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慢病,但糖尿病并发症却能要人命!
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大血管病变等四类并发症最严重。
尤其是糖尿病足,
伤口不能愈合,截肢的风险非常大。
比如
糖尿病
足患者就不适合泡脚,因为如果
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闭塞
,再用
热水泡脚,有害无益。
那么想要保持一双健康的双脚需具备怎样的条件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首先,要有良好的血液循环,其次要有良好的感觉,最后,良好的功能和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或者残疾的重要因素。
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中有50%~70%的人需手术处理,其中不乏截肢的情况。
糖尿病足除了有足部溃疡和感染表现外,发生足部坏死和截肢的情况也较为多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足病呢?
首先,糖尿病可引起下肢血管和周围神经的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畸形,从而继发各种损伤和感染。
长期的糖尿病可影响下肢和足部的血流供应,造成下肢血运障碍,发生这种情况的早期表现通常有小腿抽筋、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严重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
此外,下肢供血不足还将导致足部抵御感染和伤口自行愈合的能力下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通常足部的表现为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等。
另外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有一种无痛性神经病变会使患者无法感觉到割伤、烧伤、碰伤、磨破、水疱等情况,这种神经损害会使信号传导出现错误,使发生严重足病的风险大大提高。
而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畸形,其中包括了足部外形和功能的改变,包括拇外翻、拇囊炎,棰状足趾、爪形趾,鸡眼、胼胝和老茧,足跟痛、平足行走痛,足部异常受压、摩擦和溃疡。
这些常见的足病,不仅可以影响双脚的正常功能,而且非常容易引发损伤和感染,尤其是在保护不当和穿不合适的鞋时。足部感染包括有神经病变引起的溃疡以及霉菌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灰指甲。
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在于早期、持久的血糖达标,而日常的预防和护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关爱、观看
首先是要早发现、早诊断;糖尿病患者每天看看自己的脚,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自我检查方法。
从足背看到足底,一旦发现足部的皮肤有破损、化脓或肿胀,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治。
掌握正确的洗脚方法
每天用温水(不超过40℃)和无刺激性的浴皂洗脚;
在洗脚之前,先试一试水温是否过热,洗完脚之后,用颜色淡、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地擦干,特别是足趾缝间要避免擦破,以防发生微小的皮肤损伤;
仔细观察毛巾上是否有血迹或脓迹,如果发现有血迹或脓迹,应该及时上医院诊治。
洗脚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为宜,长时间浸泡,可降低皮肤的防御能力。
细心呵护
首先使用皮肤护理膏或霜,滋润皮肤。同时适当按摩足部,涂抹护理霜时注意不要将其涂抹于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
足部的护理还包括细心的修剪脚趾甲,剪趾甲时应注意确保能看得很清楚;直着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剪去尖锐的部分;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尽量不到公共浴室修脚。
鞋袜选择不马虎
应在下午时间买鞋,因为脚在下午都会有一定的肿胀。上午试穿合适,下午则可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