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小助手
科研总是太无聊,文献天书亦乏味,实验也不要不要,paper之路总遥遥。科研小助手旨在解救广大同胞于此困扰。我们会每天分享实验心得,传递最新科研资讯,解读各类专业文献,总结各类科研方法与思路,希望我们能成为各位给力的科研小助手,科研助动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浅析主流 Alignment 算法与 ... ·  2 天前  
今日悉尼  ·  澳洲洪水肆虐,香蕉价格恐涨至$14澳元/kg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小助手

研究建议:多吃这些主食,可以大大改善脂肪肝!

科研小助手  · 公众号  ·  · 2024-04-10 23:43

正文

在过去,人们顿顿吃粗粮,是因为没得吃,但放到现在,粗粮已经成为健康饮食的代名词。
粗粮的主要成分是抗性淀粉。什么是 抗性淀粉 ,顾名思义, 这是一种难以被消化的淀粉,它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青香蕉、土豆、红薯、大米、玉米、豆类和全麦等。

近日,一项由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贾伟平教授、李华婷教授与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的研究发现, 富含抗性淀粉的饮食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有着积极影响 ,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篇发表于 《Cell Metabolism》 期刊,名为 “Resistant starch decreases intrahepatic triglycerides in patients withNAFLD via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到, 抗性淀粉可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降低与肝损伤和炎症相关的甘油三酯水平,从而减轻NAFLD的症状。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4个月的临床试验,共招募200名NAFLD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摄入来自玉米的抗性淀粉,另一组摄入非抗性淀粉。

经过4个月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 接受抗性淀粉的患者其肝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体重、BMI、脂肪含量等指标也有所改善。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抗性淀粉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从而起到调节肝脏脂肪代谢的作用。

尤其是, 抗性淀粉能够降低粪便中拟杆菌的水平,这种细菌与肝脏脂肪代谢密切相关。

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通过将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小鼠体内进行实验证实, 抗性淀粉组的微生物移植小鼠显示出明显的肝脏改善,这进一步验证了抗性淀粉对NAFLD患者的益处。

那么,抗性淀粉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研究人员指出, 一方面,抗性淀粉在肠道中无法被彻底消化吸收,因此会被肠道内的益生菌发酵,产生有益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和丙酸,这些短链脂肪酸不仅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还能影响全身代谢。

另一方面, 抗性淀粉的摄入可以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从而有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总的来说,抗性淀粉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成分,更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改善NAFLD等代谢性疾病的天然治疗方法。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例如土豆、红薯、玉米、燕麦等,以此维护肠道健康,促进全身代谢平衡。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3.08.00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