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又来了,在之前的文章
《山巅之城的外交与天命》
里面我已经提到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以来都是披着威尔逊理想主义皮的现实主义,不过为了避免细枝末节过多的占据篇幅,所以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例子和表现,今天另开一篇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如果有人统计过美国总统的公开演说中不同词语的出现频率的话,自由与和平两个词至少会在前五之列;,但是如果我们再看一眼他们的文件,例如时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主管的乔治凯南在1948年2月28日提交的备忘录《对美国当前外交政策的评估》(1974年解密,文档号PPS/23),却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例如如下的字句:
“我们目前占有世界财富总量的约50%,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人口只占总量的6.3%。 这种差距在我们和亚洲人民之间尤显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避免的会成为嫉妒和怨恨的对象。 我们今后的真正任务是制定一种关系模式,使我们能够保持这种差距但又不会对我们的国家安全造成损害。”;"我们应该停止谈论那些模糊和(在远东地区)不现实的话题,例如人权、提高生活水平和民主化。 "
当然了,乔治凯南的报告并不针对中国——实际上,1948年的中国还没有重要到值得他分神关注的程度;他的目标更加广阔,也即是整个亚洲地区而非某一具体的国家。抛开越南不提——越战得到的注意力已经多到没必要特地拿出来做例子的程度了——接下来几十年里亚洲地区发生的许多变化,确实印证了乔治凯南的规划。举例而言,如果我们翻阅一下记载了1975年12月美国总统与基辛格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两人讨论内容的备忘录,同样也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内容:
“在(印尼)入侵(东帝汶)时使用美制的武器装备可能在美国国内激起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印尼)的行动诠释(值得一提的是,此处使用了construe这个词)为防御性的...当然,如果(印尼)等到我们回国之后再动手就再好不过了。”
印尼当然会满足美国人的愿望——福特与基辛格离开印尼14个小时之后,印尼才开始了入侵行动——
并在接下来的近三十年里灭绝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本地人口。
而为什么美国会支持印尼?助理国务卿Richard Holbrooke在1981年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讲得非常清楚:
1.印尼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同时也是主要产油国,对于OPEC存在影响力。
2.美国在印尼存在重要的商业与贸易利益。
3.其把守太平洋与印度洋交接处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4.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穆斯林国家,他们可以为解决德黑兰人质事件之中发挥作用。
5.他们在东盟内部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所以,Holbrooke总结到,不管是因为以上的原因,还是控制泰国与针对越的”destabilization actions”都需要印尼帮组的事实,印尼“毫无疑问”的是美国在亚洲地区不可或缺的“关键”盟友,而美国对与印尼入侵行为的支持也是必要的。
话已至此,也不妨再多说一些,很多人应该都对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有印象,但是应该很少有人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国家\这些国家在哪里。位于美国后院,加勒比海沿岸的危地马拉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香蕉共和国,依靠土地换铁路的交易,联合果品公司拥有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铁路、电报线、港口和土地,而1950至1954年间,危地马拉的首任民选总统Jacobo Arbenz Guzmán没收了大量属于联合果品公司(以及其他地主)的土地并分配给了农民。,作为反应,联合果品公司依靠其在美国国内强大的影响力,将此定性为苏修共产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最后由CIA出面,联合危地马拉反对派与军队发起了Operation PBSUCCESS,推翻了危地马拉政府,开始了近40年的军政府统治。
美国扶植的独裁者阿马斯上校
一般来说,只要停留在纸面上而不是面前,那么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生死其实并不会对人造成多大的触动,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干这些事情的人,例如联合果品(现在改名叫
了
金吉达)的诸位股东们,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仍然可以活蹦乱跳儿女双全安度晚年,那么问题就很讽刺了:
诸位总统们从不离口的自由与和平,到底应该作何解?到底该怎么翻译才能最接近其原始意义?
我觉得,这两个词,大概可能也许应该是香蕉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