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7月26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主持召开
第七次工程公司座谈会
、
第五次优秀青年干部座谈会
,听取10家工程公司负责人工作汇报,与11位优秀青年干部开展交流。
杭迎伟说,效益支撑着工程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让人才成为支撑持续创造效益的最大增量。与此同时,上海建工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而青年人才的培养就是我们的种子工程、未来工程。
在第七次工程公司座谈会上,杭迎伟说,到目前为止,已经和70位优秀的工程公司主要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感谢大家为上海建工作出的重要贡献。
工程公司有这样三个“日益重要”:首先,是在上海建工全局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第二是贡献日益重要,第三是工程公司的韧性、潜力、核心竞争力对上海建工未来发展日益重要。
工程公司是上海建工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支点,对工程公司来说,深化提升全面效益观,源头在订单、基础在项目、增效在管理、长效在人才。
源头在订单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订单的数量和质量尤为关键,以牺牲订单的质量来换取规模的扩张是没有意义的。要由订单质量来决定订单数量,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看数量的增长,我们追求的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要在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拓展上统筹发力,传统业务为当前,新兴业务为未来。还要做出特色,每个工程公司都能够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就是我们说的“核爆点”。再有,是核心客户群的建设,每个工程公司都有责任维护好核心客户群,力争“梅开多度”。
基础在项目
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都是创造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深化提升全面效益观的关键所在。成本效益的基础在项目,成本效益的关键是抓项目管理。
我们讲“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这既是从市场拓展的角度出发,同时也是要求我们注重现场的科技创新、注重现场的施工组织和设计深化优化等等,因此现场是我们做好管理的基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
增效在管理
管理是不是管得紧、管得好,是不是做到“人人讲效益、岗位创效益”,这对于过程和结果来说,都至关重要。在管理上,我们要加强前期筹划、过程管控、法商融合,还要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固本培元,这些都是练好内功的关键。
长效在人才
效益支撑着工程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支撑着各家单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中,人才是最大的变量。而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人才成为支撑持续创造效益的最大增量。
因此要建楼育人,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要有更大的人才厚度和深度,持续搭建舞台,开展竞争上岗,做好导师带徒,不断培养人才的素养和能力。在长效管理上,要持续关注人均创效的问题。
各家工程公司都要做好以上这四方面的工作,精准把握功能定位,持续提升四种能力,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推动上海建工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在第五次优秀青年干部座谈会上,杭迎伟说,与青年人交流是一桩乐事,看到大家朝气蓬勃,通过5年、8年、10年的历练已经成长为一个条线、一个部门、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在各自岗位上为上海建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在成为世界500强的基础上,上海建工还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上海建工的发展有希望,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组织培养、实践锻炼、个人努力、融入团队这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组织培养
人才是第一资源,上海建工要坚持“人才兴企、人才强企”。当前,我们一直在强调种子工程、未来工程,这其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从业务发展角度看,体现在六大新兴业务的发展上,第二层含义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看,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推动上海建工发展的责任,将历史性地落在上海建工青年的肩上。我们要做好青年人才的成长规划,特别是职业发展规划,把更多机会留给青年,让更多年轻人经历多岗位历练,成为各个专业的行家里手。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把更多行之有效的青年人才培养举措发扬光大,比如师徒带教,比如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等。未来,还会有更多机遇等待着青年人,一定要信念坚定、志存高远。
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