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撸大包
健身 极简 好物。这是非常个人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2岁男童在托育园午睡后意外身亡,官方回应 ·  11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致11人遇难(家长6人、学生5人)!山东发布 ... ·  17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小学生被老师打掉牙”?官方通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撸大包

大包独家|手帐法|心理咨询的平替

撸大包  · 公众号  ·  · 2025-01-15 17:12

正文

不要觉得只有玩手帐的人,才有资格写手帐,或者说只有作家,才能写作。

今天所说的,适用于所有人,无论你有没有情绪问题。

这是一个很棒的、毫无压力的记录方式,有非常好的 疗愈功能,写完犹如接受一次心理咨询般畅快。 我用了这个手帐法,变得很渴望写手帐,竟然也能开始随时随地大小写了,就因为4个字:「没有压力」。

——

自从明确踏入手帐圈,我一直在建立属于自己的手帐体系,不为了做得好看,最后作为成果去秀给大家看,去震撼大家。 那我会觉得,这个手帐不是为我服务,而是我的表演工具,最终只是为了展示。

这不是我写手帐的初衷。

我要建立一个真正能对我有用的手帐体系,所以一直在尝试,试了这个不行,就pass,再试下一个方式。

今天这个记录方式,本质上也是all in one(是一种把所有想法、信息、知识都记到一起、不做分类的记录法,可能仅按照日期分类),可以随心所欲,想写就写。

但我既然能写大包手帐法,当然有独特性在,这些特性很重要、很细节,至少我没见过,所以我觉得是我自创的哈哈哈。

如果没有这些特性,至少「写作」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仍是压力。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Mind dump(一股脑把脑子里的所有想法倒到纸上)

这不稀奇。《Getting things done》早就有写,第一步也是mind dump。

但我强调的宗旨是:

不要排版!千万不要排版,就是一行接着一行地写下来,或者左写一句,右写一句,上一个词,下一个词,你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写,像写草稿一样也行。不要画画,不要用彩色笔,什么形式、格式都不要有, 保持「全倒出来 」的纯粹 。切记!

这里要破除第一个压力:很多手帐博主,哪怕是用all in one方式记录,哪怕是做mind dump,排版都非常精美,明明是一股脑地倒,应该是有很多bug的,结果人家做得就像成品海报一样,各种清晰明了,就像事前设计好一样。

这就让我们有个错觉,就连all in one 这种提笔就写、不需要分类的方式,也要先构思好,才能下笔。

所以,我所说的方法是:丢掉这些,让bug存在,让丑陋的字出现,写得乱七八糟又如何?不要忘记mind dump的关键是dump,dump了就行了。

这第一步的主要作用,就只是纯纯的「清空大脑」,这也是精神分析动力学派心理咨询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开展方式,在咨询室坐下,脑子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实倒出。

而手帐本,就等同于咨询室。它安全、无人凝视、情绪可被安放,能容纳任何倾诉的内容,哪怕肮脏、狼狈不堪(如果实在怕别人看到内容,后面我会教大家一个好玩省力的书写方式)。

2、保持记录的零碎

忘掉主谓宾,打破「要让人看明白」,这个是本期关键。

学生时代写作文,习惯了要让老师看明白, 以至于长大后 自己写日记,也 习惯了 表达清晰,要有主谓宾,语句通顺。

所以很自然地,做mind down这种倒垃圾的事,也要把按顺序、分类摘巴摘巴清楚。

喂喂,倒垃圾耶,你还要调整好顺序倒,是不是有压力了?是不是更累了?是不是还没写就打算放弃了?

但其实脑子里的想法,大多是乱的,零散的,一飘而过的,有时就一个字。

比如看到一个咖啡店的圣诞装饰很漂亮,想在自己家里也贴一个。

于是,记录下来的内容是「今天天气很好,于是去咖啡店喝咖啡,感觉很chill,突然看到玻璃窗上的圣诞贴纸很美,太可爱了,自己也想在家贴一个」。

其实,当时脑子里出现的想法只是「哇,圣诞贴纸好可爱,我也贴一个」。

又或者一些零碎无意义的想法:「这饮料我也可以做,桂花酒酿冰奶」「那人在看啥」「好饿,要走了,回去吃饭」「又咬紧了牙关」「记得还信用卡」「穿多了,好热」「哇,帅哥」「想死」「财务自由,我想xxxxx」「你谁啊」「想学跳舞,更自信,好辣啊」,都是一些脑子里乱七八糟的自言自语。

记录的时候,一定要如实!真实!keep real!不要添油加醋,不要介绍本来脑子里没出现的主语、场景、前因后果,脑子里有什么,就倒出来什么,不要修饰(除非是怕以后忘记的重要信息,比如上面的"桂花酒酿冰奶",别以后想做的时候,饮料是啥都忘了)。

如果本来正吐槽得起劲,突然想起来「要给孩子预约医生」,那也把这个突然出现的想法写下来,这句话突然插在一件事情里很奇怪,但无妨,因为还有第3步。

记住,这世界上,没有人规定「记录一定要完整」,除非你要写文章给人打分、展示、分享,否则mind down最关键的,就是保持想法的最初出厂设置。

这里就破除掉了第二层、也是隐藏较深的压力——「写得好的压力」,因为有些人觉得哪怕写没有人看的隐私日记,也需要文采,需要表达流畅清晰。就好像,连内心深处最私密的表达,都被人审视,这种紧绷感,会把人弄窒息了。

忘了吧,写垃圾而已,不要太认真,写就完了。

3、买一只高光笔,标出有用信息

说句不好听的,脑子里叽里呱啦的自言自语,有95%都是垃圾,没什么用,也不需要一直记得,所以给它们找个垃圾场(手帐本),不要让大脑变成垃圾填埋场。

你的脑子那么聪明,那么好用,当然要用它来做些有用的事,真正能落实到行动上的事。

所以这一步,我称之为「在垃圾堆里找金子」。

有些一闪而过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比如「想学跳舞」「想学摄影」「纸巾没了,买点抽纸」「以后去xx咖啡店试试」「我们用理性做很多事,最终都是为了得到一种感觉而已,而感觉永远属于感性」,那些值得记录的金句、那些想做的事、需要完成的任务等等,都可以高光标注起来。

这一步,仅仅是标注。

4、把高光信息摘出来,放到日程或待办(非必要,可做可不做)。

其实上面的整个过程跟《GTD》的步骤很像,只是gtd后面的分类步骤很复杂,单单分类这件事,就让我产生了更多脑内垃圾,所以很多人实施一阵子,就放弃了,分类压力太大,执行力差的人不适合用gtd。

所以到这一步,我就打算止步了,毕竟我自己也没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我觉得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被解决、被处理好的。

我自己有时会把这些高亮拿出来,分类到项目或者任务里;有时就让它们躺在垃圾堆里,直接去做,做完了就在垃圾堆里打个✅,这事就过了。又或者不管它们,让它们一直在垃圾堆里。

我想表达的是,单单做了1、2、3,你的脑子就已经很舒服了。至于高亮部分 做不做,能做就做,做不了、不想做的,就放着,说不定以后翻开,又会想做了。

反正人生没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

5、书写内容的保密

最后,有人可能会担心自己如果突然有一天嘎了,mind down的内容会被别人看到,这很合理。

我提供2个解决方式。

(1)写后即焚:

是真的焚烧,算是一种告别,一场 哀悼,如果你写的是关于创伤、生离死别,埋藏在心里难以消化的事情。焚烧,与过去告别,仪式感拉满。

当然,也可以用碎纸机啦~

(2)写自己都不认识的字:

这是我有一次写一件很生气的事发现的方法。当时越写越气愤,然后写得很快,手写速度跟不上脑子了,然后字就开始变形,有些直接就变成扭曲的蛇形,最后我直接忘掉了文字,写下来的都是扭曲的、乱七八糟的、拧成一团的、甚至是一条条的线条。

然后我突然就悟了,文字是用于记录、表达、交流,主要作用在于「给别人看」「让大家对同一件事有共通的了解、认知」,但我写的东西,不需要任何人看,不需要第二个人与我达成共识,我只需要倾诉、倒出来。

那「文字」这个概念,是不是就可以打破了?就可以随便造了啊~而且,这不就相当于绘画吗?绘画不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线条色彩艺术形式吗?并无没有高下之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