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人力资源与管理者学习平台,专业、专注。GHR致力于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和组织转型,陪伴中国HR下一个十年的成长。GHR全平台超100万用户关注,目前已为超8000家企业提供过公开课、内训、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新闻广播  ·  徐浩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19 小时前  
昆明信息港  ·  确定了!取消收费!惠及昆明 ·  昨天  
云南广播电视台  ·  昆明警方最新公告!资金返还!看好,是这183个账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你上班路上想什么,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高度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3-12 07:15

正文



直播预告



直播精彩预告: 新年转型TD岗,多久可以年薪百万?


1、TD岗位可能年薪百万吗

2、OD、TD、LD工作内容的差别

3、如何快速实现TD岗位转型


3月12日晚,GHR特约讲师张老师,企业管理实战专家、曾任阿里巴巴组织发展专家。


点击下方预约,立即加入!


来 源|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分 享|马成功 原企业大学执行校长

你的员工,上班路上会想什么?

乔布斯在做苹果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他说他期待每一个员工都要找到深深所爱的东西,当你有了这个热爱,有了个人的使命,你的激情,甚至你的梦想都能投放到工作中来。

甚至你每天起床的时候,不是被打卡的铃声叫醒,而是被自己的梦想和使命感叫醒。

这是一个有野心的员工上班的最佳状态。

如何衡量一家公司在数字化时代的适应度怎么样?

就看员工上班的路上心中想了些什么。

如果想的都是今天又要被虐了,今天要马上就要迟到了,领导要批评我了,这些声音会让他内心的创造力都被压抑住了。

如果他在路上想着,听说今天部门大领导要过来,我要怎么借助他的力量搞个什么事情……

我把它叫做 搞事的心态 ,他期待在公司的平台上创造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一个画面我们要怎么做到呢?

就是赋予他“个人使命”。

企业中经常会谈到组织使命,公司使命,到今天来看,数字化时代我们要赋能每个员工,从组织使命要进化到个人使命。

我们期待每一个员工,他内心那团火要展现出来,上班是被自己的使命所驱动的。

怎么去找个人使命?

我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课程,特别推荐蒂姆凯利的一套方法,因为他是oracle的程序员,用一种理科的思维去找这种虚幻的个人使命,很有意思。

你可以问自己、问周围的人这4个问题,就能让自己的个人使命浮出水面。


1)我的本质: 我是谁?
也是在你最巅峰的时刻,最佳的状态下,其他人描述你的形容词是什么,用三个词来描述。当你把这个状态锁定的时候,慢慢就找到你的本质了。

2)我的影响: 就是当你处于一种最佳状态的时候,你做的这个事情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

包含你的家人同事,包括社会上的人,你到底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

3)我的任务: 我每天、每周要做什么事情,才能把我的这种状态活出来?

4)我的信息: 就是我要跟别人说什么,才让别人知道我是这样的人,其实就是把你的使命在言行上更好地展现出来。

这4个问题帮助我们每个人去找到内心的那团火。一旦找到了这团火,其实工作只是帮助你的一个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领导者如果还是一个表面技能很强、内心能量很弱的人,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领导者的标准了。

你要把你的使命展现出来,为身边的人不断的创造价值,用内心的能量来影响团队。

这是领导者应该学习应该具备的第一项内容。


让员工上班有跃跃欲试的兴奋感,
下班有完成小目标的成就感

第二项内容跟情商有关系。

优秀的管理者,要让团队中的每一个员工上班的时候有点跃跃欲试的兴奋感,下班的时候要有一种叫成就感。

当员工每天处于这个小循环中,他的进步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其实这种状态我把它称为OKR的单日版。

每一天都在完成一个OKR,每天给自己设定一点有挑战的目标,下班的时候把小目标逐一划掉,我都做到了,这就叫成就感。

一个管理者能不能让自己的员工也找到内心的能量,找到内心动力的来源,开始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这就是情商领导力的内容。


协同作战的组织新模式

第三个要学习的内容,我把它称为新型的组织运作形态。

《赋能》这本书里介绍了美军10年的军事变革,从原来的军师旅团营的模式,变成了总部和基层团队协同作战的模式。

在这个过程之中,你看不出来谁是领导,有可能总部是领导;
但某一时刻,一线听得见炮火的人就指挥总部干活了,总部反而变成执行单位。

怎么去让一个团队能够协同作战,是我看到很多企业都头疼的事情。

当你把权力下放下去之后,员工怎么样?
员工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自主运转,领导在旁边干着急,有时候会乱指挥,都有很多麻烦。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我认为目前阶段最好的一种运作模式,有人把它叫做“双重组织操作系统”。

金字塔架构大家很熟悉,从上往下政令行通;

另外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运作模式,叫圈子架构,每个员工把他的想法变成一个任务,吸引旁边的人一起做,慢慢就长出一个新的业务。

在当前的组织环境下,两种模式要并存。



举个例子。

苹果的很多产品,是委托硅谷一家设计咨询公司IDEO去研发的。

IDEO在全球有800名设计师,但接触客户的不是设计师,而是BD商业拓展人员,他们会和客户去探索潜在的需求,然后安排设计师去进行服务。

这个过程之中,我发现他们完全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来进行工作。

BD在跟客户介绍合适的顾问的时候,是在全球800名设计师库里用关键词搜索,找到和用户最匹配的顾问。

客户一看顾问的介绍,看他在做的项目,是我想要的顾问,他们只要在日程表上去抢顾问的时间就行了,都不需要当面沟通,都是用数字化手段。

所以一个小BD销售代表,他居然掌握了公司非常核心的数据和信息,甚至他能调用后台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这其实就是一个组织把大量的资源往前端来释放,并且用一种数字化的手段让前端更快的解决用户的需求。

我们再看一看IDEO内部的工作的模式。


他们开会很高效,大家站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快速地分享自己的观点;每个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其他人都认真聆听,会让每个人将心注入。

第二张图是共识模型化,你看一个人躺在那里,大家围绕他去画一个模型出来。

在 IDEO来看,文字不叫共识,一定是做出来一个模型道具,这才是共识。

第三张图是汇报的场景化,他们汇报的时候也很少用PPT,更多的用道具,甚至用情景剧的方式。

第四个叫工作车间化,他的工作环境下,乍一看有点像蓝领的工作车间,其实就是让你把想法迅速做成一个模型,拿这个模型去找人沟通,要比你说idea更加清晰和直接,其他人反馈的时候也更加精准。

公司既有从上往下战略目标、核心项目,同时每个员工也能把自己的想法公司的平台上进行创造。

所以我们企业内部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把金字塔架构加上圈子架构,改变现在的组织运行方式;

我们的领导者、管理层也要掌握这些新的思维和方法,才能在现有的工作中不断的创造价值。

陈春花教授把组织运作的方式分成1.0、2.0、3.0,她用了4个词,我把它翻译成了4个问题:

组织核心信息通透吗?
全员参与创意了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