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节,是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
藏语叫
“葛登阿曲”,是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藏族人民的宗教节日,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为期一天。
公元1419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大师圆寂。痛失导师的人们开始在每一年的藏历十月二十五日都供灯纪念。燃灯节,就是宗喀巴大师的纪念日。
这一天没有过多的欢庆,更多的是思念与缅怀。人们燃起无数盏酥油灯,许愿佛法长明不灭,宗大师的圣教不衰,让象征着智慧的光明,照破愚痴黑暗,令智慧与福德增长。
1420年的十月二十五,甘丹寺的弟子们燃起酥油灯,纪念离开人间一年了的上师——宗喀巴。
相传当时空中瑞祥缤纷,飘下无数美丽的花朵,珍宝一样晶莹剔透,颜色犹如珍珠洁白明亮。宝花落在大地上,整个天地变得像琉璃世界一般。从此之后,每年的这一天,大师的弟子们都会点燃无数的酥油灯,向三界法王宗喀巴虔诚祈祷,赐于自己智慧。
大师从未离开我们——那无尽的灯火便象征着大师无尽的智慧,遍照世间!
所有人都对宗喀巴大师无限的崇敬,不仅是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乃至所有的藏人都会在这一天燃灯祈祷,表达对智慧圣者的敬仰与怀念!
为纪念宗喀巴大师的圆满福慧,安多地区将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定为“燃灯日”。这天,各大小寺院、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佛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
2018年12月2日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
宗喀巴大师圆寂日
宗喀巴大师由于诞生于“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也有称大师为杰喇嘛、杰仁波切,意为如珍宝一样的上师。
大师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10月25日出生,十七岁时便前往拉萨等地,遍参各派高僧、广学显密经论。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10月25日圆寂。
在宗喀巴大师的时代,很多僧人戒律松散、修行腐落。大师于是兴大悲心,于1409年建立格鲁派第一座寺院— 甘丹寺,高树法幢、重振毗尼、规范僧团。座下僧人戴黄色僧帽,以表示严持戒律。自此之后,世人便称格鲁派为黄教。
自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之后,佛教风气为之一新。宗喀巴大师更集所有的传承智慧,写著了伟大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至今被无数的佛子奉为修学宝典。
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一切教法及窍诀的主人,并在相续中无余积聚了一切证法;其家族种姓又十分圆满,福德极其广大,而且身为德高望重的法王,成为大众普遍敬仰的怙主,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大师”。
他是
文殊菩萨的智慧化身,
和汉地众生有着无与伦比的因缘
至尊弥勒菩萨说:“如同诸佛菩萨眼目及心脏般的文殊菩萨化身,将会出现于世。”
以《文殊真实名经》为常课的大师的父亲,曾在他出生前,梦见一位大德,说是从汉地五台山而来,向他借宿。之后,种种稀有瑞相纷纷呈现,大师诞生了。
长大后,大师显现的智慧力无与伦比。讲经说法方面,曾在一次法会中,每天同时讲解十五部论典,连续三个月不间断,有两部提早讲完,又立即补充另外两部。因此法会前后共讲了十七部大论。又于另一次法会,每天同时讲解二十一部大论,同日开讲,后又于同日圆满。甚至,又曾在一次法会中,同时合讲二十九部大论,让僧俗大众,瞠目结舌,叹为观止。所有这些精彩的讲法情形,印藏各地,从未有过。
同时,大师显现辩才的智慧力更是无与伦比。他求学圆满时期,曾依论典立宗答辩,无人能敌;解释各方问难,势如破竹。并且在他住世期间,也曾有人认为他的教法不合理,但无人能辩。连噶玛贡炯也曾说:“我与罗桑扎巴(即宗大师)无法辩论。”
后来,大师圆寂之后,显现在白云中,安慰他的心子克主杰仁波切说,虽然他的化身很多,但如果能去汉地五台山,即可与他相会。
所以,宗大师是汉地五台山文殊菩萨的真实化身。如《见一切刹士经》中说:“三世诸佛皆因文殊菩萨而成佛,文殊乃一切诸佛之父,称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名号,不及称诵一遍文殊名号的功德。”
因此,大师的法脉,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智慧法脉,也是与汉地众生非常有缘的法脉。人人学修他的教法,都能直接迅速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开大智慧。尤其汉地佛友是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所化,学修他的教法,一定极有因缘,极易相应。
他遍达一切佛法,
能将佛陀的一切圣言现为实修教授
克珠杰大师赞叹道:印度的世亲菩萨和西藏的布顿大师,虽然广闻博学,但也未如宗喀巴大师一般全部通达。
噶举派有圣言现为大手印的教授,宁玛派有圣言现为大圆满的教授,萨迦派有圣言现为道果的教授,噶当派有圣言现为无常与菩提心的教授。然而,将一切经续论典无余现为教授的,唯独是宗喀巴大师一代教法的特色。
因此宗大师于一切佛法,无所不通,并能将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这方面,确实无与伦比。
由此,他造的论典也具有以下不共特点:
1、能够针对上中下三种根基,宣说次第完整的菩提道。
2、一切都是自己通达意义之后所撰著。
3、所造论典的意义,无能驳斥。
4、具有其他论典所没有的特点。
5、所造论典,都为智者所欢喜接受。
所以,宗大师的法脉,是一个通达无碍的法脉,学修他的教法,也就能够遍通一切佛法,能够遍修一切佛法。
在佛教中,“灯”是光明,智慧的象征。“燃灯节”这一天,人们会超出平常地大量供灯。所以在燃灯节前几天,寺庙里的喇嘛和信徒们就开始做酥油灯,一般都是几十上百盏。
到了燃灯节的晚上,家家窗台上放满了酥油灯。因为在藏族人观念里,单数的数字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灯盏的数量都是单数。
燃灯节当晚8点钟,大昭寺门前,水泄不通。法号,法螺、金唢呐声响起。
僧人们在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窗台、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以及凡能点灯的台阶上,点上一盏盏酥油供灯,并在佛堂内供一碗净水。
灯水相映,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灯火通明。特别是大昭寺寺顶围墙上那一圈圈闪闪烁烁、连成一片的酥油灯光,远远眺望,犹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
此时,信徒们齐声唱起经文,悼念宗喀巴大师,场面肃穆、庄重。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详细,有部经叫《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里面宣讲了供灯的十种功德:
一、照世如灯。
供灯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间的明灯,转生为人也是人中之王,就像上师如意宝一样,慧灯照亮整个世界。
二、肉眼不坏。
供灯者肉眼非常明亮,不会变成盲人,也不会成近视眼。有些人眼睛看不清楚,需要戴度数很高的眼镜,一层一层的,这说明以前没有供过灯,这辈子应该好好供。开玩笑!但确实有这个功德。
三、得于天眼。
供灯者将来会获得五眼中的天眼。
四、善恶智能
。
能辨别善法和恶法,懂得一切因果取舍。现在世间上许多人极为盲目,不知善恶取舍,而供灯者的智慧超越其他人。
五、灭除大暗。
具有超胜的智慧,能灭除自他相续中的一切愚痴黑暗。
六、得智能明。
自己的智慧超群众人,不受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辨别取舍的能力。
七、不在暗处。
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在邪见或者黑暗的地方,住于光明的殊胜之地。
八、具大福报。
转生为具有大福报的众生。世间人认为大福报就是有钱、有地位、有轿车、有房屋、有人民币或者有美金。其实我认为真正有福报的人,终生不会造罪业,具有修持善法的机会。没钱不一定是福报浅薄,一个人即生中遇到佛法,行持佛法的机会圆满,就是有大福德的人。
九、命终生天。
命终后不会堕入恶趣,而会转生天界。其他经典中也说,长期供灯的人不会生于恶趣,而是上生天趣,即使投生人间,也生于高贵种族的家庭中,不会生在具邪见者的家里。我们极个别道友生长在具有邪见的家庭中,父亲的邪见如山王,母亲的邪见也极其严重,孩子以微薄的力量很难转变他们。而供灯的话,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到这种家庭中。
十、速证涅槃。
很快的时间中能证得圣者的果位。
༄༅།།དམིགས་མེད་བརྩེ་བའི་གཏེར་ཆེན་སྤྱན་རས་གཟིགས།
米昧则维叠钦坚仁塞
无缘悲藏观世音
དྲི་མེད་མཁྱེན་པའི་དབང་པོ་འཇམ་དཔལ་དབྱངས།
智美钦毕汪波降比央
无垢智王妙吉祥
བདུད་དཔུང་མ་ལུས་འཇོམས་མཛད་གསང་བའི་བད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