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人群越小生意越大?悦鲜活靠什么1年卖出35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养基5年了,说些心得体会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20-02-27 20:55

正文


我先介绍下基本情况:

首先我从来没用「场内基金」做过定投,买场内就是单次的配置行为。 所以本文涉及的基金全部为场外基金。

时间从2016年开始,那时我还在上班,资金来源就是工资。 那时工作没多久,赚得不多,拿公积金和定投当做唯二的强制储蓄。自动扣款日设在每月发薪日的第二天,剩下的工资用于开销。

因为自动定投很省心,基本也没怎么管过。所以虽然现在不上班了,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到现在。期间几次买房很需要钱,我都忍住了,坚决不碰基金账户。

定投工具开始用的是「蚂蚁财富」,和支付宝打通后索性删了APP,直接在支付宝里操作。2018年认识孟岩后又增加了且慢,主要跟 长赢计划

接下来说说心得:

一开始我也特别贪恋收益,没事儿就看账户。但养基本来就是一种慢行为,所以每次都很失望。

大概花了2年的时间吧,随着不断写公众号,接触读者才真切意识到—— 定投最大的意义在于强制储蓄,其次才是提供相对可观的长期收益。 这话看起来没啥意思,但我觉得这是最有价值的一点认识。 因为我的心态摆正了。

很多投资大牛看不起定投,论回测,定投收益绝对比不过低位建仓,这点必须承认。但我认为牛人的问题在于懂投资,却不懂读者。

作为一个还算有同理心,边怼人边喂饭的理财博主,我充分认可定投对普通投资者(小白)的价值。

再说一遍,定投同时解决了强制储蓄、忍受波动、长期持有这几个老大难问题。 所以它是最适合小白感受投资魅力的上手路径,没有之一。

从2016年一路买到2020年, 5年时间长度看,基金定投真的不会亏钱 。因为我是真的对「微笑曲线」有信仰,所以从没在亏损的状态下卖掉过任何一支基金。

这话说起来轻松,其实2018年极其难熬。 但现在所有拿着的基金都是盈利状态。


新能源汽车基金,最大回撤60%

熬不住时默念八个字: 亏损卖出,负分滚粗。

在长期定投储蓄的前提下,说说基金选择。分为三类: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主动型基金。

宽基指数都建议配置。

定投宽基的意义在于建好底仓,跟上市场。 300增强、500增强、创业板50,都值得配。当然 对当下而言,现在500最便宜,300适中,创业板很贵。

另外从16-20年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牛市,所以我从来没止盈过宽基指数,包括眼下的创业板。

再说行业指数。既然是长期定投,决不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必须对行业有所选择,挑有发展前景,能取得长期回报的行业。

医药、消费这两个大行业非常确定,可以买指数,也可以买主动型的主题基金。 保险、新能源汽车,也是明牌,加上顶层设计出了5年规划,都很确定。 另外科技行业肯定也算一个。 但科技怎么定义呢? 我觉得「中概互联指数」能代表科技,创业板50也能代表它。

细分的行业指数,需要择机止盈,尤其在大涨的年份。 其实行业指数我也就彻底止盈过一次白酒指数。

买基金的奥义,一句话就能总结—— 被动基金择时,主动基金选人。

所以「主动型基金」这个概念可以否掉了,其实就是找靠谱的人,一个人就算一类,有一个算一个。

举个例子,每家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朱少醒」。找人的一大思路就是去找各个基金公司的头牌,研究他。具体的方法论可以看这篇文章👉 《主动型基金硬核投资攻略》

现实地说,研究人比研究指数基金估值难太多。 所以我一直对主动型基金不太感冒。 是只要找到 一个 靠谱的基金经理,确实可以长期跟着人家无脑干, 也最省心,基本不需要择时。

以上就是我养基5年的心得,你们也发现了,无甚亮点。 其实投资理财的屠龙术就是那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正确到近乎废话。 但你非得亲自下场,来两下子,方才知道想把大道理做到不走样,有多不容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