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门财经
进门财经是专注金融领域的财经直播平台,聚焦金融信息传播生态,以分析师路演直播为核心,延伸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三板公司路演、金融培训和财经社群活动等各类财经领域的直播场景,为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证券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上海招聘|RFR:特殊结构工程师、立面建筑师 ·  18 小时前  
archrace  ·  结果 | Cobe 与 sbp ... ·  18 小时前  
有方空间  ·  新作|杭州数字农场运营中心 / 时地建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进门财经

本周分析师观点回顾:四巨头入股万达商业,新零售再掀热潮!

进门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2-03 18:55

正文

汽车

广发证券张乐:《对话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Q: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论坛上张总就表示,“不做新能源车的传统车企压力会比较大,不做传统车的新能源车企压力可能会更大”,想问一下张总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A:因为新能源积分和油耗积分双积分的拉动,未来汽车企业如果不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将面临着经营端的巨大压力。同样,如果企业只开发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补贴政策从购买端退出以后,新能源汽车需要与传统汽车PK性价比,如果没有技术端的突破,那么售价端的压力就会比较大。这个时候新能源车和传统车双修的车企就会有传统车的规模和利润作为支撑,更加游刃有余。所以,我们认为只有传统车和新能源车都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未来才更有可能胜出。

Q: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到2020年,您如何评估这一政策给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影响?

A:这一政策体现了本轮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的良好延续,对于保证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增长能够起到正面作用。我们估计相关补贴政策尽管会调整,但是是有序的调整。阶段性的退补会使得市场更加容易适应,2020年补贴退出的冲击会更小一些。

从政策制定者的立场出发,如果后续我们面临补贴政策的调整,
那么先出一个正面的延续,这样在情绪上能够安抚到大家,能够后续的调整出台更加有序一些。

Q:您觉得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趋势是怎样的?

A: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我们之前有大概的测算,我们认为到2020年保有量500万,年销量200万的任务并不艰巨。我认为2018年预期100万的年销量问题不大。

从目前的需求来看,新能源乘用车主要来自限牌城市;新能源客车主要靠公交车。这些地方增长一点问题不大。如果增长有压力,国家可以利用限牌力度、出租车的更新,包括公交车的加速更新来冲一冲。基本上我从来不怀疑这几年的销量问题。

Q:您认为2018年限牌限行城市范围扩大的可能性大不大?

A:大家通常讲的所谓限行,到底是直观的字面意义,还是针对新车限行,或者是针对80%新上的车牌限行,这就是中国文字的智慧问题。像北京那样拿大部分车牌给新能源汽车,少部分给传统车。我认为从广义上来看这些都叫限行,而且限行趋势上没有任何问题。节奏上不是很好说,我们不排除个别城市对燃油车限行,广义上的限行政策储备肯定会有。但是直接说所有人都只能买新能源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从城市的的推进角度来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会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大城市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公用事业


申万宏源证券刘晓宁:《对话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Q:公募基金2017年四季报中环保公用事业在全部基金的配置中只有1.7%,是2012年2季度来的历史最低点,怎么看公募基金对板块低配的现象?

A:公共事业在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相对来说是被抛弃的一个板块,主要的原因是几个方面。第一是电力板块市值比较大的火电受到煤炭价格高企的影响,利润进一步走低。另一方面环保从去年年底PPP政策收紧,很多做PPP公司在经理杀估值的过程。

年初以来公共事业表现排在不同板块当中的后1/3,下跌了6.45%,这里面有两个神雾的复牌影响。
公募配置主要还是追求稳定收益的品种,比如水电、核电板块。

Q:2018年您觉得水电、火电、新能源发电等各自关注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A:火电18年的核心看点在于煤炭价格走势。煤价从16年下半年上涨到现在,核心推力其实是政策。到目前为止,煤价还是在不断走高的过程,火电盈利什么时候能够反转还是要看政府对煤电双方态度的转换。据我们了解,现在火电部分企业已存在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可能后续会触发政策变化,需要进一步跟踪。


水电重点来的是来水和分红,水电本身这两年并没有很大的装机投产,投产周期一般是5年,下一个周期在2021年左右。

我们整体比较看好新能源,光伏和风电的核心变量还是18年的需求。


2017年光伏需求比较旺盛,但是18年的需求如何演变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变数。风电17年是个小年,18年大家预期比较高。核电最核心的看点是三代技术的落地和成熟。风电光伏的技术主要掌握在市场化的民间资本手里,但是核电技术掌握在国家几大核电企业中,三代技术的成熟意味着新项目的重启和批复,这才是整个核电板块的核心变量。

Q:您觉得今年电改是不是会继续有比较好的推进,这一块怎么找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A:我比较关心的是配电网和火电的供给侧改革。过去两年电改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 主要的阻力来自于本身电力行业,尤其在电网行业是高度垄断的。

我们判断配电网的改革方面,目前民间资本犹豫的关键在于市场机制没有完全放开之前,由于配电网前期投入比较大,后期回报期比较长,所以市场化机制在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很多社会资本不太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我们18年首先关心的是配电网这一块是否能够把机制落地。

第二是火电。
火电正在经历惨痛的过程,除了煤价高企以外,更重要的是15年火电审批权下放。以前是中央审批才能新投火电,现在地方政府也有审批权。这就导致15年的时候大量投放很多装机,供给过剩成为非常大的问题。17年火电供给侧改革实际落地的速度和幅度都是低于预期的。18年我们认为如果想对火电行业进行改革,在煤价高企、盈利差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时间点。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煤炭和电力企业重组的方式来实现优势互补,另外也可以通过强制淘汰来解决供给过剩的问题。如果能够像煤炭和钢铁一样有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那么我相信火电的春天也不会太久。

Q:我们看到最近京津冀特别排放限值的执行文件已经正式落地了,您觉得对于公用事业板块会有什么影响?

A:京津冀特别排放限值主要是针对于除了电力行业以外的排放标准提升,比如钢铁、化工、焦炭、水泥、玻璃、电解铝行业,我们把它统称为非电。电力在以前就已经把标准提的更高,所以这一政策对于电厂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于非电行业是一个标准提升的过程。非电行业的大气治理改造中,上市公司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就龙净环保(600388)和清新环境(002573),非电的启动将为两家公司带来新的空间。

最近清新环境出现了股价的大幅下跌,这也是因为17年的业绩不达预期。
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非电政策落地速度比想象要慢,但是政策趋势我们不怀疑。第二是非电从技术上角度来讲,主要是两个技术路线。一个是干法,一个是湿法。目前干法的主要应用者是龙净,湿法主要是清新。大家对干法的接受度普遍偏高,对湿法的接受度不是特别高。所以我们看17年非电订单落地的情况,龙净远高于清新。

Q:您觉得天然气价格波动在2018年会带来什么投资机会?

A:天然气经历了17年的高速增长后,也产生了很多问题。17年年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大部分因素是来自于煤改气的快速推进,天然气需求呈现多点开花状态。但是天然气供需矛盾也带来价格暴涨,往后来看我们不怀疑天然气需求增长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但是价格的大起大落也带来了行业需求的不利因素,比如价格暴涨对于天然气管道运营商和燃气公司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冬季取暖需求当中,工业和民用是两块不同的需求,工业需求的价差远远大于民用需求。如果天然气紧张,政府会要求天然气公司强行保民用,限制工业。这就使得天然气公司在供应紧张的时候不得不维持民用低毛利用户,放弃工业高毛利用户。

天然气价格波动受益的企业主要是上游的资源类企业,比如说天然气或者页岩气的开采商,包括具有海外LNG进口气权的企业,它们能够挣到天然气价格上涨的价差。


随着供需的错配,在18年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变化,就是天然气储气设施高速发展。过去几年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慢于需求增长,而且由于前期投放很多设备之后,过去几年利用效率较低。从17年看,我国天然气旺季和淡季的波动幅度远远超出管理层的预期,所以18年肯定会大力推进储气设施建设,从而平抑淡旺季之间的波动,来抑制旺季的涨价。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天然气行业会以价格逐渐回归中低位水平,通过性价比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市场,这个可能是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未来如果天然气能够持续维持中高速增长,我们更看好具备全国性布局的天然气运营商。

汽车


华泰证券谢志才: 发改委副主任、政治局委员刘贺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将有序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此举对进口车贸易,国内汽车制造、销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国机汽车相关业务影响几何?华泰证券汽车团队特邀国机汽车董秘探讨汽车进口关税降低带来的影响。

关税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关税对于国家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可能对美国降而对其他国家不降,肯定是要有序地下降。但是加入世贸以后已经达到最低水准,但是对比发达国家,我们的关税还是偏高的,直接造成进口车成本偏高,进口车增量提升也有影响,为什么国家一定要缓步地调整关税?

1.如果我们的关税降得比较快,进口车成本下降快,中国所有汽车成本也会下降,对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冲击会较大。 但是我们很多自主品牌已经达到高水准,在国外进行出口,意味着我们一些品牌已经具备竞争力。

2.由于关税偏高,很多国外品牌会把产品拿到中国进行合资,降低制作成本, 大家也就看到这几年进口车量在下降通道,虽说去年我们进口车有所回升也是来自于前几年压库的原因,所以在对于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发展来说,降低关税,吸引外来品牌引进新型车辆试水,再进行合资研发,整个产品线可以更长、更多和更宽泛一些,进口商来说,车型增加,量也会增加。

3.去年海关进口量是121.6万,增速16.8%,而销售端90.4万量,增幅0.6%, 但整个配用车去年一共有2480万量,我们可以发现,进口车的份额只占5%的,相比2014、2015年下降3-4个点,未来占比会随着税收下降逐渐上升,在消费升级的作用下,新、奇、特的车型将会进入中国市场。

传媒


广发证券旷实: 美盛文化近日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美盛拟通过现金认购方式持有JAKKS 新增股份,认购价格暂为每股2.95美元。此次认购完成后公司将共计持有JAKKS 51%的股份。此前2017年4月11日,美盛文化全资子公司香港美盛以1931万美元购入JAKKS 增发的普通股股票366万股,共计持有JAKKS 股票524万股,占比19.5%,是JAKKS第一大股东。

招商证券顾佳:
最近,光线传媒(300251)、华谊兄弟(300027)、横店影视(603103)等的表现确实不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何况影视板块的行情才刚刚开始。重归之前的逻辑,首先是去产能,一些数据也显示了,电视剧产能已经同比下滑了7%-8%;电影整体数量下降,但竞争已没有前期激烈了,龙头公司占据了主动地位,一些非专业影视公司亏着撤出。一些保底非常强势的公司(如北京文化),很多公司都不敢保底了。某种角度来说,还是要重视研发实力和影视制作能力。网传华谊小镇要开了,这就能为华谊兄弟提供稳定现金流。光线、华谊这些公司已不仅仅依靠电影业务,而是构建整个IP和提升影视制作能力。总而言之,一季度,电影行业问题不大。

纺织


招商证券孙妤: 核心观点:建议大家关注结构性复苏的龙头,存在复苏迹象。整体来讲基本面核心还是受冷冬催化,无论是高端女装,男子,家纺,等都是受冷冬催化影响的。

主要逻辑:

1.今年一季度很多南方地区也下雪了,预计趋势会延续。

2.整个上半年披露的数据来看,一方面3、4月份年报季报的常规报、一方面是从3月份陆续进入到品牌企业订货会的季节。

已知条件推测,不会有什么利空。基本上4季度转正回暖的拐点迹象明显,加上冷冬趋势,订货会水平没有利空,表明所有我们筛选出来的龙头至少能看清楚到五月份,二季度需要观测,是品牌销售的淡季,建议大家关注本轮基本面催化,估值修复的行情。现在也不能说是底部,之前建议大家配左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一轮估值修复的行情。

推荐标的:

一、品牌主流公司分成两个梯队

1.低估大市值高股息率白马,启动时只有10到13倍的水平:森马/海澜,配置战略上来讲,大家也能看到,各个板块率先启动的都有大市值低估和高分红的特性。海澜、森马两只票是板块里市值前两大,整个品牌里估值最低。只有大市值公司估值凹地相对修复才能轮到第二梯队。

2.太平鸟突然启动,因素是事件型催化的而不是基本面的,一有战略者引进实际上加强了大家对新零售的预期,战略投资者这方面推测,太平鸟与阿里是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估值低,于是导致了这一波行情。像太平鸟、歌力思、安正时尚等第二梯队的推荐左侧去拿,底部入市,如果右侧去拿的话,估值修复半山腰上车感觉不是特别舒服。

二、跨境电商龙头跨境通

目前来看,基本面还是老的状态环球易购Q3因VAT追溯影响导致的三方平台增速放缓的影响基本消除。4季度也是旺季,流量排名没有受损,核心问题还是定增可转债这些事情,大行情还是不在成长股,而是偏价值多一点,短期还是会保持底部震荡,参考前海董事长18元持股价,待可转债价格确定后,可逢低在底部布局,启动时点要等一等,性价比没问题。

三、大众品质消费龙头开润股份

流通盘弱,核心逻辑还是同通过和小米合作,实力提升,利用小米的通道抢占市占率,有望强化线下布局,未来实现全渠道发力。同时,公司将品类逐步延伸至鞋服领域,并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小米众筹渠道推广试错,避免库存问题,将进一步催化公司B2B业务发展。今年会有新订单如名创优品和京东,下行风险可控。

计算机


招商证券刘泽晶: 近日,东方网力(300367)预告2017年度归母净利润3.68-4.35亿元,同比增长10%-30%,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安防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公司预计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约16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000万元,公司业绩维持稳定增长。

招商证券刘泽晶:
这两天,计算机行业整体市场不太好。这是因为在1月底,很多创业板的计算机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业绩都不太好,有几家公司有商业减值,整个板块杀得较多。我们觉得2018年一季度这个时点之前,大家对于整个板块商誉可能还是会比较在意,这次的业绩预告,有几家公司的商誉是有些问题的,这是整个板块不好的一些原因。除去这些不达预期的公司,还有一些积极的预告,比如说之前推荐的一些公司,他们的业绩都是符合预期的,还比预期略好一点点。

零售


广发证券洪涛: 定位:南极电商(002127)聚焦大众消费品中的高频标品,将其品牌精准定位在每个品类最集中的价格带,迎合大众消费升级的同时,以规模铸就性价比,以高复购率抵御流量成本;阿里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广告收入主要来自搜索,而搜索增长动力来自关键词的扩展和细分,南极人和花花公子是仅有的天猫店铺超过500家的两个品牌,拥有不可复制资源,而店铺数优势体现在对内差异化良性竞争,对外单店聚焦资源更易孵化单品冠军;南极生态孕育了头部全品类店、头部专卖店、腰部专卖店、尾部店铺四类经销商,除了品牌加成外,南极提供的服务大到品类层面的战略合作,小到阿里活动的带教,赋能理念促进经销商的良性竞争环境。 公司未来仍将坚持品类+品牌+渠道的三维扩张。品类:高频品类做优质低价,低频品类做优质平价;品牌:南极人全面升级,卡帝乐鳄鱼在价格带和品类上互补;渠道:顺应阿里趋势,享受杂牌品牌化红利,抓住新兴流量。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GMV为124、192和296亿,考虑时间互联并表,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5.1、9.0和13.0亿元,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招商证券许荣聪:
2018年1月23日,家乐福与腾讯就在中国展开战略业务合作签署初步协议,同时宣布腾讯与永辉对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潜在投资计划。至此中国区的大型外资超市企业已全部站队互联网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加入腾讯系,欧尚、大润发牵手阿里系,他们将融入互联网巨头的新零售版图,开始新的征程。从家乐福1995年底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外资品牌超市门店至今,外资超市在中国也经历了跌宕浮沉的二十二年。

起步期(1995-20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零售行业面向外资的大门逐步敞开,1992年国家允许外资进入特定地区特定领域的零售市场,1995年食品及连锁领域放开,家乐福在中国开立了首家外资超市门店。

扩张期(2004-2011):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理念的转变,因此带动了整体零售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也给外资超市的发展带来绝佳的机遇。

瓶颈期(2012至今): 随着阿里、京东等电商相继强势崛起,我国消费者在经济能力提高的同时,消费习惯也发生着巨大改变,传统的一站式大卖场业态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的需要,消费升级已成大势所趋,同时内资超市崛起,诸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出现了门店和收入增长的瓶颈,开始主动调整关闭低效门店。

建材


招商证券郑晓刚:一、水泥行业:

水泥基本进入了淡季,在全国逐步下滑的走势,当前均价大概410元/吨左右,预计会在滑到380元/吨左右。对于高价地区,像华东地区,整体下滑的大概在100元每吨,目前均价在500元/吨,预计能下滑到400元/吨。

水泥价格在淡季下跌幅度是否超预期?
看一个指标,淡季的协同限产量的情况,对于的龙头企业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引领作用,对于上规模的中小型企业,也要进行配合限产。在2017年一季度上配合的非常的好, 所以2017年整体行业在旺季出现了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

对比2017,2018年同期价格处于高位,淡季协同限产上有些不达预期的情况,但是不需要太悲观,到了三月份旺季以后,整体价格还是有两到三轮的上涨,2017年相对于2016年整体利润上涨了70%,我们认为2018年可以在2017年的基础上同比上涨10%-20%,主要还是受益于行业的协同限产,水泥行业需求下滑2%,均价上升了10%,全行业的利润增长10%-20%,整体行业的增长幅度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 但是2018年有个新的看点,全行业的利润可能会超越2011年的1020亿,创造历史新高。

重点关注的标的:产能最大的中国建材(03323),盈利最强的海螺水泥(600585),目前估值最低的华新水泥(600801)。

二、玻璃行业:

整个行业供给侧改革一直没它什么事。但2017年开始,在排污许可证的角度进行了类似于供给侧改革的调整。目前新的排污许可证核发了100多条生产线,短期内估计未来1到2个月之内关停10%的产能。

三月中旬以后,随着北方生产采用煤改气带来的影响,每吨玻璃的生产成本大约在100-200元/吨左右。我认为北方的玻璃价格提升会带动全国的玻璃价格抬升。

重点关注的标的:100块钱的弹性对龙头企业的弹性特别的大,旗滨集团(601636)全公司全年的净利润可达到20亿以上,非常有看点。

三、玻璃纤维:

目前对于龙头企业来说,热敷/风电用砂都处在持续紧俏的状态,目前行业库存依然处在历史地位,供需还是保持紧张,一季度之后2018年的提价还是会进行的,对利润的影响会非常有利。

重点关注的标的:龙头企业中国巨石(600176),泰山保险所在的中材科技(002080)。

四、消费类建材:

重点推荐伟星新材,主要分为零售和工程俩块业务。零售主要是卖PPR水管,过去走的是提升服务属性,短期来看的新的方向,过去销售了产品以后,上门服务,在2017年初加入了缺失的上门管道安装服务,在2018你地域的范围会持续扩展,逐步形成“产品-施工-服务”的产业链,对整个公司后期所采取的双保险带来强有力的保障。另外一块零售产业是防水涂料,服务内容是:产品+施工+保险,2018年会把这个形式推动到华东地区的30个城市,整个防水涂料的收入会达到1亿的规模,同行业对比应该有40%的毛利,20%的净利。预计能贡献2000万的收入。

轻工制造


天风证券姜浩: 目前造纸板块的投资机会和2017年五月份的行情是类似的:

1.在行情启动之前的2、3个月,整个造纸行业经过一轮下跌。

2.去年2017年3月份周期股是跌了一波的,2017年5月份发现当时下跌是预期太悲观了,整个造纸板块经过下跌后,估值变得很便宜了,基本面和市场面之间有很大预期差,实际上现在这一波行情也是对2017年四季度的修复。

看好2018年行情的逻辑:

1.从产能扩张的角度上看,2017年与2016年整个固定资产完成额是一样的,同比增速为0,经过2017年整体行业大幅度向上走以后,说明了整个产业没有发生产能的急剧扩张,主要原因是2017年出台政策制约了产能的投放,第二次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发达地区工业用地的价值大幅攀升,实际上中小造纸厂对本地政府在税收和就业并不能产生太大贡献,反而对环境破坏,对于这样的企业进行拆除赔偿,反而是双赢的局面。所以从产能扩张的角度上,未来对造纸业的产能增速不会特别的高,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中长期看好造纸板块的逻辑。

2.估值低,估值区间在7-11倍之间,今年的增速普遍在20%以上。在节前的传统淡季窗口,各类纸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这足以说明国内造纸行业的供求关系较以往已经出现了实质性改变,鉴于2018年造纸板块成长性更加确定,人民币持续升值。

造纸板块产业性的投资机会在哪?

供给侧改革的投资机会在2017年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预计未来供给侧改革对板块的影响会呈边际递减状态。第二步的投资机会在于产业的整合,与欧美的发展经济体的脉络是相同的。

看好箱板瓦楞纸的长期逻辑:

1.整个市场空间比其他所有细分分支大很多,整个占比市场份额的40%。

2.是各个分支中集中度最低的,只有50%到60%,目前箱板瓦楞纸所处与的状态是美国1995年的情况,成长空间很大,重点推荐山鹰纸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