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说:
自从来了意大利以后,我就爱上了冰淇淋和甜品。
土根1岁以后跟着我们开吃第一口,也变成了一只掉进糖罐的快乐小老鼠,深陷甜蜜,不可自拔。
正宗的提拉米苏是土根的爱。每次外出吃饭,必有好看又好吃的餐后甜点。
过复活节必吃巧克力。哇塞,好大的巧克力蛋!土根嗨翻了!
冰淇淋是家里冰箱的必备。每次出门,土根一定会软磨硬泡要求买一支冰淇淋,他吃一半,我吃一半。
虽然我觉得只要娃正常三餐饮食,偶尔吃几顿甜食没啥大不了,也不觉得非要和他斗智斗勇地”禁糖“。但是意大利餐桌无甜品不欢的架势,我也开始有点担心,
这样吃下去,土根会不会变成一个满口烂牙,不健康的小胖墩?
宝宝都爱甜,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
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吃的第一口食物——母乳是甜的,所以马上就爱上了甜味。而且吃甜食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刺激神经末梢,让人有愉悦感。
oh,这是妈妈的味道哎
事实上,糖并非十恶不赦,能供应给身体瞬间“
飙升
”的能量。
只是,现在我们可吃的太多了,很多时候不是怕能量不够,而是能量过剩。
如果放任宝宝吃含糖的零食,糖摄入轻松超标,
肥胖、龋齿,
还有
近视、降低免疫力、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均衡
等找上宝宝的概率就会大大上升。
肥胖可导致宝宝早发育、“三高”,甚至糖尿病,对一生健康都不利
只有“游离糖”需要控制
早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就制定了《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成人和儿童
游离糖
摄入量应减至摄入
总能量的 10%以内。
当然,
如能降至低于摄入总能量的
5%
,
那就更好。
得先明确一个概念——
啥叫游离糖?
这是
区别于
内源性糖
(
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糖分
)的说法,指的是
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所有糖
(单糖和双糖)
,
以及
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白砂糖、绵白糖、红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等都是游离糖
也就是说,
除了新鲜水果、蔬菜里的健康、天然的糖分,其他食物里的糖分都是需要控制摄入量的“游离糖”
。
对待游离糖的态度,中国膳食指南、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的“限糖令”
都和世卫组织保持了一致。
宝宝到底能吃多少糖?
(1)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游离糖的摄入在
总能量的10%以内,最好5%以内。
(2)
1克糖的热量相当于4千卡能量。
(
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需要的卡路里不一样,游离糖的摄入量也不一样。6个月前,一般宝宝只吃母乳和奶粉,不用考虑糖摄入超标。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就可能会接触到加糖的食物。)
所以,我们从6个月以后开始计算,宝宝每天游离糖的摄入最佳量和上限:
点击可放大
根据表格,土根23个月,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标准在15-30g。
要说明的是,7-12月这个阶段,我们都不会给宝宝吃糖果,这时游离糖的摄取主要来自
奶粉里的糖、加了糖的辅食
(比如米糊),
加糖的小零食
(比如磨牙饼干),爸妈要关注换算下。
学会看宝宝食物成分表是必修课哟
以下是日常零食的糖分含量。
要提醒的是,小颗粒的糖、果冻别给小宝宝吃,容易发生危险。
点击可放大
呃,最后的含糖乳饮料果真名不虚传——不知不觉中宝宝就喝了那么多糖,而且奶含量不多,除了糖还有一堆添加剂,少喝为妙!
宝宝真的要少喝含糖乳饮料
让宝宝少吃糖的几个小妙招
老实说,要精确计算每天宝宝摄入了多少游离糖并不容易,更简单的方法是,
让宝宝尽量少点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吃了很多游离糖
。
有几个小方法和大家分享。
1、尽量选择标明糖分的零食
是不是真正的低糖食物,不是凭口感,而是要看
成分。
尽量给宝宝选择明确标出加了多少糖的食物
,
这样只要对照成分表就能搞定。事实上,越是正规的零食,成分表就越详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零食加的是
人工甜味剂
,虽然卡路里比糖低,但却会让宝宝吃下更多“甜食”,影响胃口,没法好好吃饭。所以也要记得控制。
没有明确标的,比如土根超爱的冰淇淋,我就控制量。
质量好的
冰淇淋成分就是牛奶,宝宝对牛奶不过敏的话1岁后就能吃了,
土根每周吃1-2 次,
看他吃到1/3或者一半,(大概100g的样子,含糖15g),就赶紧献媚地请他给我分享剩下的。
当然因为冰淇淋是冷饮,肠胃弱的宝宝还是要少吃。
2、加糖用小量勺
土根1岁以后,就基本跟着我们吃饭了,我做的口味还是相对清淡的,有时候加糖,就用
量勺
。
这个方法真的很好用,可以做到精确加糖,确定好一勺几克糖,加起来就很清楚了。
这是一整套量勺,从大到小
最小一勺糖刚好1g
3、用天然健康的甜味替代
谢天谢地,水果和蔬菜里还有健康的内源性糖。
我们可以在做辅食时选择南瓜糊、地瓜糊、香蕉糊……可以在手指食物时选择苹果条、橙子条……让宝宝还没怎么吃过游离糖的最初,就喜欢上食物天然健康的甜味。
自制无糖酸奶,用甜味足的水果粒调味
,比如芒果、香蕉等,满足了宝宝身体对奶制品、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营养需求,也满足了宝宝对甜味的要求。
也可以买无糖酸奶,再加水果粒
还可以把酸奶和水果放在冰格里冷冻,变成棒冰。
用水果干、蔬菜干替代糖果,比如葡萄干、香蕉片、地瓜干等。要记得,买的时候要确定是原味水果干,没有加过糖。当然,也可以试试动手,自己烘水果干吧。
之前还有机智的麻麻跟我说,
冰淇淋也可以自己做,再用水果粒、葡萄干等调出甜味
。
我打算改天试试。
4、自己动手做甜食
在意大利,家家户户都有烤箱,现在国内喜欢家庭烘焙的妈妈也越来越多。自己烘焙的好处之一是,能精确控制糖分。
看土根这么喜欢吃甜品,我也尝试着做过几次。向国内的烘焙达人朋友讨教,她叮嘱我,
在原配方基础上把糖量减少1/3-1/2
。
我做的意大利经典甜品——少糖版提拉米苏,超大份哦
她从宝宝添加辅食后,就自己做饼干、蛋糕,
从最初就培养宝宝清淡的口味
。
当宝宝习惯了低糖,对外面那些重糖对甜品,反而不感冒了。
5、如果宝宝已经深陷“甜蜜”,一下子拔不出来,试试这些办法
要让宝宝从“重糖”口味变成“轻糖”口味,得有个过程。
》〉不喜欢纯奶,喜欢有味道的乳饮料,试试在纯奶里加点糖或者巧克力,然后
逐步减少糖和巧克力的量
。
》〉
用自己鲜榨果汁替代
有糖饮料。
注意哦,不是买的。这个方法不适合1岁以内的宝宝(
美国儿科学会都明确禁止不能给1岁以内的宝宝喝果汁了,你还在这样做吗?
)
》〉
在健康食物旁搭配一点高糖食物
,比如,在水果上加一小勺冰淇淋,在原味麦片上撒点巧克力。这样还能调动宝宝吃健康食物的积极性。
很多宝宝都很喜欢吃巧克力,但是,
巧克力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还有让神经兴奋的的物质
,
一般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别吃巧克力,大点的孩子吃巧克力也要注意控制量。
另外,还要注意这些:
1、吃巧克力
每周1-2次
为宜。
2、为了减少糖分摄入,
首选黑巧克力
。
3、看清楚成分,别选有代可可脂类的巧克力。
4、尽量不要睡前给宝宝吃,省得兴奋得睡不着,又容易蛀牙。
土根未满3岁,偶尔吃点巧克力,开心到飞起来
最后总结一下:
1、妈妈
不用太担心,整天活蹦乱跳的宝宝喜欢吃糖也是身体更需要高能量支持的一种表现。
如果今天多吃了,明天就少吃点,或者让宝宝多运动会,消耗掉卡路里。
2、像我一样不是数学高手,没法天天精算糖含量,也没关系,多试试上面那些减少宝宝摄入游离糖”的套路。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宝宝每天少吃点糖,更重要的是,
帮宝宝养成清淡的口味
,包括
低糖低盐低油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宝宝一生的健康都有利哦。
3、
宝宝
吃糖后,一定及时
清理口腔
。要让宝宝明白:吃完甜的,就要马上需要漱口,这是除了早晚刷牙,额外清理牙齿的工作 。
毕竟,甜食是人生一大享受,让宝宝愉快而健康地享受,才是王道,对不?
参考资料:
1、http://www.who.int/nutrition/publications/guidelines/sugars_intake/zh/
2015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Advisory report to the 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Published February 2015.
2、
https://www.wikihow.com/Cut-Sugar-Out-of-Your-Child%27s-Breakfast
3、https://www.wikihow.com/Limit-Your-Toddler%27s-Sugar-Intake
4、http://www.lifeomics.com/?p=33335
5、《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6、《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第24卷,431页
瓜妈插一嘴:
亲爱的们,最后我有个事要来问问大家的意见哦,昨天我们头条推送了本周三样好物的团购信息,
抢!酷彼伴磁力积木、植观氨基酸洗护套装、有声国学&英文启蒙绘本
,有些妈妈跟我说,有些不习惯,因为之前周三团购都是三个产品分开条目的,标题很清楚,现在忽然合并在一起了,反而没有注意到。
其实我昨天做这个改变,把三条并一条是考虑了之前一些妈妈的反馈,觉得文章太长,我也是真的希望能节省妈妈的时间,于是专门花时间浓缩了一下内容,方便妈妈查看。但有些妈妈就觉得,并成一条以后,要找自己想看的内容,还要找半天,所以干脆再来问问大家的意见,做个投票吧:
除了预告当天有详细的三条内容外,你们希望在团购当天,看到的依旧是分开的一二三条,还是一个简单的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