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抗板治疗的时机选择问题。文章指出,术后常用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脑及外周血管事件,但启动抗板治疗的时机不明确。不同研究和共识给出了不同的重启抗血栓治疗的时间点,但缺乏针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研究。最新研究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涉及269例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缺血高危患者,分为早期抗板组和延迟抗板组。结果表明,早期接受抗板治疗可降低主要心脑血管或外周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但具体使用抗板药物的时间点和必要性还需根据临床情况、患者脑动脉硬化情况等综合评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时机选择是关键问题。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常用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脑及外周血管事件,但需要考虑术后出血风险,因此启动抗板治疗的时机需要谨慎选择。
关键观点2: 现有研究和共识对于重启抗血栓治疗的时机提供了参考,但仍存在不足。
目前的研究和共识主要是针对脑梗死及房颤抗凝等出血转化的患者,而且缺乏针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数据。
关键观点3: 最新研究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涉及269例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缺血高危患者。
研究将患者分为早期抗板组和延迟抗板组,结果表明早期接受抗板治疗可以降低主要心脑血管或外周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关键观点4: 具体使用抗板药物的时间点和必要性需根据临床情况综合评估。
文章强调,在使用抗板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脑动脉硬化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正文
@所有人
读文献: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常用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脑及外周血管事件,但考虑到术后出血风险,启动抗板治疗的时机还不明确。
比如《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 2019 》,只针对脑梗死及房颤抗凝等出血转化的患者,提出在病情稳定 10 天至数周后重启抗血栓治疗。
此前 2019 年 RESTART 研究、2021 年 5 年随访成果都表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恢复抗板治疗不会导致再出血风险上升,但这几项研究中患者从出血到重启抗板的时间跨度比较大(29~146天),而且没有纳入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
今天给大家分享发表在 Lancet Neurology 的中国最新研究,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院士及王硕教授团队。
研究入组了中国 8 家分中心 269 例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缺血高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早期抗板组(134 例,术后 3~90 天),延迟抗板组(135 例,术后第 30~90 天)。
结果表明,与延迟组相比,早期接受抗板治疗患者术后 90 天主要心脑血管或外周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 ,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附上原文供大家参考: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ur/article/PIIS1474-4422(24)00424-1/abstract
一般来说,我们会在3个月后使用抗板或抗凝,当然,具体根据临床,要查凝血功能等
还是评估使用抗板药的必要性。一般3个月后使用。
我们长期随访了10多例自发性出血使用抗板药的,再出血的风险相对升高的。
我一般是根据患者的脑动脉硬化情况来定,如果没有大动脉病变,就一年后抗凝或抗板。如果有大血管病变,就提前到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