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

这块石头的“人格”,是沉稳坚毅的,还是优雅而多情?

果壳  · 公众号  · 科学  · 2016-09-23 22:04

正文

作者:RiverDawn

编辑:Ent


“你会怎么形容这个人?”

“典型的纽约商人,富有而圆滑,有些不修边幅……带着黑色手提箱,头发油亮,脑子转得快,说话也快。不过不是什么好人。”

来猜猜,以上对话出现在什么场合?是同学背后聊八卦,相亲以后亲友的追问,还是书友讨论小说主人公?

你大概想不到,这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一项科学研究,被试正对着一张石头的照片给出了如上评价。被试心理状态正常,石头也是一块货真价实的岩石,而非修辞手法。

实验中用到的三块石头。图片来源:Mark Avis, Sarah Forbes and Shelagh Ferguson, The brand personality of rocks: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a brand personality scale, Marketing Theory

所以到底怎么回事?

就是这项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实验,让三位来自新西兰与英国的研究者荣获了2016搞笑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们“从营销和市场的角度评估了石头被感知的人格”。顾名思义,“人格”本是人类心理的特有属性,即我们每个人独特且相对稳定的性格特质。但在这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中,石头们也能真诚、独立或多愁善感。

石头的人格研究荣获第26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经济学奖,真是莫大的荣誉。

在这项正经的经济学研究中,三位科学家向225名新西兰大学生展示了三块岩石的照片,要求学生勾选他们眼中每块岩石和不同性格特质词汇的匹配度,以研究石头的品牌个性。听起来猎奇而不知所谓?其实,这是一项对“品牌个性”的批判性研究,所以先让我们从这一概念讲起。

品牌个性(Brand Persona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55年,意思是当人们看到某一品牌名称时感受、联想到的人类性格特质。而在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珍妮弗·阿克尔(Jennifer Aaker)借鉴了现代心理学中目前最权威的人格描述模型“大五人格特质”,提出了“品牌个性五因素模型”(BPFFM),将品牌个性归纳为“真诚(Sincerity)、刺激(Excitement)、胜任(Competence)、教养(Sophistication)、强壮(Ruggedness)”五个核心维度,往下细分15个层面和42个特质。比如保时捷让人觉得“刺激”,而IBM则会带来“可靠”的感觉。

五个核心维度和十五个下设层面,都是用来形容品牌的,戏还挺多。图片来源:Jennifer L Aaker, 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BPFFM的理论模型在市场和营销学中拥有广泛影响,众多后续研究接踵而至,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发展也出了自己的本土化维度。当然也少不了学者提出批判和反思,比如2013年,马克·艾维斯(Mark Avis)等三位经济学家对这一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阿克尔的理论与其说测量出了品牌本身的个性,不如说是为品牌赋予了这些人格特质。为了检验这一假设,他们用了石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因为石头是非品牌物,其次是由于石头在大多数文化中没有明显的人格共性。(坚如磐石算不算?)他们假设,如果BPFFM的方法“创造”而非“测量”了被感知到的品牌性格,那么用同样方法测量与品牌无关的石头,每块石头也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个性。


说干就干,三位研究者精心挑选了三块姿态各异的岩石,这样更容易产生不同的人格特征。接着从新西兰大学招募了225名非市场学专业的学生当被试,以巧克力为实验报酬。小小的插曲是,有四位被试实在无法从石头中看出人格,于是实力拒绝,退出实验。他们为大学生们提供了BPFFM量表,要求他们根据岩石图片分别评判性格特质词汇的符合程度。实验过程中,偶尔有被试向研究者求助,然而被礼貌回绝。研究与BPFFM测量法稍有不同的是,调查表中特意避免出现“品牌”一词,也没有给被试任何参考示例,比如“这幅图中的石头被认为是害羞的”。回收量表之后,研究者将数据重复对比发现,三块石头几乎在所有性格特质、层面和因素上都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每块石头在大家心中的性格鲜明而独特,比如岩石H比较“强壮”,岩石G很有“教养”,而岩石I会让人感到“刺激”。

分析了数据还不算完,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研究的第二部分是让其中20名被试详细解释自己给出评价的原因,慷慨地提供一块额外巧克力作为实验报酬。样本容量虽小,被试的回答倒是有一些共性。比如有四位认为岩石G是商人、城里人,首段中的“纽约商人”即对岩石G的描述;岩石H则公认更像是乡下来的。岩石G的负面评价更多,看上去“像罪犯”、“阴险”,而大家对岩石H的印象普遍不错,一看就“谦虚”、“可靠”而且“踏实”。相比之下,岩石I却少有相同评价,评价中有“光鲜”、“女性”等,还有人认为岩石I看起来“有一点抑郁。”

左边踏实的乡下人,中间阴险的纽约奸商,右边的有一点抑郁。

经过两部分研究后,研究者认为他们之前提出的假设得到了验证,BPFFM确实为每块岩石“创造”出了显著不同的性格。根据阿克尔的理论,BPFFM之所以有效,在于品牌的广告、宣传和消费者联想等因素已经为人们留下了先行印象,所以BPFFM才能将测量出人们对品牌已经拥有的性格感觉。如果这一理论为真,那么对于岩石这种和品牌截然不同的死物,人们对其也没有大众的人格印象,那么用BPFFM测量的结果应该是完全随机的。但实验显示人们还是赋予了不同岩石鲜明的性格,因此研究者们认为这表明了BPFFM可能存在的人格化问题。

当然,研究者最后也反思了自己的石头研究。首先,他们并不是完全复制了BPFFM测量方法;而且为了实验便利性,他们没有考虑文化背景,直接假设所有被试者在实验前都没有关于石头的人格概念。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位中国留学生,看着岩石I感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看着岩石G又叹息“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下心里何止有石头的人格概念,直接上升“石头到底能不能转移”的哲学问题……


图片来源:昵图网


还有一个稍显矛盾的点,研究者为了让假设得到检验,让岩石被描述为不同性格,因此故意选取了差异大的石头;但既然选择了不同的石头,被试自然更倾向于有不同的感受,选择不同的词汇,就不会产生随机结果。不过三位的辩解中心思想仍然是:石头在人们心中本来就不该有人格印象,却用BPFFM模型测量出了不同性格,此方法显然可能存在“强行人格”的问题。

总而言之,三位经济学家用这样一种略显赌气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自己对BPFFM模型有效性的质疑,更在结论中进一步问道“品牌个性的准确定义到底是什么?”尽管研究本身有各种“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但好像就是不对”、“到底对还是不对”的问题,但能对广泛使用的权威性理论进行批判,也真符合了搞笑诺奖“先令人发笑,再引人思考”的主题。



今年的搞笑诺贝尔晚会回顾:

2016搞笑诺奖:今年份的奇葩研究,看完我开始怀疑人生


其他获奖研究解读:

以及这条微信同组的其他文章哟~




果壳网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