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自会客厅厅友的分享。💐
厅友婷婷,是自由会客厅往期「人物采访课」和「个人IP训练营」的学员。
2023年2月,29岁的她裸辞了相伴了近7年的工作,准备飞向大理体验人生的丰富性。
在裸辞之前,
婷婷有许多预设。也许会不适应没有秩序的散漫生活、也许玩了半年之后就会回去上班……
她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在完全自由的一年里,关于裸辞、旅行、迷茫、自我调整、主动创造的人生感悟。
裸辞
一
年后
,婷婷想
说
:
“
不上班是个不断找自己的旅行,而这趟旅行只有你自己。
”
如果你对旅行、成长、自由职业感兴趣
可以通过上面的个人微信联系婷婷,联系请标明来意。
2023年2月27日,29岁的我裸辞了第一份相伴了近7年周末旅行产品设计的工作,准备飞向大理想要体验人生的丰富性。
在告别之前有很多预设,也许会不适应没有秩序的散漫生活,也许玩了半年后就会回去上班了吧......而当我随着生活走着走着,现在终于可以和自己说,我交付了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握的一年。
这一年有惊喜的遇见、有纯粹的快乐、有迷茫的低谷、有不断对话的一人工作、有反复调整的自我内核、还有意料之外的人生大事.....
很多人认为不上班,就是特别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爽啊。
可不上班1年后的我想说,
不上班是个不断找自己的旅行,而这趟旅行只有你自己。
在拥有了一年365天,8760小时,525600分钟所有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后,
你会如何来过这一年呢?
这,并不简单。
因为人不可能一直在玩、体验,
长
久的无所事事会让人变得虚无,
终究,我们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寻找一些价值。
下面,是
一个普通人,一年不上班的故事。
通常我会直接说,最后我的一个果,即是一个心的状态,就是
心累了。
每每说心累了,我总会反问自己,这世上谁的工作不累呢?
于是
通常会找补几句,觉得忙碌没有意义,可这复杂、对我而言很是艰难的决定,哪能三言两语说的清呢。
现在想来辞职这件事想来,原因确实在心累,
更客观的是,我在思考,
我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我的周末也要奉献给工作?
工作做出来的活动与路线来,只是为了让队员在周末能够充实开心?
我究竟为了什么而工作?我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忙忙碌碌,最后我又获得了什么?
不断地去做好玩的活动,想年轻人喜欢干什么,为什么我的生活越来越无趣了呢?
我抗拒着,新的一年又要继续随着公司新一轮的目标,
不断去产出新产品、新活动。
于是,在23年伊始反复的纠结、谈心后,
我鼓起勇气,跳脱出相伴了近7年的工作环境,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机会,不上班一回。
可以不优秀但可以勇敢,
可以迷茫但可以行动。
无所谓世俗,
无所谓未来。
于是,我去了旷野里,
折腾了一遭。
从2023年2月27日开始,一直到7月,我一直流浪在路上。
在那段旅行的时空里,我没有了社会的规训、工作的作息,而是完全沉浸式地活在了一个日常生活外的世界。
我因为太想在大理生活了,裸辞后立马联络了大理的一个农场,做了1个月的义工。在大理农场的生活,每天要干的活儿当天才知道,干完一天的活儿也不需要想后面的事儿。
于是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赶羊、种辣椒玉米南瓜、推草坪、种树施肥、锄草、做小花园、做羊圈、看到刚生的小羊......每天的日子是如此接近大地、如此简单而纯粹。
我也重新获得了一种特别单纯的快乐
,就是干完体力活,吃到好吃的饭菜。我没有想象过白族的饭菜竟然可以这么好吃,炒饵块、大拌菜.....
这种快乐,是我很久没有在城市里收获到的,每天仅仅只是想到了第二天又能吃到好吃的饭菜,就能期待一整天!
我在农场最喜欢干的农活是,在草莓田里除草(一边拔草还能一边恰草莓)。拔累了就可以坐在草莓田里,安静地坐在泥土上,然后看着苍山上云卷云舒,3月的大理还能看到苍山的雪顶。
4月
我在西藏,真的看到了最美的春
天。
当我站在林芝、波密、特别是在索松村眺望着,600年的野桃林散落在雅鲁藏布江时,内心是超然震撼的。
很难想象,我们是何其有幸见证到了眼前的景色,我想引用我之前看到的特别喜欢的来自阿萨姆一段文字来描述这种内心的磅礴:
“今年春天,我在西藏林芝抱了一棵桃花树。当我抱着它,我也在抱着所有让它长在这个位置的一切元素,我在抱着吹入雅鲁藏布江的印度洋暖流,抱着把它的种子带到这里的风或者小动物,抱着没有因为耕地规划而把它铲除掉、依然让它长在田埂上的人......种种巧合之下,它出现在这里。我想,我们每个人类的存在也是各种偶然的结果。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就像是一个随机事件遇见了另一个随机事件,非常奇妙!”
4月,我还在芒市、瑞丽,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泼水新年!
因为农场义工的关系,结识了瑞丽本地人小杨,我们几个义工后来又重聚瑞丽,一起参加了一年一度傣族的全民狂欢泼水节,非常新鲜!
只要你走在马路上,你就成为洗礼的对象。泼水节的道具简直层出不穷,加特林水枪、水桶、喷水器、大卡车上装满水弹......浑身连内裤都湿完,是每个参加泼水节的人必然经历的祝福!
5月
我在山西看古建。
我没有被木塔、佛光寺、博物馆里的文物大为震撼,
而最受触动的是,在破败的岩山寺,当一位守寺老人打开紧紧关闭的寺庙门时,我看到了一个菩萨用自在坐的姿势,面对着我们。
我第一眼的印象是好洒脱啊。走近了看,才发现菩萨的眼睛,缺少了一只。而我们此行的重点是宋代的壁画,不是她。
临走前,我们走出了庙门,老人把慢慢关上寺庙的门,我再次看着那位潇洒的菩萨,在我眼前慢慢被关上了。我突然想到,不知道下次她被打开、潇洒地看着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了,不知怎的眼眶就湿润了,这是我们的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
这时,又突然想到之前听过的一句话,
“我们觉得菩萨被锁在了里面,菩萨会不会反倒觉得,我们也是被锁在了另外一个世界呢。”
6月
我在南疆,印象最深的是喀什。
喀什,真的拥有五彩缤纷的魅力,有夜市、有凉爽的微风、有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有层出不穷的巴扎、谈着乐器跳舞的人群。
喀什的夕阳,是中国最晚的夕阳,每天基本上晚上10点多才会迎来夜晚。在喀什吹着风、散着步、吃着瓜、就着馕,真是太自由自在,太惬意动人了!
我在天山南北,拍到了自己的人生照片!
赛里木湖、仙女湖、喀拉峻草原、夏塔景区满眼的绿色、牛羊、雪山,真是美到失语,让一个不爱自拍的i人,每天看到景色,也想在这里天然地释放。
自此,我也特别爱上了绿色!
7月
我沿着丝绸之路回家,
这一路也有太多故事了。
终于见到了莫高窟的千年壁画、终于在鸣沙山躺着看星星、终于到了明代长城的远端嘉峪关、终于在张掖吃到了看到了最大的涅槃佛与炒拨拉、终于在武威看到了鸠摩罗什的灵塔、终于去郑州看到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聊聊这4个月的在路上
现在想来,这些过去,真的就好像是一场梦境一般。
站在这些地方的我,不会想着未来我要找一份什么工作,我究竟做什么会有热情、我是谁、我要去哪儿,这些好像都不重要。
旅行时,我抛却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身份,去感受另外一个世界。
我带着自己人生所有的经历,去感受那一刻。
而你会发现,自己所有的经历太微不足道了。
因为,自然会让你震撼。
他乡会让你忘记过往。
我现在对于旅行的感受,可以说已经祛魅了。
很多人会说,我失恋了我辞职了我emo了,那我要去旅行一次,出去寻找什么,
但我觉得旅行给不了你人生的意义。
旅行,是在给人生的地图,扩宽边界。
就好像有什么你觉得天要塌下来的事儿、或者只有你自己清楚的心结,在面对自然的一刻,你会忘记了它们。
它们不会过去,但你会觉得世界这么大,你的心量好像也能被放大一般。
旅行,现在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没有目的,只是我好奇了,我想扩大一些自己的认知,那我去旅行。
因为走出去,我曾经脚下的这些路,不会欺骗我。
而现在,我也正因为曾经去过这些地方,而能有所微薄的收入。
一直在路上,我花了4个月的
时间,
我又见证了更多的世界、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旷野上的人还真不少。
但我也知道我不会一直在路上,因为我还没有搞清楚,“我到底想干什么”这个问题。
回归到日常生活,
最先想到的找到生活秩序的方式,是找工作。
玩都玩够了,那是时候去打工了,可投简历的现实是,对自己工作的掌控权在别人手里,你写好了一份装载着你过去的工作成绩,然后让别人去做挑选。大部分总是石沉大海,少部分能合作的但也没有那么契合。
某一天夏天的晚上,因为没有消息回复,一度陷入了很down的情绪中。
让我低落情绪中拉出来的是,
我
通过7天入门寺庙禅修,习得了打坐。
我禅修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安静地坐上1小时,我会在打坐的过程中,思考那些困扰我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会低落”、“我想干什么”......就是坐在那里由一个念头不断拆解拆解拆解,最后我看到我自己到底在乎的是什么。
后来我系统地学习了快4个月的正念冥想课程,学习如何让自己专注、如何让自己平静、如何让自己感受身体.....特别有用的是,每到我失眠的時候,我就会通过正念冥想让自己不执着,不执着后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入眠。
主动做些有价值的事情:人物采访
找工作等别人回复,在我看来是把主动权交给别人,与其等待,我开始降低在找工作上花的时间,每周就2个工作日花个15分钟筛选下,有没有想做的职位,便投入到自己主动能驾驭的事情中了。
我最先想到主动的事是,人物采访。
因为正在经历不上班的状态,我特别好奇和自己同龄同样不上班的小伙伴,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主流叙事总让我看到非常光鲜、逆袭式的成功人物,那普通人真实的故事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
抱着这样的好奇,
我发起了《乘风破浪的我们:记录100位30+人群的可能性》的采访项目,从2023.8-2024.1,一共输出了7篇作品。
因为这个采访项目,可以1v1的沟通,我有机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了深度的对话,发现了认识许久的伙伴不一样的一面。
我由此发现了之前熟悉伙伴不一样的一面,认识了康复医疗、心理、社区营造、小红书博主不同行业伙伴人生中真实而又闪光的经历,还和久违的前同事有了场再续前缘的对话,还收获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私戳的正反馈!
现在想来,每一次人和人深度的对话,真的太宝贵了。
没有互联网上、朋友圈的滤镜,而是接触到了一个个真实的个体。
原来我们都在人生的长河中折腾,
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你我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一起。
确定会坚持的事情:
我想过个有作品感的人生
在不上班的这一年,我发现其实生活可以不怎么花钱。
把欲望降低一些,如果不是买课程学习、或者外出旅行、特别开支,其他不需要很多钱。因为之前7年的储蓄存款,加上给自己暂且先配了更适合自己经济压力不大的医疗保险,所以赚钱的欲望没有特别迫切,能满足温饱就好。
所以工作对我来说,好像也是一种随缘的机会,能有很好,没有也还好,虽然偶尔还是会质疑自己是不是会和社会脱节。
不过现在我觉得
我开始有一个新的工作身份了,自由撰稿人。
这也是自己目前长期经济收入来源,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来给其他旅行平台来做攻略撰稿,但需要接受收入的不稳定性。
参考:我关注了月亮与六便士、自由会客厅、FreeLab的公众号,会不时有相关远程工作信息发布,可以尝试寻觅合适的机会
23年神奇的是,也通过之前的工作关系,获得了一些零碎的收入,非常感谢能想到我的伙伴们
今年的目标,就是继续坚持更新内容,
这也是我目前唯一且确定能自己掌握的事情了。但真要说,我要做到什么流量,可能确实没有什么野心。
2023年最值得给自己一个赞的是,我终于懂得在朋友圈表达自己了。
过去不知道为什么,总会害怕表达,好像是担心表达的不好、又好像是怕不如人、又好像是没有人关注。但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没有必要为这份担心浪费时间。同频的人自会相吸,不同频的人就不需要我多费心思了。
在做自由职业的道路上,我同样发现,我虽对创业成功、年入几十w的人心生艳羡,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做着知识付费、社群、团购、直播等等,但我发现自己对这些都不感冒。
所以有时一度经常有些苦恼,像我这样的人,到底会走在一条怎样的自由之路上。
幸运的是,
我在自由之路上,看到了一些我更想靠近的榜样模样,
于是我就着梳理了几个关键词:慢生活、小场域、更日常的文字、接地气幽默、用心生活小确幸。
我未来会怎么走,其实也没有那么清晰,
那就一次次迷茫与行动,慢慢具体吧。
说来这件事,确实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大学毕业还没有谈过恋爱的我,25岁前总觉得这辈子估计是和恋爱无缘了,更别说是结婚了。
不过意外在我27岁那年认识了武先生,两个人在一起也快舒服地相处了2年多,不过对于何时结婚,我们俩也没有所谓非常随缘。
去年旅行回来,妈妈本是随口提了一句,让我俩去看看婚
宴,结果没有想到,
因为一场消费冲动
,觉得价格还挺划算的,就把日子给定了。
从去年12月拍完婚纱照有了结婚的实感,到今年1、2月陆陆续续备婚的紧张感,终于在今年大年初四办完了这场婚礼。
也
因为婚礼,我非常深刻地共情到了家人羁绊。
婚礼前第一次泪汪汪,是感受到一个女人出嫁的羁绊。
那时妈妈从一个小海岛远嫁到上海,从此回一次娘家便是几年一次了,一下子共情到了母亲出嫁的心酸。
第二次泪汪汪,是妈妈在餐桌上念起来了准备了快6个月的致辞
,你能感受到一份母亲的嘱托,包含了非常多的情感。
婚礼当天,没有我想象中到那么累,就是打扮的漂漂亮亮和姐妹们唠唠嗑拍拍照看看戏,在下午3点前好像一切是很轻快的大party。
而彩排的时候,当我第一次穿着新娘婚纱屏幕打开时,我听着自己选择的音乐,看着远方的武先生,突然有种恍惚的感觉。
然后看到了爸爸意料之外的眼泪,眼泪一下子便涌了上来,然后挽起了同样泪眼汪汪的妈妈往前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