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早餐
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财经快讯之一,每天早晨,最新鲜、最全面的财经资讯尽在财经早餐!财经大事早知道,您的贴身财经小秘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事关机器人产业,工信部最新部署! ·  2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沪指微跌0.02%,机器人、AI眼 ...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这笔钱,别忘了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早餐

买基金竟不是为了赚钱,这些基民,与众不同

财经早餐  · 公众号  · 财经  · 2023-03-31 06:12

正文

经历25年风雨,中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27万亿元,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学生们,作为未来财富管理市场的“新生血液”,也开始在基金投资上小试牛刀。这些“基民”具有怎样的群体“画像”,有什么不同,又存在什么困扰?

近期,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上投摩根基金、蚂蚁投教基地等联合50家基金公司,共同发放《2023年中国大学生基金投资调查问卷》(下称调查),对全国300多个城市,4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他们比较“谨慎”

年轻人有冲劲,但是投资上却比较谨慎。调查显示, 新手上路,宝宝类基金是他们的最爱,投票比重超过七成,其次是非货币基金,占比达到62.6%。

同时,定期储蓄、银行理财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获票比重也较高,分别达到52.5%、49.8%。相比较而言,更需要投资专业度的股票和债券,获票则较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基民”还是学生,手中可支配的资金不多,在这个阶段,对于存储类的需求可能会相对较高,这点和拥有更多资金量的“老基民”是有一定差别的。

不过,他们之中不少人已经 开始试水非货币基金。 当他们进入职场,资金量增大后,可能会让这种习惯延续,并提升此类投资需求占比。

他们有些“拿不住”

大学生在基金持有时长上,是否更“长情”?答案恰恰相反。调查显示,持有基金6个月内就卖出的大学生占比接近一半,持有期在半年到一年的投资者占比也达到33.4%。

与此同时,中国基金业协会此前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显示, 单只公募基金持有期在1至3年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大,为34.9%;而持有时长在6个月以内的,仅有12%。

业内人士建议,在这一点上还需克服“人性的弱点”,增强长期投资理念。毕竟,从公募基金业绩表现来看,长期持有的收益往往更高。

他们买基可能不是为了赚钱

你能想象吗?很多大学生进行买基等投资行为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学习理财知识,这一投票占比竟然达到了65.7%, 位居其投资理财原因的第一名。 其次才是实现财富增值,占比64.3%。

除此之外, “另一种形式赚钱”、“控制消费” 两个原因的投票占比,也分别达到了56.6%、44.5%。

他们主要是互联网基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