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美军习惯上开的都是大家伙 这些无人作战平台 几乎都是玩具级
如果说
20
世纪战场上的主角是大型装备,重达数万吨的航空母舰,上百吨在天际翱翔的轰炸机,还有重达数十吨的主战坦克,那么到了
21
世纪尤其是
21
世纪中叶,则会轮到“小家伙”当道;
21
世纪的头
10
年,也被称为”机器人战争“的初时代。由于现代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这也使得交战的强度和烈度也越来越高,而人员的损耗承受力越来越低。这也迫使全世界所有的军队都在研究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能够在尽可能小的人员伤亡下,尽可能更高的完成作战任务。这就有了美军的“零伤亡战场”作战理念。
从未来美军的架构中
这类无人平台是关键中的关键
“零伤亡战场”概念很诱人 但是依靠的却是这些新“玩具”
所谓
“零伤亡战场”基本上是“荧幕背后战争“的升级版,所有任务都指望新型无人化作战平台来完成,士兵不冲锋陷阵,自然就是“零伤亡”了。相对于以往美军习惯用的各种大型装备,这类新型作战平台从体积还是重量上,只能称得上是“玩具”:从最迷你的小型侦查直升机,个头仅仅一个手指大小,只有
198
克不到;再到背负式的各种履带式地面侦查平台,重量也不会超过
16
公斤;最大的不过就履带式平台,不会超过
2000
公斤。从外观来看,简直跟现在孩子们玩的玩高科技玩具差不多。可就是这些“玩具”,到目前为止,美军已经开发出超过
300
种各类的无人化作战平台,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由波士顿一家公司研发的“有腿的班组支援系统”
-
它的另一个称谓大家更熟悉
-
“大狗”机器人。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4200万美元做出来 也不容易
这种能够负载
180
公斤进行翻山越岭的新型四足机器人,在
2010
年一推出概念时,简直被大家奉为未来战场的“神器”。可是到了
2016
年,经过了
6
年实际测试和各种改进升级折腾之后,这个已经花费了近
4200
万美元的先进机器人项目,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放弃了!而且放弃原因很独特,居然是因为“太吵了!”甚至有参与测试美军士兵开玩笑,带上“大狗”一公里外就能被发现,因为它太烦人了。不过,这并非是大狗机器人的末日,甚至是下一代机器人的开始。尤其是波士顿这家公司已经开始研发电机驱动的四足负重机器人,作为未来能够伴随步兵作战的四足越野平台。
千万不要小瞧人家在相关技术的积累
这些技术都是可以通用的
虽然,
“大狗”机器人这个项目终结了,但是其积累的先进技术可没有废弃,相反正在美军的各种平台上大展身手。比如,“大狗”机器人使用的基于
SAE AS5684
协议的模块化架构,也已经成为了美军的智能化无人作战平台标配;智能导航和路线规划功能,甚至比某些著名网络公司做的还要好,美军自然会移植使用;至于大狗的“自适应复杂地形行走系统技术”
-
四条腿,其中采用了人工肌肉、高性能合金、独立驱动装置等等新技术,这些都已经应用到了美军下一代“班组任务支援系统”中。可见,虽然一个“大狗”机器人下马了,但是千千万万美军的新”玩具“却在其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创新来源和基础。可见,美军距离自己制定的“零伤亡战场”又近了一步。
美军如此日新月异的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又如何呢?
中国今年只是小小的展示了下中国在无人化地面作战平台上取得的成果
显然,相对于美国利用科技公司进行
“百花齐放”般高调展示不同,中国的无人化作战平台似乎低调许多。我们除了通过少数报道才能看到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进展。不过实质上中国虽然不高调展示自己的成果,可没在这一波科技大潮中落下。大家今年所熟知的“跨越险阻
-2016
”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其实就是中国潜心研究多年后的一次公开集中的展示。其实“跨越险阻”挑战赛
2
年一届,
2014
年已经举办过一次了。
大狗机器人嘛,中国也有
你不亲自试验怎么知道到底哪好哪不好呢?
在今年的赛场上,我们不但看到了中国版
”大狗“机器人在翻山越岭进行各种测试,还看到了更多长相很怪异,但是类型各不同的无人化平台。不仅仅有能以近
80
公里时速进行越野障碍的多用途地面运输平台,还有能够完成巡逻、搜索、排爆任务的全自主平台。当然还有更为经典的自动驾驶平台,很显然美国人正在做的测试,中国也在同样进行。
技术是需要验证的 这样的比赛就是验证技术的“战场”。
可能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些看似简单的比赛项目,但是每一项都是考验着无人作战平台的实际性能,只有攻克每一个小项,才能最终达成顺利完成战场上每一次作战任务。这就好比普通士兵不仅仅练体能,五公里武装越野,还有
400
米障碍。只有这些都熟练掌握,才有可能在未来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中国没有这么花哨的展示,但是论技术层级上,中美并无明显代差。这里有个特例,俄罗斯,虽然发展较晚,但是率先把遥控机器人应用到了实际作战中,不得不说俄罗斯的实用主义精神在这上面发挥的淋漓尽致。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