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为中国医务工作者提供有用、有趣、有态度的医学资讯。“服务医生,改善医疗”是我们的使命。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rpei  ·  团购 | ... ·  昨天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干货分享】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有什么区别?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赵忠祥患癌去世,普通体检到底能不能查出癌症?如何预防癌症?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01-17 19:39

正文






癌症来势太猛,预防是重中 之重。




有一句说: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在我们还以为一转眼只是到了明天的时候,有的人一转眼就成了永别。


1月16日上午7点30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先生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因病去世,享年78岁。



他是《新闻联播》第一位出镜播音员,他解说的《动物世界》、他主持的第一届春晚被亿万中国观众所熟悉……


面对 赵忠祥先生 的离世 ,我们又一次开始谈癌色变。 癌症虽然很恐怖,但更恐怖的事情是,我们不认识癌症,不知道怎么预防癌症......


一、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



它挑人吗?什么情况下容易得癌?


➤ 癌症病因是啥?


有点心塞,目前导致人类患上癌症的原因还没有被完全发现。但是,大多数导致癌症的原因,几乎都可以确定是跟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高危生活/工作环境有关。


● 不良的生活习惯: 抽烟、睡不够、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造成各种慢性疾病, 令体内不同器官细胞受损,癌变风险高;


● 长期接触大量辐射: 如X光射线、核污染等;


● 长期接触大量化学物质: 比如可能引起肺癌的烟焦油 ,可能引起膀胱癌的某些染料,可能引起肝癌的亚硝胺等。


也有部分癌症和遗传基因缺陷有关。 受到各种因素的持续刺激影响,人体细胞处于不断地修复以及生长分裂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一旦细胞复制出错,发生基因突变,癌症就可能找上门来。



➤ 癌症用什么方法能查出来?


● 如果身体已经有一定征兆: 需要做病理检查,通过针吸、穿刺、手术等方式取活体组织,深度检查。 这是目前最受认同的唯一能确诊癌症的办法。


● 如果身体没啥症状,又担心得某种癌症: 医生一般会给你做针对性的影像检查、内镜检查或者其它对应检查,再综合你的临床表现,告诉你可能性,看是否做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一般来说目前癌症的检测手段包含以下:


(1)影像检查: 最常见的是 X光造影 ,它成本低廉,但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CT是更常用的检查手段,此外还有PET/CT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癌症筛查来说, CT、X片以及超声 最为常见,磁共振成像有自身的优势,如在脑部检查时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对于乳腺检查,还有专门的钼靶检查成像。


(2)内镜检查: 如检查肠胃的肠镜、胃镜,诊断鼻咽癌的鼻咽镜等 ,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人体内丰富的信息:形态、色泽、纹理。如果能发现病变,还可以同时采集某些组织,为进一步做病理活检提供帮助,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3)其他检查: 其他零零散散的检查方法可以归入此类, 比如宫颈癌的细胞涂片检查,直肠癌检查的肛门指检,新型的技术还有基因检测 ,可以发现特定基因片段的突变情况。


(4)检测“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参考,需综合其它对应检查项目结果作分析。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AFP(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CEA  (癌胚抗原)

常见的癌症

CA125(癌抗原125)

卵巢癌

CA199(糖基抗原)

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

CA153

乳腺癌

CA724

胃癌

CA50

胰腺、结直肠癌

NSE

小细胞癌

PSA

前列腺癌

SCCA

宫颈鳞癌

CA242

胰腺癌、胃癌

CYFRA21-1

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二、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



➤ 年年体检,能及时查出癌症问题吗?


定期体检是个好习惯,但是单纯的常规体检很难及时发现癌症。


● 普通体检在查癌方面的意义: 平时咱们做的绝大部分体检属于常规体检,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检查各项生理指标,来检测你的健康状态; 可以筛查常见病、慢性病。如果是已经有明显症状的肿瘤,也能发现。


● 普通体检查癌的局限性: 大部分癌症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太多明显的、特殊的表现,普通体检查不出来。


有些人每年的体检结果都很正常,身体好好的,却在最后被发现患有中晚期癌症,就是这种情况。


三、起码,咱们还可以做好这些


中国抗癌协会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在《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报告的中文版上,从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对预防癌症提出了14条建议。具体如下:


1. 合理安排饮食


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占据饭菜的2/3 以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 控制体重


国人的平均体质指数[BMI =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整个成年阶段保持在18.5-23.9之间,避免过重和过轻。


3. 坚持体育锻炼


如果从事轻或中等体力活动的职业,则每天应进行约1h的快步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还要安排至少1h的较剧烈出汗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4. 多吃蔬菜和水果


全年每日吃多种蔬菜和水果,每日达400g-800g,绿色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防癌作用最强。每天5种以上果蔬,常年坚持,才有防癌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5. 淀粉摄入


每日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应达到600g-800g,如各种谷物、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程度越低的越好。少吃精制糖,提供的能量应限止在总能量的10%以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6. 不提倡饮酒


如果要饮酒,成年男性应限制在25g以内,约2杯;成年女性在15g以内,约1杯(1杯的定义是啤酒250 ml,葡萄酒100ml,白酒25ml)。《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7. 肉类食品


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日应不超过90g,最好选择鱼、禽类或非家养动物的肉类为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8. 控制油脂摄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