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观察对外开放及经济发展活力的“晴雨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强化贸易财政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等部署安排。
近日,新华网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主题成果调研行动来到四川,对当地金融赋能打造制造业新优势、推动外贸促稳提质等相关情况进行走访调研。
稳规模:政策性金融有力支持 四川省外贸创历史同期新高
四川,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破万亿元的省份,涌动着对外开放的澎湃活力。
日前,成都海关公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四川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825.2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居全国第八位;同比增长12.1%,增速居全国第十位,高出同期全国5.9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强劲。其中,成都市实现进出口4688.9亿元,对同期四川外贸整体增长贡献率逾八成。
记者跟随调研团一行来到位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在国际铁路港数据中心,大屏上显示着中欧班列(成渝)、国际班列等开行实时数据。
四川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新华网刘睿祎 摄
这里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也是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始发地之一。2021年,全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号从重庆和成都分别发车,驶往欧洲的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截至2024年4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1.5万列,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货运规模快速增长,在开行量、运输货值、货源结构、区域合作等方面处于领先。
四川省商务厅外贸运行处负责人表示:“外贸企业发展最首要的因素是金融支持。2023年8月,我们与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八条措施”),该措施从扩大外贸信贷投放、扩大进口融资优惠政策等八个方面提升对外贸重点行业(领域)的支持力度。”
其中,八条措施具体包括扩大外贸信贷投放、扩大进口融资优惠政策、创新新业态服务模式、专业服务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等。
“自2021年起,我们向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国际班列运营服务平台)提供信贷支持,以政策性金融支持服务中欧班列开行,促进中欧班列(成都)高质量发展。”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负责人说。
中欧班列作为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已成为推动亚欧大陆国际物流运输的中坚力量,是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桥梁与纽带。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对外贸新业态和外贸“新三样”金融支持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支持。
强制造:金融助推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而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四川省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四川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近年来,四川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迈进。
“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对我们境外投资项目提供了信贷支持,通过该笔贷款,我们实现了良好的战略板块协同效应及投资收益,进一步夯实、奠定了我们在医药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药业”)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科伦药业位于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开发区,是国内医药产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之一,位列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该企业主要从事大容量注射剂(输液)、小容量注射剂(水针)、等多种剂型药品及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与科伦药业自2015年起建立业务合作,助力企业做优做强,这仅仅是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运用政策性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积极发挥优势,着力支持制造业做优做强,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制造业贷款4100亿元,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
重底色: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 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持续厚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绿色发展观,以政策性金融支持服务绿色发展,以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是通威集团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全球光伏和水产行业的领军企业,通威集团发端于水产,成长于农牧,跨越于新能源,依托光伏和农牧两大产业战略布局,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形成了“渔光一体”发展模式。
该模式利用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混套养殖技术,破解了传统技术水平低、病害风险高、管控能力弱、投资大成本高、风险高的渔业养殖难题,并以光伏发电为渔业养殖向工厂化、智能化、现代化渔业养殖转型升级提供清洁能源,缩减生态环境成本。
通威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新华网记者介绍:“我们积极推动光伏产业技术变革,顺应市场发展趋势。2023年,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出货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光伏组件出货进入全球前五,饲料销售盈利也同比提升,公司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以来,离不开银行的金融支持。”
据悉,进出口银行自1998年起与通威集团建立合作,先后为企业产品出口、境外投资等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进出口银行四川分行聚焦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要求,在绿色金融领域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弥补、引导智能。2022年起,该行通过购买碳减排量的方式,成为全国首家开展经营活动碳中和的政策性银行,并成功打造政策性银行首家“近零碳营业网点”。
此外,该行充分运用“双碳”专项再贷款,支持有关发电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及绿色低碳转型,包括向中国大唐、国家电投等在川能源企业发放绿色贷款;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试点了碳排放权质押、水电项目数字化贷后管理等内容,从担保方式、信贷管理等不同环节对绿色金融技术层面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近年来,巴蜀大地开放提速,创新涌动。疾驰而过的中欧班列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故事,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
展望书写高质量发展“四川答卷”的新征程,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政策性金融“活水”为新时代治蜀兴川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为四川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