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人生进阶,一定读读哲学 ·  昨天  
洞见  ·  蛇年搞钱第一步:重塑你的财富观 ·  4 天前  
洞见  ·  新的一年,做个不动声色的人 ·  4 天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3 天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结婚8年,分床7年:睡觉,是检验婚姻的最好标准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1-03 22:30

正文


水木君说:

如果按照重要程度,给父母、爱人、孩子排序,你会怎么排呢?问题很残忍,但水木君仍建议大家想一下,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今天的文章。



文/原心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




因为孩子上学,两夫妻居然决定分居12年?

我见过这样一家三口。原本他们都生活在北京,但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考虑到孩子将来高考的问题,妈妈和孩子搬到了天津上学,爸爸一个人留在北京打拼。


我问这位妈妈:“这样的两地分居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她无奈地说:“恐怕要等到孩子高考完吧!”


从小学到高考完,为了孩子,两夫妻决定分居12年,想想都觉得恐怖!


和这位妈妈一样,为了孩子而牺牲彼此的父母还有很多。每一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然而有时,这样的爱却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夫妻情感。


一次,在和朋友闲聊中得知,她已经和老公分房睡7年了。


我觉得不可思议:“你们才结婚8年呀,怎么会分居7年?”


朋友无奈地告诉我,开始是因为照看孩子方便,又怕影响老公休息。后来时间长了,就回不去了。


前两年还想着重新睡在一起,但回到一张床上的两个人总是各种挑毛病。你嫌我打呼噜,我嫌你抢被子,孩子更是哭喊着要妈妈,索性两人就一直分房睡了。


朋友说,自从孩子出生,两个人就再也没有回到二人世界了。



错在孩子吗?当然不!


是俩夫妻无意间把家中爱的顺序弄混了。


李爱玲说:“多少中国式婚姻,是一张床上睡了六个人。”


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里,家中爱的排序往往是:有孩子前,父母>配偶,有孩子后,孩子>父母>配偶。


而这样的顺序却是各种矛盾的起源。


只有先爱老公,再爱父母;先爱老公,再爱孩子,家庭才会更稳固,更幸福。





看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


几个妈妈得到三个空杯子,杯子分别代表自己、丈夫和孩子,她们需要将满满一杯水分别倒进三个空杯子里。


结果,妈妈们的选择出奇地一致:自己和丈夫杯子里的水少得可怜,而孩子杯子中的水却占了三分之二。


而后,换爸爸来分水,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


那一杯满满的水,代表了父母内心的爱,而分水的过程,则代表爱的排序。

心理学家说: 在我国很多家庭里,亲子关系是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的。换句话说,家庭关系的运转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不禁想到另一个调研,有机构找来100名已婚男女,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父母、配偶和孩子,谁在你心中最重要?


结果显示, 70%的人选择了孩子 ,20%的人选择了父母,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了配偶。

日常生活中多数夫妻都是这样,当专属于对方的爱称,从老婆老公变成“孩他妈”“孩他爸”时,一并调整的,还有内心的态度和爱的排序。

孩子生病了,老公回家对孩子嘘寒问暖,却把照顾孩子累了一天的老婆晾在一边,甚至还会责备她“连个孩子都看不好”。


孩子过生日,妈妈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而到了老公过生日,随便对付一顿,甚至忙得忘记了。


爱的排序变了,两颗心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在《家为何会伤人》一书中,武志红说: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糟糕的婆媳关系,二是严重的恋子情结。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也说过: 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演员朱雨辰年近40依然形单影只,恐惧亲密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一个凡事以他为先、用生命来爱他的母亲:


她在凌晨四点起来给儿子熬梨汤,一熬就是十年;


她背着全部家当跟着儿子跑剧组,给他洗衣做饭;


她干涉儿子的每一段感情,令儿子的恋爱无疾而终。

妈妈的眼中只有儿子,没有自己,更没有丈夫。然而,这样的爱,令儿子感到压力太大,也令女儿不敢结婚,因为她无法做到像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曾经,我们以为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好好爱护,孩子就会幸福成长。殊不知, 若夫妻眼里只看到孩子,看不见婚姻中的配偶和自己, 孩子没见过父母恩爱的模样,他也会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未来的婚姻中。





曾奇峰说: 夫妻关系,才是稳定家庭的定海神针。 若夫妻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知乎上有人提问:“ 那些父母经常秀恩爱的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点赞最高的回答说:“ 我表面上委屈,心中却很甜蜜。”


尽管带着吐槽口吻,然而孩子满心满眼的骄傲与满足,隔着屏幕都快要溢出来。


我和老公平时外出时会习惯性地牵手。


一次在出门前和老公拌了几句嘴,我快步走在前边,把老公和儿子丢在了后面。


没走几步,就听见儿子在后面大声叫我。儿子赶上来,突然拉起我的手放在爸爸手里:“ 你们继续恋爱吧!”


我和爸爸一秒破功,再次牵起手来。原来我和老公平时的小动作,儿子居然都记在心里。


孩子乐于看到父母恩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恩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记得美国育儿专家Mike Berry也曾分享过他的幸福秘籍。


每晚九点前都会提醒孩子离开客厅回房间:“ 我和你们的妈妈已经一整天没见过面了,我们需要一点相处的时间。”

给孩子最好的家教,莫过于让他看到父母恩爱。在爱中成长的孩子,总是能闪耀独特的光芒,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




我曾上过一堂印象深刻的课: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教授请一位女士在黑板上写出心目中重要的人的名字,女士写下父母、配偶、孩子、朋友等。


接下来,教授要求女士依次把名字划去,直到最后只能保留一个名字,而那个名字,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女士颤抖着双手,依次作出选择,到最后面临配偶和孩子二选一时,实在左右为难,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这时,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他把孩子的选项去掉,最后保留的是配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