节目,和好基友Peter Meehan一起合办了Lucky Peach美国版之外,他的MOMOFUKU系餐厅在全世界有如下这么多家:

New York:

  • Momofuku Noodle Bar

  • Momofuku Ssäm Bar

  • Momofuku Ko

  • Má Pêche in Chambers Hotel

  • Booker and Dax (Located in Ssäm Bar)

  • Momofuku Milk Bar (Midtown)

  • Momofuku Milk Bar (East Village)

  • Momofuku Milk Bar (Williamsburg, Brooklyn)

  • Momofuku Milk Bar (Upper West Side)

  • Momofuku Milk Bar (Carroll Gardens)

  • Fuku (East Village)

  • Fuku+ (Midtown)

  • Fuku (Wall St)

  • Momofuku Nishi

Los Angeles:

  • Majordomo

Sydney:

  • Momofuku Seiōbo in The Star

Toronto:

  • Noodle Bar

  • Nikai

  • Daishō

  • Shōtō

  • Milk Bar

Washington, DC:

  • CCDC

  • Milk Bar

Las Vegas:

  • Momofuku L as Vegas

  • Milk Bar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Chang)


然后他在去年和Peter Meehan一起主持,再由 Morgan Neville 导演,拍了一部讲 comfort food 的纪录片《UGLY DELICIOUS》,豆瓣上翻译叫美食不美,我倒是觉得依照Chang的逻辑和脾性,叫好吃的不好看,也挺合适的。


第一季纪录片讲了八大安慰食物菜系,比萨饼,TACO, 家庭料理,虾和小龙虾,烧烤烤肉,炸鸡(怎么能少了炸鸡),炒饭,以及包馅食物。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我特别开心或者特别不开心的时候,或者不知道吃什么时候,会去吃的东西。比如之前住在纽约的时候,冬天在家干活,虽然住在一个出门五分钟就可以吃到中国菜希腊菜西餐和日本菜,每样菜都好吃的地方,遇上雪后冷天,都会懒得出门。于是就会机智地掏出外卖软件,叫一个FUKU的外卖汉堡,或者附近哪个餐厅的炒饭,甚至包厘街肉店的牛排或者意大利面(BOWERY MEAT COMPANY) ,那时候看着外卖小哥在地图上移动的点,期待的心情大概胜过见到异地的男友。


每次走在东村突然饿了,也会想看看最早的MOMOFUKU开门没有排队不排队,不排队的话吃炸鸡就好了。至于烤肉,在我看来,一直是可以一群人吃得开心,两个人吃出情趣,自己坐在吧台吃也可以吃得满意的食物。于是乎,这第一季好吃的东西不好看纪录片,每一集我都很喜欢,但最喜欢的竟然是说家庭料理的这一集。(前方剧透,但也无所谓,这样的纪录片是需要看来自己体会的,就好比大家要吐槽舌尖三,那至少也要看几集吧)


这一集的主线是David Chang因为开餐厅太忙,许多年都不回家过感恩节了,所以这一集他跟他的好搭档Peter Meehan一起,加上他新婚妻子一道回弗吉尼亚州父母家做饭过年。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了他和Peter以及其他的著名餐厅大厨讨论家庭料理或者家庭饭菜的故事。


这一集开头是Chang早晨睡醒用前一天晚上的汤煮饭,然后又给自己和老婆做早饭,他说他之前还挺少在家做饭的,大概是因为年纪到了,生活有了改变,在家的时间多起来。他们养了一条狗,他说自己其实给狗用有机牛肉做饭的时候更多,然后他用他那种混不吝的口吻说,然而This f**king bastard doesn't eat IT at all。在整个纪录片中,张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直白和对食物坦诚执着的态度,不是那种Fine Dining大厨脸上像是传道一样的表情,而是一种让你觉得很性感很生猛的性格,很多人大概会觉得这种表情看上去像个被宠坏的坏小孩,但实际上Chang虽然以前以性格鲜明在厨房脾气坏著称,在这部纪录片里,他则是一直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在看每一种他感兴趣的安慰食物,以及背后人们的故事,不同文化的故事,探讨了当下美国社会政治环境下,新总统任下的政策改变对墨西哥大厨的影响(TACO,以及历史中种族和食物的关系(小龙虾、炸鸡)。这是那些觉得吃饭的格调就是摘星星和吃订不到的餐厅的人,可能无法体会的一种心态。是一种民主的、世界的、坦诚观察方式(这里引用William Eggleston描述自己摄影的方法,就是A democratic way of looking) ,是打开的向外延展的叙事法。


讲家庭料理这一集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DAVID 夫妇去丹麦哥本哈根和著名的NOMA的主厨Rene和他老婆Nadine一起吃饭。最开始的镜头里,只有Nadine和David的太太, Nadine说人们总是误解说你嫁给了那么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厨,那你肯定有吃不完的东西。Nadine说是啊,在家吃饭当然是好吃的,但是这种说法是错的,因为在家吃饭是我做饭,不是Rene做饭,Rene很少或者基本不在家做饭。然后Rene问Nadine, 说那么你用过我那本Noms Cookbook吗,老婆说从来不用,Rene说,一次都没用过吗?所以最近这个老在家给名厨老公和孩子们做饭的太太,出了一本书叫Downtime, 意思就是在家吃饭的时间,是大家可以真正轻松坐下来分享食物和交流的时候。


后来David Chang姗姗来迟,进门打完招呼还不忘退回去让老婆亲下自己。不管这一幕是预先说好的,还是自然流露,看上去就是很让人羡慕又自然的亲密关系了。吃饭的时候,两位大厨都说到,自己刚开始和老婆谈恋爱的时候,都警告过老婆说和他们在一起是件很有挑战的事(因为他们确实特别忙),Nadine 甚至觉得这是要被甩了。但是后来发现,大厨们其实也很重视关系,警告也算是一种尊重吧。不过看到他们的状态,都很好啊,其乐融融,齐齐整整。


在第一季所有的内容中,可能感情最饱满的就是这一集,因为谈到了各种和家有关的感情。但就是不煽情,不管从话外David或者Peter的解说,还是拍摄,都没有什么刻意要引起观众共鸣的地方。而带出感动的点都特别微妙不经意。David说自己很多的菜谱都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但是妈妈从来不教他做饭,他就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学会并且记住的。在做感恩节大餐的时候,他用一种山东人烧葱烧豆腐的方式煎了鸡块,这是小时候家附近的中餐馆大厨教给他的菜谱,说这家人是山东移民,David小时候特别爱吃,因为爸爸跟老板是朋友,就给他们吃地道山东菜(仿佛每个中餐厅的老板碰到懂吃的人,都会绕开左宗棠鸡给你吃点正宗的东西,记得当年亚特兰大的老四川老板是个成都人,每次我去都可以点Off The Menu...要求味道正宗四川)。


最后结束的时候,David做完了中西合璧(依然有很难搞的土豆泥)感恩节大餐,对父母说了感谢的话。最后一个镜头,他说他妈妈当年脑瘤手术之后回家才两天,就给他做牛肉锅,他说,我生命中的女人都是疯子,他说妈妈你也是个疯子,他妈妈说,因为你很特别啊。


看到这一幕莫名感动,突然就理解了很多哪怕在外很独立的男生和他们妈妈的那种关系,那些男友们和他们妈妈,说道他们妈妈的料理时候样子(如果好吃的话),就是这种你很特别啊,你就是我们家的Children King的关系。哪怕这样,David Chang也没有长成一个被宠坏的小霸王。


David Chang 和Peter Meehan主编的Lucky Peach杂志2017年五月停刊了,那是一本我会经常买的美食杂志(还会买的和美食时尚以及文化相关的杂志都是英国出的,LUNCHEON, GOURMAND) , 停刊不到一年之后他们去了世界各地(日本中国欧洲南美),拍了第一季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就好像是一部影像杂志,节奏把握得很好, 参与的嘉宾都真情流露,直白探讨了食物和种族歧视的关系。另一点就是,虽然有人批评说看久了就会觉得是David在一直不停说,但整个片子并不会让人觉得无聊或者注意力分散,食物是抓人的,其中加入的流行音乐和穿插的动画也非常有意思,让人想起他们杂志上那些好看的插图。大概这就是仍然有反骨的人会喜欢的那种片子,David最开始是在Fine Dining餐厅工作的,后来开了恰好迎合千禧一代吃喝和潮流习惯的MOMOFUKU系餐厅,到了四十岁,他有了家庭,有了很厉害的遍布世界的团队,他说自己真的可以走开去做点好玩的事情了。不办杂志了,就去拍有关食物和人,和文化、和历史、和社会话题有关的纪录片,对于一个具备社交媒体属性(我妹看的时候因为看到纪录片中插入了很多Instagram Stories的影像,大叫说这一定是一个合作,不然Instagram就是免费软广了)的大厨,又有很自恰的鲜明ego成功有文化大厨来说,实在是不错选择。David Chang没有中年危机,大概像这种Alpha性格的人很难中年危机,所以他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尝试好吃的东西,拍好看的纪录片。哪怕有人诟病说纪录片谈女性的部分少,但这是第一季啊,还会拍更多。而且我不认为这部纪录片是美国版舌尖,因为它能触及和探讨的问题,是更私密更接近于人,探讨了更多舌尖因为种种客观或者主观原因,思维定式的限制无法讨论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