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经社
政策前沿 财经动态 思想社群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政经社

特朗普胜局已定!

政经社  · 公众号  ·  · 2019-12-31 12:15

正文


最近最受全球瞩目的大瓜,莫过于特朗普遭美众议院弹劾了,虽然这是一起政治事件,但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却不可小觑。
较之前任奥巴马,无论是执政风格还是施政方针,特朗普都可谓是180度大转弯。上任数年,他力推了以下几件事:复兴美国石油工业,实现能源独立;大幅减税,振兴美国本土制造业;对原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大打出手,与主要贸易伙伴摩擦不断。
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位怼天怼地的“万人敌”总统,都得承认他的政治命运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股市、汇市、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哪个都牵扯其间。
可是,这场弹劾实在是有点奇怪。 12周完成众议院程序,可谓草草了事。 尼克松“水门事件”没跑完程序也花了一年,克林顿“拉链门”历时数年更没法比。
在政治影响上,启动阶段对特朗普的民调有打击,但是随着事件的公开调查,对特朗普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 民主党受到的指责却是越来越多, 高开低走,明年还搞不搞选战呢?
最诡异的是,匆匆忙忙在12月18日完成了众议院弹劾程序,众院议长、民主党领袖佩洛西当晚就决定暂不向参议院提交了,号称是“等待时机”。
被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一通奚落,非常狼狈。 付出那么大代价也不知道等什么? 共和党执掌参院的局面不会在短期内改变,特朗普以高支持率为后盾的党内影响力也不会改变,难道等小行星撞地球?
事有反常必有妖,这疑云重重得细细分析。 给个结论先:
我们看了场“假弹劾”。


佩洛西太难了
众院议长、民主党领袖佩洛西 是这场弹劾风波的“风暴眼”,甚至超过了特朗普本人。
因为对特朗普真正构成压力的只有启动阶段不到一个月,当时众院情报委员会的闭门调查加上媒体的各种报道,确实打击了特朗普。 后面的发展,特朗普就从拒不配合、到处喊冤到冷嘲热讽,越走越轻松。 佩洛西则是始终应接不暇,最可怜的是,她对弹劾特朗普是一百个不情愿。
▲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


佩洛西是典型的民主党资深职业政客,以骂小布什总统成名,骂得那叫尖刻啊。 但是,这种职业玩家表演归表演,方寸不会乱。 当年她被视为小布什的死敌, 但是算计是很清楚的,不冲动、不盲目。
2005年,小布什宣布了他的社会保障计划。 佩洛西力排众议,压制住了党内主张强力反击的呼声。 她很清楚,和刚刚连任、人气正盛的小布什在社会福利问题上对抗是很不明智的。 她的冷静与形势判断的慎重可见一斑,这次她也很理智。
民主党内弹劾特朗普的呼声在他入住白宫前就开始了,声势一浪高过一浪——这是个蠢事,后面详细说。 一开始, 佩洛西就公开表态她不赞成弹劾 ,接任众院议长后她也坚持如此。 直到弹劾强行启动前不久她还说要弹劾就得两党共同参与,虽是援引惯例的套话,却也等于曲线表示了反对立场。
佩洛西很清楚,特朗普在执政后的民意支持蹿升,已经不是当年被共和党主流建制派排斥的吴下阿蒙,而是共和党真正的核心。 在参院被共和党控制的情况下,弹劾案完全没有通过的可能。 反而引火烧身的政治风险更大。


结果还是躲不过,佩洛西从头到尾都在干一件违背自己本意的事。 最可悲的是,她还得站在聚光灯下,承担最大的责任。
现在后果已经开始来了,特朗普骂她虚伪也就罢了,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拿她对弹劾自相矛盾的表态揶揄她,这对她政治形象的打击是很大的。 ——老美大众看政治人物的标准挺有意思的,你政治人物缺点多点没关系,可是立场油滑、心口不一、前后矛盾的不实诚是大忌。
佩洛西现在是有苦说不出,她是一百个不情愿,却也没法不下水。 这是民主党的生态决定的。


民主党的堕落
民主党的弹劾从一开始就没胜算,政治力量对比摆在那里。 还有一条,弹劾总统这个大杀器,美国两百多年纷纷扰扰也就出动了三次,不是没有道理的。
弹劾的理由看上去很宽泛,启动条件也很简单。 理论上讲,一党稳固控制众议院就可以干一票。 但是,真要动用起来是很费斟酌的。
总统是全国选民选举出来的,法理上讲也该全民弹劾。 只不过宪政程序是安排给了众议院启动, 众院要是随便出手失去民心,是会动摇宪政架构的。 这好比是核按钮给了总统,但是总统别说随便按下去,就是随便拿出来吓唬人,政治责任都是很严重的。
因此,多年来美国党争再激烈,两党都默契地有一个底线。 佩洛西说过弹劾是要以两党一致行动为前提,指的就是这个。
也就是说,尽管没明文规定,但是美国两百年的政治传统决定了,党争可以动用的武器库里没有弹劾,弹劾就得是超出党派利益的政治审判。


尼克松那次启动弹劾,是因为水门事件的证据简直和麦当劳套餐菜单一般明显,共和党领袖公开表态抛弃尼克松,顺利启动没毛病。 克林顿那次,共和党虽然获得了民主党部分议员的支持,但是最终还是逃不过党争之嫌。
而这次, 共和党始终反对,民主党一意孤行太明显了。
一开始,各种消息放飞,事件焦点在特朗普,但是回过味儿来的民众不可能不对破坏“祖制”、滥用大杀器感到不满。 而且这种不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的。 相反,特朗普“电话门”的政治污点随着时间推移再无新料,也就淡化了。
这个此消彼长不是难以预判的事,怎么民主党就这么莽撞了呢?
第一波“敢打敢拼”的势力是民主党内新锐小将,这可以说是民主党多年来急于赢得边缘人群支持养出来的一堆活宝。 以民主党“新四朵金花”为代表, 年轻、激进、活跃于社交网络、靠边缘人群社区支持起家 ,是这代新议员的特点。
▲众议院民主党新议员们,被称为“新四朵金花”


这批人本就没拿美国政治传统当回事,从自身政治利益角度也不怕惹事,反正是靠激进主张、边缘社区上位,越激进越有影响力,他们对社交平台上的点赞比对党内大佬的看法重视得多。
引进和提拔这批人固然让民主党在选战中更容易获得其背后人群的选票, 但是在政治活动中就成了包袱。
佩洛西这种老一辈职业政客对他们几乎没有掌控力,还要被他们搏出位的势头裹挟,最后还要为他们背锅——他们也不在意你老前辈的死活,你垮了给他们腾位子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股极度躁动的势力不顾后果地推动弹劾是把佩洛西们架在火上烤的重要力量。
可是,一开始就暴露了弹劾背后的党争意图,这实在是太蠢了 ——这是从民主党的利益角度考虑,对那些小将是无所谓的。 特朗普什么都还没干,就喊着要弹劾他,这在讲究实证的美国政治中简直就是笑话。 现在被共和党一一拿出来清算,被动得很了。
但是,仅仅是受这帮小将裹挟,还不足以解释事态的发展。 老前辈虽然不能阻止他们放炮,但是团结起来还是可以冷处理的。 民主党那么多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局面。
能把“电话门”搞成个弹劾事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以攻为守的无奈选择
早有评论家指出,这次弹劾是民主党的灾难,等于送四年任期给了特朗普。 这话当然没错,可是不送又能怎样?
在任总统的天然优势、今年的民调指标,特朗普连任概率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滥行弹劾付出的政治代价中,输掉选举不算什么。 其实从民主党内的候选人推选就可以看出端倪,弃子战术的痕迹明显。
美国总统选战在力量对比明显时,弱势一方会把胜选作为次要目标,首选是利用选战实现其他目标。 这在候选人上最能体现出来, 谁上都不赢时,不如推个能给政党带来其他政治利益的人选。
比如2012年共和党对抗奥巴马派了摩门教徒罗姆尼上阵,这是要赢选战吗? 当然不是,罗姆尼的宗教背景对共和党基本盘都没吸引力,遑论中间选民。 此公还有政坛变色龙之称,这绝对不是好名声,全国影响力在党内也排不上号。
▲2012年共和党提名的总统参选人罗姆尼


可是, 罗姆尼的边缘宗教身份有利于改善共和党过于刻板的大众印象,作为成功商业人士又有利于共和党恢复擅长搞经济的形象。 所以选不赢没关系,效果达到了就可以。 另一面,对罗姆尼而言,能参选就是为自身教派争光,接受失败结果也没问题。
这就是弃子战术。
而这次民主党的候选人名单,明显也是如此。 伊丽莎白·沃伦 ,太容易被联想到希拉里·克林顿了。 沃伦自称印第安后裔被打脸的操作也很可笑,她出场只是延续民主党妇女代表的传统。 桑德斯 没什么好说的,美版科尔宾,上届败将之败将,出来代表完民主党左翼形象后,哪儿来回哪儿去。
而后就是 拜登 ,老爷子堪称民主党元老的完美代表,会走路的20世纪经典回放,附送一点奥巴马光环可供怀旧。 可是,拜登符合民主党年轻选民的口味吗? 擅长外交的拜登对孤立主义盛行的当下风气有吸引力吗? 都没有。
▲约瑟夫·拜登,宣布参选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


但是,他才是真正的一号种子,原因很简单: 赢不赢无所谓,民主党要修正一下前些年积累的激进形象。 从拜登本人角度出发,多年超级配角老戏骨当回“准男一号”也算圆梦了,输得起。 万一特朗普太脱线出幺蛾子了,拜登以老成谋国的优势胜出也算有机会。
因此, 拜登和罗姆尼一样,出来以政党形象修正的作用为主,稍微带点捡漏的机会。
本来也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明年见,没想到特朗普开始敲打拜登家的乌克兰黑幕了。 这事的严重性非同一般。 如果只是拜登有个熊儿子闯祸,那真无所谓。 老拜登正有优秀长子英年早逝的悲情牌可打,损失不大。 可是,拜登亲自出手的痕迹很重,如果坐实,直通司法的可能性很大。
更不巧的是,乌克兰居然政权变色,政治素人泽连斯基上台。 于情于理、于己于人都有配合特朗普的理由,拜登虽是外交界元老,对着新人上台,旧人脉未必派上用处。 因此,如果事态失控,拜登作为民主党几朝元老之身,资历有多深厚,爆雷就多严重。


那怎么拦住特朗普呢? 也只有弹劾了。
至少弹劾程序不结束,特朗普和乌方出于避嫌都不能深究这个案子。 万一弹劾真能搞出点证据,真能折腾几年,拜登也就过关了。 拜登别的没有,党内影响力是足够足够的。
新锐要攻、老将要守,指向的却都是弹劾,佩洛西只能硬着头皮上啊。
可是,真要像克林顿拉链门那么正规搞,独立检察官操刀,大规模深挖,必定触及案情核心的乌克兰黑幕。 这就成了投鼠忌器的局面,众议院调查手段有限,干货很少,12周草草收场,把程序走完了事。
佩洛西拖不住也不想拖,对她来讲弹劾结束也就解脱了。
可是,佩洛西还没交参议院,特朗普的信来了,大篇幅数落拜登家的事,说明特朗普还惦记着弹劾一完事就要彻查拜登,“乌克兰门”呼之欲出。 这才有了不递交的决定。 任你参院议长喜笑怒骂,这边就是拖了。 而共和党带头大哥麦康奈尔已经放话,你永远不交最好,分明就是话里有话了。
永远不交,好像也不可能。 交完,就是参议院里热闹一下,弹劾就算结束了。 至于后面,届时能约束特朗普的,可能只有民意是否乐见反攻倒算的号角吹响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