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提质增效
——2017年高中教学研究展示之历史教研组
文/ 高中历史教研组 唐婧
2017年10月27日上午,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聚焦课堂 提质增效”教研组赛课活动之高中历史组团队在VR教室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思想盛宴。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如何才能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是历史组老师一直以来团队教研的核心内容。本次历史组的团队赛课渗透学术前沿,聚焦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做主题研究,将历史课的生动与深刻做了再诠释。
图为唐婧老师开场主持场景
本次团队展示由唐婧老师主持。活动共分四个版块:第一版块由雷志伟老师执教《辛亥革命》;第二版块是由王子涵老师做说课展示;第三版块是刘蕾老师评课;最后,由四川省教研员陈静亦老师做专家点评。
图为雷志伟老师献课《辛亥革命》场景
首先,雷志伟老师与高一(3)班的同学们一起为我们对《辛亥革命》一课做了深刻的再解读。整堂课,雷志伟老师以“应变—剧变—裂变”为明线,不拘泥于教材,启发学生于丰富的历史材料中,运用理性思维,对这段纷繁的历史做剖析。整堂课设计环环相扣,就几个版本教材的整合,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契合高一学生文科思维启发的需求。同时,雷老师对学术动态的关注,对史料的精挑细选,对问题的启发式引导,和中西对比的视角,都契合了高一(3)班学生课外阅读丰富、思维活跃的学情。整堂课所体现的引发学生长期、持久思考的张力,充分体现了雷老师扎实的学术功底。
图为王子涵老师说课场景
走入民族记忆的深处,我们可以看成败,知兴替,明得失。走入课堂的深处,我们才可以探本源,明理论。第二版块由王子涵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课堂生成的源头,条分缕析,细致解读历史组的课堂设计思路。王子涵老师对学情的精准剖析,对每一个环节的细腻再解读,甚至调动了在座非历史学科的老师们的热情。生动再现了历史组对培养学生慎思明辨,且有责任担当意识的重视。
图为刘蕾老师评课场景
入而得,出而感,省而悟,评课就是教育者的省,有所省方有所悟,这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一环。刘蕾老师的评课环节,充分彰显了历史组对课堂生成的即时反思的重视。刘蕾老师就教师的教学设计、师生的课堂互动、学生的反馈及教学效果几分方面阐释自己的思考。难能可贵的是,刘蕾老师打破常规评课环节限于自评与老师互评的限制,重视对学生反馈的即时搜集整理。利用下课时间即时对学生意见做搜集整理,并融合学生的课堂生成与意见,即时有效回应,就我们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推进,如何在思想魅力的张扬、思考深度的调适、课堂语言的深入浅出的锤炼,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图为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陈静亦老师评课场景
专业成长路上,若能得高人指点,会少走很多弯路。历史组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历史学科组长,四川省高中历史教研员陈静亦老师做专业的点评指导。陈老师充分肯定了嘉祥高中历史组的学术功力,对历史组有深度、有思想、有张力的历史课堂,以及评说课环节所体现的扎实的教师素养做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就要关注新教材改革,关注初中历史教材的变动与学生的学情,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指导意见。
高中历史教研组团队赛课老师与专家、评委合影
高中历史教研组的团队赛课,在一片好评声中落下帷幕,精诚团结、精益求精的历史组,也一定会在引导学生慎思明辨、考古执今,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路上,孜孜以求!
主编:嘉祥锦江中学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雷雅洁
本期审稿:蒋昕宇
欢迎老师、同学们以及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积极向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投稿!
征稿内容:
教师投稿可是教育随笔、治班理念、班级故事、文学作品等;
学生投稿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即可;
家长投稿可是家校沟通、学生成长等。
投稿邮箱:
初中[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