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公司2017年全年实现营收50.54亿元,同比+70.09%;实现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34.79%,略低于业绩承诺,但基本符合预期。其中,光学、触控业务产能投放实现高速增长。光学元件销售收入6.51亿元,同比+34.21%,高清镜头、车载镜头获得国际客户认可。触控业务营收17.94亿元,同比+28.9%,深入布局成长可期。2018年一季度公司营收9.05亿元,同比+33.97%,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11亿元,同比+21.07%,保持稳步增长。
-
触控、光学业务毛利率提升,研发投入稳定增长
。
伴随建成产品线全面投产,光学、触控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分别达到42.05%和18.89%,同比+1.26/+2.81pct。公司2017年研发投入1.57亿元,研发水平提升,成果转换加快。公司成立多家研究院,面向手机、汽车电子、VR/AR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发展热点,全年共申请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取得专利授权30项。其中,公司在3D感测、AR/VR、无线充电等领域深度布局,有望实现更大突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除研发)控制良好,分别同比+27.09/+14.81%,财务费用同比+107.58%,达0.64亿元,主要由于借款增加和汇兑损失。
-
新
增多条高端产品线,光学业务前景广阔。
公司多条新产品线开始量产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未来有望进一步驱动增长。
手机镜头:
成为三星供货商,6000万颗高像素镜头产能开始释放,5M、8M、13M镜头均已量产出货,研制的3D激光准直镜头即将量产。
高清广角镜头:
运动相机镜头、警用镜头、IP监控镜头等持续供货国内外知名客户,并有新项目导入。
车载镜头:
成为特斯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镜头供货商并开始量产,预计到2021年逐年的出货增长将达2倍以上。
AR/VR镜头:
为全景摄像机制造商研制的多款全景相机镜头和影像模组已经大量出货。
-
紧密围绕京东方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触控显示业务需求旺盛未来可期。
2017年公司与京东方合作的8000万片产能新型触控显示工程一期3000万片基本达产。公司贯彻从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到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的产业链一体化战略,掌握盖板玻璃、ITO Sensor等关键零件技术,深耕三星、努比亚等手机客户,并积极开拓智能家电、车载、教育电子等应用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
集成电路业务并购整合效果初现,占领无线充电制高点。
公司通过产业基金投资入股韩国美法思株式会社,整合韩国集成电路技术资源初见成效。目前,子公司已建立韩国、国内两个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无线充电接收芯片和发射芯片均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占据了国内无线充电市场的制高点,有望实现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
-
风险提示。
核心客户业绩不及预期,新业务整合能力弱,市场竞争加剧。
-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公司为A股稀缺的从事光学镜头和模组业务标的,光学镜头是运动相机高清广角镜头龙头企业和T客户新车型车载业务主力供应商。公司2017年集成电路业务毛利率不及预期拖累利润,我们下调公司2018-20年EPS预测至0.83/1.21/1.46元(原18/19年预测为0.94/1.29元,20年为新增预测)给予2018年PE=21倍,对应目标价17.53元,维持“增持”评级。
【中信证券研究部 电子行业研究团队】
徐涛
中信证券电子组首席分析师
电话:010-60836719
手机:136-9149-1268
邮件:[email protected]
晏磊
中信证券电子组研究员
电话:010-60836719
手机:139-1018-3841
邮件:[email protected]
胡叶倩雯
中信证券电子组研究员
电话:010-60834773
手机:185-1808-0960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