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曼谷。我谨代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向参加第六届中国
—东盟智库对话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泰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为会议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2012年起,我院和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ASEAN ISIS)建立年度对话机制,每年召开中国—东盟智库论坛,迄今已迈过七个年头。七年来,我们紧密合作,紧跟时势,讨论过中国—东盟合作历史经验及前景展望、人文合作交流、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对接等议题,为深化中国—东盟务实合作、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东盟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
1991年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始终守望相助,携手前行,各层面关系不断深化、升级。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多年来,中国—东盟政治互信基础不断巩固,经贸投资合作持续加速,人文往来空前密切。但与此同时,某些国家在东南亚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试图抹黑中国的地区合作倡议,离间中国-东盟国家间的关系,破坏中国—东盟合作的大好前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也是东盟迈向第二个50年的关键之年。在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们需勇担时代使命,积聚合作共识,发挥东方智慧,化挑战为动力,携手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在未来的合作中,我希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出发,助力中国—东盟关系迈上新台阶:
第一,增强战略谋划力,在新时期提出中国
—东盟合作新理论、新方案。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世界仍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
—东盟关系也将面临新挑战。作为智库,我们需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供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引领区域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基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新方案,为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推动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
第二,加强智库间交流合作,圈定重点研究领域,共促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我们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形成智库合力,共促中国
—东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须抓主要矛盾,就地区合作大方向和中国—东盟关系关键议题等进行重点研究、联合研究,以在解决中国—东盟相关问题、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形成更多优秀成果,共同致力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三,发挥公共外交功能,以智库交往带动人文交流,提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