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是我本科第五年,考研失利迷茫之际,同寝室的铁哥们向我抛来了「橄榄枝」:和我一起去我们老家吧,县人民医院刚扩建正招人呢!那儿条件也可以,
咱俩以后还能继续泡吧打 DOTA......
(这兄弟能处)
在他
「天花乱坠」
的游说下,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我的
「县漂」之路
。
初入医院先交「押金」
为了「赎身」我比谁都努力
点击查看各医院岗位薪酬
这里确实是北方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遍布着大型的重金属工厂、煤矿等。经济形势挺好,生活节奏不快,南方人初来乍到倍感新奇。
回忆刚到医院报到的第一天,人生地不熟,我小心翼翼却也激情满满。当时还没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医政科领导给我们安排了为期两年的转科生涯,每个科室三个月。
然而,有点变态的是,
我们开始转科之前,还得每人交一万的所谓「押金」
?
押五年后归还,我叹为观止:连工资都没见就要先交一万???后来,经过协商,每月从工资里扣,直到扣够一万就好。万幸的是,医院特地给包括我在内的外地医生安排了宿舍。
图源:自制
虽然每月工资到账只有
1680
元,但我没什么娱乐需求,省吃俭用之下,月底甚至还有结余。
在定科这个节点,「外地人」的身份让我「孤立无援」,我也想在主任面前表现更好一点赚些印象分。为此,转科期间也是我人生中最认真、也最努力的时期之一,
什么苦活、累活我都愿意干
。
当时的我,心里放不下的大事就两件:
考编和考医师资格证
,也多亏了当时一身冲劲的自己,尽管每天忙得脚不着地,但最终都
一次性通过了
!
曾经为了选科室「挤破了头」
如今全都大变样
点击查看县医院相关岗位
轮转结束,就是定科室。那时候外科最吃香的就是骨科,收入高,在医院比较牛气,内科除了儿内科大家不想去,其他的则无功无过。
为了定到心仪的科室,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定到
「小透明」科室的同事当时垂头丧气,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在已然扬眉吐气
,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而我,最后被医政科定到了神经外科。基层神经外科基本就是急诊手术,当时科室人手也少,熬夜加班手术是常有的事。点背的时候,连着几天都没闭过眼……
到现在我都还记忆犹新,第一次领奖金有 4000 多块钱,加上基本工资,快7000块钱啊,给我激动的不行!
自从定科后,最开始的「本地门槛」也没啥区别了,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按部就班地进修学习。不过好景不长,到处都在
降薪
,我也不例外……现在工资落到5000-6000元,真有点心塞。
小地方的「人情」就像进不去的「围城」
点击查看各医院岗位薪酬
职称方面,县医院基本处于狼多肉少的局面。我们医院的规则是
「
论资排辈
」
,所以秘诀就三个字「慢慢熬」。
这里,又体现出外地人的特殊性了,“外地和尚好念经”在这儿是行不通的。我在医院待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