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参与全国近百城市的大数据建设过程中,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王叁寿提出,政府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警惕与注重自身的自信心、虚荣心与包容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动力源泉,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在科学认识数字经济这一全新经济形态、理性分析两种数字经济成长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摆正心态,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政企学研各界的普遍共识。
可以说,政府在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道路上,不应仅限于简单的产业规划,而是要找出阻碍传统产业发展的症结,这其中就包括本身心态认识上的误区与优势。针对于此,王叁寿提出,政府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自信心、虚荣心与包容心。
在自信心方面,王叁寿认为,许多城市在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建设过程当中,过于注重巨头公司的引进,而忽略培育本土的创新力量和在大数据方面创业的小团队的发展。而事实上,不会说走就走,而是真正愿意留在本地发展做事情的企业,正是本地培育起来的公司。
有数据显示,我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铺开也是紧锣密鼓。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巨头看准风口,纷纷入驻城市,加紧对各地的布局节奏,不可避免地挤压了城市内部初创企业的成长空间。
作为城市的生态一环,本地公司或许没有很多资本和筹码去赌,但其对城市数据融通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响应数字中国建设战略,九次方大数据始终立足于城市数据引擎业务,扶持数字生态全产业链上下游建设,为每座城市打造一个“数据发动机”,帮助地方政府数据实现了“三个留”,即交易数据留在本地,金融结算留在本地,资金沉淀留在本地。
在虚荣心方面,王叁寿指出,在切身参与全国近百城市的大数据建设过程中,有些地区往往和国内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厂商之间竞争激烈,内容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效率的提高却是有限的。
实际上,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应当避免大而全,而是建立一套更为关注城市级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特色的系统方法论。以区位优势、地方特色、产业特长、市民关注等方向为建设基础,让各城市能够基于自身基础逐步向特色化、功能化的数字经济方向演化,最终深化出全新的产业特色集群,实现整体区域价值产出最大化。
在包容心方面,王叁寿表示,主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对于试错与曲折的包容心。科技创新给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对城镇化改革的进程都影响深远。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将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是十分正常的。
当前,不少走在数字建设前面的地方政府,已经抛弃了习惯性思维,不再因为可能出现的失误与曲折,而去选择排斥、限制和约束科技创新的变革。同时,由固步自封转向开放包容,鼓励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引导各方力量的深扎钻研,进一步跟上公共服务的变化步伐,则是培育全新技术革命的土壤,进而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据财政,去推进国家供给侧改革和“数字中国”建设。
王叁寿:警惕ABCD进入拼生僻名词的时代
王叁寿:利用城市数据资源招标,优于任何政策及土地招商
王叁寿:警惕大数据产业推动过程中的浑水摸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