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Seedin柏思荟
生物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费列罗收购Power ... ·  3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拯救你的睡眠!睡前喷一喷。 ·  2 天前  
日食记  ·  节后刮油菜谱,少油少盐还很鲜。 ·  3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林志颖现在为什么不让Kimi露脸了?看到他1 ...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地铁直达!无锡这里太好吃了!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地铁直达!无锡这里太好吃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Seedin柏思荟

专访迈英诺路良 | 踏上千亿自免赛道风口,「超级爆款」呼之欲出

bioSeedin柏思荟  · 公众号  ·  · 2024-05-20 17:33

正文

▲扫描二维码报名

PREFACE

前言



资本和人,大体上决定了商业世界里的开端和结局。

在与迈英诺创始人兼总经理路良博士的对话中,我们对这一观点有了更深刻的感触: 在创新药这一专业性极强的赛道,即便横跨两大疾病领域,创始人也能依靠洞察和判断,带领企业走出差异化创新之路。

而创新与资本之间,本就有默契,在资本寒冬中,两者更为密切。年初,迈英诺宣布完成了由华金投资领投,中金策投资(CFS Capital)跟投的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最大的支撑是一款多靶点选择性抑制剂MDI-1228。

MDI-1228魅力之处在于,凭借 “全新设计了分子的骨架” ,能以自免疾病为基本盘,向慢性伤口愈合领域延伸,目前已有三项适应症处于临床阶段。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期自免疾病领域的热度正在不断攀升,诞生了多笔重磅交易与合作事件,如Vertex 49亿美元收购Alpine,扩充自免管线,再如BMS与Repertoire合作开发3款自免疫苗,总金额达到18亿美元。

因此,在自免赛道风口再起,迈英诺研发端和融资端均有不错成绩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路博。 在短暂的谈话中,路博通过极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向我们解构了行业发展,而我们也期望在交流中,能够厘清路博阶段性转型成功背后的草蛇灰线。

路良博士/MBA, 迈英诺医药 创始人兼总经理(受访者供图)

复旦大学有机化学硕士,纽约大学MBA, 俄勒冈州立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并跟随耶鲁大学有机合成大师Seth Herzon进行博士后研究。在美国拥有超过十年的工业界经验,在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众多成果,申请的新药专利超过30篇。作为核心发明人之一发现了首个针对胆管癌的靶向药物培美替尼(Pemigatinib),并主导了小分子PD-L1抑制剂INCB86550,高选择性的CDK9抑制剂PRT2527, 高选择性的SMARCA2蛋白降解剂(PROTAC) PRT3789的成功开发。回国后创立了迈英诺医药,专注于自免疫疾病药物的研发。是新型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DI-1228的发明人。目前MDI-1228已经在多个自免疫疾病上获批临床,并且在慢性伤口愈合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01

半路出家的“肿瘤”研发人

「为什么在创业之初,选择了自免赛道,而非肿瘤?」 ,这是在与迈英诺CSO兼联合创始人路博对话前,我们最想知道的答案。

有此疑惑的最大原因在路博的产业背景。在创立迈英诺之前的十余年,路博一直在从事肿瘤方面的小分子新药研发,作为核心发明人之一研发了第一个胆管癌靶向新药培美替尼(Pemigatinib),并且主导了包括PD-L1小分子抑制、PROTAC在内的热门肿瘤研发项目。

如此积累深厚的研发背景,路博创业的首选理应是抗肿瘤小分子新药,这也是最有故事可讲的方向。

而路博则是打破了这一“固有思路”,避开了自己最擅长的肿瘤赛道,将迈英诺的主攻方向锚定在了自免赛道。

这一选择背后,实际上也是路博基于对肿瘤赛道的透彻理解而做出的选择,“ 对肿瘤研究的越多就对它越敬畏 ,并且竞争非常白热化,想做出真正有差异化、有临床价值的产品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初创公司来说挑战很大。”

知肿瘤难而求自免,是对大方向的一个判断, 创业真正落地还需要紧密的产品逻辑做支撑 。“很多新药在临床阶段失败,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窗口”,如何规避这一风险便成为了迈英诺的突破口之一,“迈英诺没有选择系统给药的赛道,而是选择了外用制剂(局部给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规避毒性的风险”。

在明确“在自免领域开发外用制剂”的方向后,迈英诺能否成功落地的最大变量便是“人”这一因素。

由于背景的差异,路博在创业之初也遇到了诸多难处。“自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肿瘤完全不一样,并且我之前都是在做系统给药”,路博坦言到,“从对疾病的理解、分子的设计以及一些筛选体系的更换都面临了非常多的挑战。”

这些外部挑战,在经历较陡的“学习曲线”后都可以克服。但对于很多新药创业者来说,能否成功跨界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跳出固有思维”,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BTK抑制剂,在癌症领域,BTK抑制剂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因为它能抑制B细胞,就有了把它转换到自免领域的先决条件”,因而现在BTK抑制剂在自免领域的应用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路博从肿瘤跨界到自免,从全身给药切换到局部给药,实际上也是“跳出固有思维”的表现。

02

创新分子的突围

在全球范围内,自身免疫疾病是第二大疾病市场,大单品频出,2023年有三款自免药物的销售额突破了百亿美金大关,分别为Humira(144.04亿美元)、Stelara(108.6亿美元)、Dupixent(117.2亿美元)。

在巨大蛋糕诱惑下,自免赛道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在系统给药方面,单抗类药物,JAK1/TAK2/PDE4/BTK等小分子抑制剂,以及PROTAC等药物纷纷入局自免领域,竞争激烈。

而在外用制剂方面,竞争格局则相对较好,“外用制剂首先将大分子药物排除在外,目前以选择性的小分子JAK制剂、PDE4的抑制剂为主”,路博解释到,“但外敷小分子药物想做到不入血,也有非常大的挑战”,以第一个被FDA批准的外用JAK抑制剂芦可替尼乳膏为例,生物利用度约为6-7%,有入血的安全性风险。

因此可以说,在外用自免小分抑制剂领域,还有关键的技术难点亟待克服,这也是迈英诺当时立项的根本。

“我们全新设计了分子的骨架,使得它非常适合局部给药,目前不管是皮肤外敷,滴眼或是滴鼻,都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局部药物浓度,并且完全不入血。”

迈英诺基于此研发出了核心管线MDI-1228,也正是基于以上特性,使得MDI-1228在诸多同赛道药物中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自免疾病小分子新药的研发策略上,大多药企的研发策略是做高选择性的分子,以获得更好的安全窗口。而由于不同的自免疾病与不同的激酶通路相关,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选择高选择性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部分疗效。

而迈英诺的MDI-1228则有所不同。由于 完全不入血 ,“MDI-1228在抑制JAK1/2/3以及TYK2的同时,还可以抑制一个瘙痒靶点”,即做到多个靶点的选择性抑制,由此带来的优势包括起效时间短,疗效更优,以及有望拓展更多的适应症。

目前,MDI-1228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上的IND申请已经获得了批准 ,“而正是由于MDI-1228抑制了多个靶点,因而可以尝试着往过敏性鼻炎、斑秃、白癜风等更具有挑战性的适应症拓展去扩展”,路博分享了MDI-1228后续在自免疾病适应症的应用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MDI-1228还有涉足其他疾病领域的可能,“我们近期在自免以外,也发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机理, MDI-1228在慢性伤口愈合领域如褥疮、糖尿病足以及深度烧伤等适应症上也有治疗效果。

谈及MDI-1228这一创新机理的发现过程,路博介绍到,“在体外以及动物实验中,我们发现经过MDI-1228治疗之后,可以使得伤口处的脂肪细胞直接转化成脂肪干细胞,从而来促进伤口愈合。”若这一机理如若被证实安全有效,将会赋予这一分子无穷大的想象空间。

MDI-1228能在同赛道药物中脱颖而出,具备差异化的优势,并且还有望涉足慢性伤口愈合领域,MDI-1228因何而优秀?根据路博所言,主要是两个关键的点, 其一是要根据适应症、给药方式去设计药物,其二是要研究透分子的药理 ,以上两点便为分子成功的基础。

03

寻求BD,让biotech回归biotech

近期掀起的全球BD热潮,更多的是对ADC、核药等新modality的追逐,疾病领域仍然是以肿瘤为主,自免赛道相关的交易则相对较少。

“在自免领域,治疗手段主要还是以单抗、小分子为主,新的modality相对有限”,路博解释到,“传统的药物形式还可以受到MNC、大药企的青睐”,这也是自免药物在BD方面相对于抗肿瘤药物的先天劣势。

自免领域的BD热度虽不及肿瘤,但头部交易的重磅程度并不亚于肿瘤。如2023,默沙东豪掷108亿美元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从而囊获其4款进入临床阶段的自免候选药物;近期Vertex 49亿美元收购Alpine,扩充自免管线。

国内自免药企完成的BD交易中,最亮眼的当属高光制药。2023年3月22日,高光制药将高选择性双靶点TYK2/JAK1抑制剂TLL-041以近10亿美元的总金额授权给了Biohaven。

而高光制药的TLL-041之所以能达成这笔BD交易,在于它具有足够的差异化,“TLL-041具有通过血脑屏障能力,可以入脑,因而能够把适应症延展到CNS疾病领域,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路博分享到。

由此可见,在自免领域想达成BD交易,有一个前提是具有足够的差异化,并且这个差异化还需要能够转化,创造足够的临床价值。

迈英诺的MDI-1228在治疗自免疾病的小分子药物领域,有足够的差异化,并且在自免疾病的基本盘外还有望进行延伸,因而在问及MDI-1228的BD计划时,路博说到,“如果MDI-1228临床数据达到预期,会寻求对外合作”。

“我们擅长的只是早期的药物开发,后期的三期临床、以及商业开发肯定会寻找更大的这个企业来一起推动。”

路博的这一观点,正是在这轮资本寒冬中,诸多Biotech应该做的事。




抗体药研发系列直播

第3期

主题1: CAR-X的抗体活性验证方法

时间: 2024年05月22日 周三 19:00-19:40

嘉宾介绍:


邱阳生

祥耀生物CSO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博士。在跨国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有近二十年的抗体生物药研发和团队管理经验,曾在科望医药担任抗体发现和细胞株开发部门的负责人(Head of Antibody Discovery and Cell Line Development)并负责研发团队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领导了多个早期研发项目推进至临床开发阶段。曾在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从事过多年的抗体药物研发工作,还曾担任过再鼎医药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


主题1: 不同序列改造技术,如CDR移植、人源化处理等

时间: 2024年05月22日 周三 19:40-20:20

嘉宾介绍:


刘江海

盛世君联创始人,总经理


本科、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博士毕业于加拿大萨省大学博士。2018受聘为成都医学院研究员。盛世君联拥有全球多样性最大的生物药物库和BioAI生物药物研发系统,为国内外众多药企提供生物药物研发技术服务。



长按扫码,即可预约报名

咨询请加小助手

请注明姓名+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