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孤独的阅读者
把顶尖大学的思维与能力训练普及给每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重大重组,复牌! ·  15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华为,AI大消息!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元宇宙第一股”,暴跌!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用300天从零制作游戏,最后上架Steam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这家“独角兽”与OpenAI“分手”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孤独的阅读者

就业的第二种思路(突破内卷版)

孤独的阅读者  · 公众号  ·  · 2024-12-02 20:00

正文


《井外周刊》有趣优质的海外资讯

(中英西三语版)

每周二、周五更新

扫描下图二维码加小雅

免费订阅

本文整理自「周际洞见」直播:

新兴市场争夺战、过时的大学教育、与国运解绑所需的知识谱系


许多人在考虑就业方向时,思维其实受限了。

比方说,一听到跨境电商的时候,想的事情是「我要去找货源」、「我要在 TikTok 上开个账号」、「我要去引流量」、「我要去做独立站」、「我自己要当客服」、「我得搞个海外仓」…… 最后归结到「唉呦,太麻烦了,做不了。」

也确实麻烦,做好这一套,好比戏台上的角儿,什么都得会。但其实,除了这一整套事情以外,还有很多事业,也能算作参与跨境电商。

我们在选择方向的时候,除了自己「登台唱戏」外,还可以去「搭台子」。

我们观察一个行业时,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唱戏」的那几位,但其实「搭台子」的过程才是创造最多就业机会的部分。



我们之前讲过关于「求稳」的问题。

我们其实不应该把「稳不稳定」界定于工作形式上面,更应该着眼于 「这份工作是高风险高回报,还是低风险低回报上」

比如说,想要「登台唱戏」,要做网红, 做 social influencer,这样的路一般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哪怕选择的是小众赛道也是如此。因为再小众的赛道参与的人也不会少,而且对人的要求很高,必须得是多面手。

当然,残酷竞争的另一面就是「赢者通吃」,一旦做好了的话,那市场整个都是你的。

「搭台子」就不一样了,它涉及到各方各面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个东西从中国的厂子里面最终送到美国或墨西哥消费者的手里,不仅中间有很多的环节,甚至往更上游、往更下游的产业链都非常庞大。把产品生产出来是需要一连串的人去参与的,让产品本身为人所知也是需要一连串的机制的。

想独立做个跨境电商,如刚才所说,非常麻烦。

但实际上,在各个大型跨境电商网站、国际物流的企业,担任网站美工、客户调研经理人,程序员、工程师、市场营销等等职务,本质上也是在跨境电商这个大领域里的。 你参与搭建的「台子」好与不好,决定了有多少「唱戏」的人在上面;人越多,你这平台得的越多,然后你自己分到的也就越多。 所以不是说一提跨境电商,就一定是当网店老板,还有可能是给网店提供便利化服务的这样一批人。

而所有「搭台子」的职业,接下来这几十年的方向都很明确——自动化。

因为所有的企业都要解决去降本增效的问题,无论是新品、AI,还是机器人,都是在这个方面发挥作用。

「自动化」的进程是永远没有终结的。我们环顾四周,其实能够去自动化的东西还有很多。

很多人会担心自动化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就业。 这件事 400 年前就有人慌过了,我们之前讲到过,叫「卢德运动」。 工业革命后,许多手工业者和工人打着「卢德将军」的旗号去打砸机器,说机器夺走了他们的工作。 这个运动后来渐渐就偃旗息鼓了,工业革命后,就业其实是没减少的,反而变得越来越多了,因为工业化大大扩大了需求。



当然,也有许多人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在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在变革到来前就已经成年的人往往是最惨的。 比如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成年的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旧有的生活方式,都是按照前工业时代的这种方式扶持起来的。旧有的生活被打碎,新的生活方式也叫人难以接受。

但是工业化之后,从小就已经享受到工业化便利,把它当成常态的一代人,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等方面心态上是不一样。 他们更有可能去探索新业务、去适应跟机器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与之类似,其实到目前为止,大多数 20 世纪出生的人思路都还没打开。

对于工作,大部分人前面几十年的态度都是如何一日地重复做一件事,精益求精,最后「无他,唯手熟尔」。

结果现在发现「大人,时代变了」。现在考验的根本不是熟练工的问题,因为对于大多数行业,一旦自动化,技能再怎么熟练,人也比不过机器人和 AI。

「大人,时代变了!」

以 AI 已经大规模进军的教育行业为例。 什么样的老师会被 AI 取代?如果这位老师是在不断地去打磨一项「绝技」,比如说口语发音特别好,PPT 做得特别精美,写教案特别快。那么很不幸,他已经可以被取代了,只不过现在很多学校、家长、学生还没反应过来。

AI 给教育的赋能是最显而易见的。在过去,想给一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成本非常非常的高。 而我们当下,个性化定制学习已经不难实现了。 以前的英语老师可能要满世界找素材,然后花很长时间阅读、翻译、改写,才能给学生用。现在合适的素材已经可以直接生成了。

那么现在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老师呢? 有课堂感染力的,能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心态和动力的老师其实依旧是稀缺的。

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好,各种花里胡哨的教室体验、多媒体课堂, 最后真正的目标,都是回到教育最开始那个样子——教师和学生间智慧和灵魂的传达。



自动化与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这么想——行业在兴起,需求量在增加,接下来这几十年我们基本上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技术铺满地球表面。

这个市场其实还远没开发完。就在中国,还有十多亿人没做过飞机,没有护照的人就更多了。想象一下,全世界几十亿人,如果居住环境再往上升一级的话,那么对物质需求会有多么庞大?

如果你是一个专业者,也就我们俗称的理工科,你可以做上下游的研发;如果你还在学习的话,你也可以往这个方向去靠。除此之外,这些企业也会涉及到销售、市场、品牌、财务,等等。

其中共通的关键,就是我们如何能熟练地把思路给打开,下意识地去发现新的问题、新的需求,去设置各种各样的路径。

虽然常有人说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每一代都被称作过「垮掉的一代」,但是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 「楞头青」虽然什么都做不好,但实际上脑子是非常非常活跃的。

如果你的思路跟上了这个时代的脉络的话,你就不会失业。 相反,你要做的事儿其实会越来越多。随着自动化的进行,会有更多的人跨过门槛登台「唱戏」,去在便利条件之下去享受世界。




《井外周刊》有趣优质的海外资讯

(中英西三语版)

每周二、周五更新

扫描下图二维码加小雅

免费订阅


🔎公众号文章精选

无法躬身入此局

如何扫除「职场无力感」?

降本增效:从个体到企业的效率革命

磨洋工指南(时间根本用不完!

有意萧条(太阳底下无新事

......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深度长文更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重大重组,复牌!
15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华为,AI大消息!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元宇宙第一股”,暴跌!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这家“独角兽”与OpenAI“分手”了!
3 天前
什么值得买  ·  一网打尽:苹果充电器最全选购指南
7 年前
精英女性部落创业服务俱乐部  ·  人民日报再推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7 年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最有趣的代码注释,一次看过瘾咯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