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说: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在我们还以为一转眼只是到了明天的时候,有的人一转眼就成了永别。
1月16日上午7点30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先生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因病去世,享年78岁。
他是《新闻联播》第一位出镜播音员,他解说的《动物世界》、他主持的第一届春晚被亿万中国观众所熟悉……
面对
赵忠祥先生
的离世
,我们又一次开始谈癌色变。
癌症虽然很恐怖,但更恐怖的事情是,我们不认识癌症,不知道怎么预防癌症......
它挑人吗?什么情况下容易得癌?
➤ 癌症病因是啥?
有点心塞,目前导致人类患上癌症的原因还没有被完全发现。但是,大多数导致癌症的原因,几乎都可以确定是跟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高危生活/工作环境有关。
● 不良的生活习惯:
抽烟、睡不够、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造成各种慢性疾病, 令体内不同器官细胞受损,癌变风险高;
● 长期接触大量辐射:
如X光射线、核污染等;
● 长期接触大量化学物质:
比如可能引起肺癌的烟焦油 ,可能引起膀胱癌的某些染料,可能引起肝癌的亚硝胺等。
也有部分癌症和遗传基因缺陷有关。
受到各种因素的持续刺激影响,人体细胞处于不断地修复以及生长分裂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一旦细胞复制出错,发生基因突变,癌症就可能找上门来。
➤ 癌症用什么方法能查出来?
● 如果身体已经有一定征兆:
需要做病理检查,通过针吸、穿刺、手术等方式取活体组织,深度检查。
这是目前最受认同的唯一能确诊癌症的办法。
● 如果身体没啥症状,又担心得某种癌症:
医生一般会给你做针对性的影像检查、内镜检查或者其它对应检查,再综合你的临床表现,告诉你可能性,看是否做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一般来说目前癌症的检测手段包含以下:
(1)影像检查:
最常见的是
X光造影
,它成本低廉,但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CT是更常用的检查手段,此外还有PET/CT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癌症筛查来说,
CT、X片以及超声
最为常见,磁共振成像有自身的优势,如在脑部检查时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对于乳腺检查,还有专门的钼靶检查成像。
(2)内镜检查:
如检查肠胃的肠镜、胃镜,诊断鼻咽癌的鼻咽镜等
,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人体内丰富的信息:形态、色泽、纹理。如果能发现病变,还可以同时采集某些组织,为进一步做病理活检提供帮助,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3)其他检查:
其他零零散散的检查方法可以归入此类,
比如宫颈癌的细胞涂片检查,直肠癌检查的肛门指检,新型的技术还有基因检测
,可以发现特定基因片段的突变情况。
(4)检测“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参考,需综合其它对应检查项目结果作分析。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
相关肿瘤
|
肿瘤标志物
|
相关肿瘤
|
肿瘤标志物
|
相关肿瘤
|
AFP(甲胎蛋白)
|
肝细胞癌
|
CEA (癌胚抗原)
|
常见的癌症
|
CA125(癌抗原125)
|
卵巢癌
|
CA199(糖基抗原)
|
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
|
CA153
|
乳腺癌
|
CA724
|
胃癌
|
CA50
|
胰腺、结直肠癌
|
NSE
|
小细胞癌
|
PSA
|
前列腺癌
|
SCCA
|
宫颈鳞癌
|
CA242
|
胰腺癌、胃癌
|
CYFRA21-1
|
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
➤ 年年体检,能及时查出癌症问题吗?
定期体检是个好习惯,但是单纯的常规体检很难及时发现癌症。
● 普通体检在查癌方面的意义:
平时咱们做的绝大部分体检属于常规体检,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检查各项生理指标,来检测你的健康状态;
可以筛查常见病、慢性病。如果是已经有明显症状的肿瘤,也能发现。
● 普通体检查癌的局限性:
大部分癌症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太多明显的、特殊的表现,普通体检查不出来。
有些人每年的体检结果都很正常,身体好好的,却在最后被发现患有中晚期癌症,就是这种情况。
中国抗癌协会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在《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报告的中文版上,从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对预防癌症提出了14条建议。具体如下:
1. 合理安排饮食
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占据饭菜的2/3 以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 控制体重
国人的平均体质指数[BMI =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整个成年阶段保持在18.5-23.9之间,避免过重和过轻。
3. 坚持体育锻炼
如果从事轻或中等体力活动的职业,则每天应进行约1h的快步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还要安排至少1h的较剧烈出汗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4. 多吃蔬菜和水果
全年每日吃多种蔬菜和水果,每日达400g-800g,绿色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防癌作用最强。每天5种以上果蔬,常年坚持,才有防癌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5. 淀粉摄入
每日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应达到600g-800g,如各种谷物、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程度越低的越好。少吃精制糖,提供的能量应限止在总能量的10%以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6. 不提倡饮酒
如果要饮酒,成年男性应限制在25g以内,约2杯;成年女性在15g以内,约1杯(1杯的定义是啤酒250 ml,葡萄酒100ml,白酒25ml)。《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7. 肉类食品
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日应不超过90g,最好选择鱼、禽类或非家养动物的肉类为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8. 控制油脂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