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胆新闻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官方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建  ·  【新春走基层】孟加拉国年味浓 安全卫士守幸福 ·  23 小时前  
中国电建  ·  谈思路说打算③ | ... ·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又一台风机倒塌! ·  3 天前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3 天前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3 天前  
储能与电力市场  ·  山西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需求响应:≥5MW/2h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胆新闻

大连人都爱吃!有人却因此突然发热、恶心,被紧急送医

海胆新闻  · 公众号  ·  · 2025-01-25 08:30

正文


海蛎子

是很多大连人的心头好

可如果烹制不当

也会遭遇健康风险


李某(化姓)是地道的大连人,爱吃“鲜流”海鲜, 经常生吃海蛎子、生鱼片、生腌虾等 。近日,他食用了在市场购买的半斤生海蛎子。三天后, 李某出现发热、恶心、乏力的症状。 他以为是普通感冒并服用了感冒药,但症状并未好转。 相反,他的精神状态愈发萎靡,尿液也变成了浓茶色。这引起了他的警觉,前往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显示,李某的甲肝病毒IgM抗体阳性,黄疸指数(总胆红素)达到160µmol/L(正常值为3.42-20µmol/L) ,转氨酶高达2200U/L,是正常值的50多倍! 随后李某被紧急转入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救治。

甲肝病毒在水中可存活数月


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内一科主任医师于明芳为李某进行了综合治疗,积极改善肝细胞功能、退黄利胆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给予清淡、高维生素的饮食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密切监测李先生的肝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最终经过10余天的治疗后,李先生的黄疸下降至95µmol/L,转氨酶降至180U/L,凝血功能指标也逐渐正常,最终顺利出院。


根据相关资料,甲肝近年来的报告病例数已显著下降,但在部分沿海地区、流动人口聚集地及儿童中,甲肝仍有较高的感染风险。甲肝病毒对环境的适应力强,在冷藏温度(4℃)下可存活数月,甚至在水中保持活性长达10个月,因此与水源或食品污染相关的感染案例依然时有发生。


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


于明芳介绍,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等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甲肝的发病急、病程短,通常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病。然而,甲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潜伏期约为2至6周(平均28天), 感染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


多因贪鲜贪嫩的饮食习惯


于明芳说,甲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即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进入人体。 很多患者都是因贪鲜贪嫩的饮食习惯,例如生吃海鲜、生腌菜肴等而感染甲肝。 尤其是像海蛎子、贝类等海产品,因其栖息环境容易受到污水污染,成为甲肝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此外,共用餐具、不洗手等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甲肝的病程及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大多数轻症患者可在2至4周内自愈,症状较轻,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轻微黄疸等。而严重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高热(体温>39℃)、黄疸(总胆红素>100µmol/L)、肝区疼痛,甚至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据统计,成人甲肝患者中,大多数会出现明显黄疸,部分因延迟治疗或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尽管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提醒:海鲜需彻底煮


医生提醒,预防甲肝的关键在于饮食卫生,尤其是避免生食或未熟透的食物。


●海鲜彻底煮熟: 尤其是贝类食品,需加热至85℃以上并持续煮沸5分钟以上;


●避免交叉感染: 生熟食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


●勤洗手: 进食或烹饪前后需彻底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洁至少20秒;


●注意饮用水安全: 饮用经过消毒或煮沸的水,特别是在外旅行时尤为重要。


佳节团圆

吃吃喝喝千万别过量

少食或不食生鲜




推荐

阅读

HAI DAN

XIN WEN

大连处罚15人,收缴2万余件!

罪行极其严重!执行死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