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澄江  ·  你好澄江丨一路繁花 前路可期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再上央视!这次是...... ·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直播预告(2025.2.10-2.16)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中国游客赴欧旅游的特点、趋势及问题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1-21 18:09

正文

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月初访华首站选在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2018年“中国-欧盟旅游年”19日的开幕活动则选择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另一重镇——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举行。


作为中国人熟知的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与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参加旅游年开幕活动的人们,体会着“中欧两大古老文明之间跨越时空的交流”。而小编也总结了当下中国游客赴欧旅游的一些特点、趋势和问题。



冷门旅游目的地受青睐


据了解,中欧旅游年的一大重点是向中国游客推介非知名的欧洲旅游景点。“这将给我们带来黄金机遇!”比利时瓦隆大区旅游局海外市场经理安德烈女士难掩兴奋之情。


法国是旅游热点国家,但游客通常只去巴黎以及法国南部地区旅游。“为了提高竞争力,我们将与卢森堡大公国和法国东北部的香槟地区联袂进行旅游推广,推出主题旅游。”安德烈说。此外,瓦隆旅游局还打算与法国科西嘉岛和意大利共同策划“拿破仑主题游”,位于瓦隆大区的滑铁卢是这一路线的重要一站。


业内人士观察到,越来越多中国赴欧游客更倾向于自由行,而非传统的跟团游,喜欢“淡季出行、探访较不知名的景点、与当地文化互动、通过在线旅行社订票”,而且“出手大方”。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助推旅游热潮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中欧数字协会主席甘巴尔代拉表示,现在越来越多游客通过在线旅行网站来订酒店、机票、景区门票等,而网站通过对游客的喜好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向其推荐新的旅游目的地,这将产生最有针对性的旅游营销。


在人工智能方面,甘巴尔代拉以保险公司举例说,假设有游客在海外开车时遭遇车祸,他只需要拍张车辆受损情况的照片发给保险公司的人工智能设备,“10秒钟,设备就能算出车辆定损等情况,免去游客的很多麻烦,节约宝贵时间”。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中国的科技公司可以与欧洲的旅游企业进行这样的合作。这是双赢的合作。”甘巴尔代拉说。



签证政策仍是瓶颈


目前,中国公民持旅游签证进入申根区,最多能停留3个月,再次入境需要重新申请签证。设在德国汉堡的中国出境游研究所主任阿尔特教授说,欧盟对华申根签证政策已显得落伍,成为推进赴欧旅游的最大瓶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