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给大家推荐一个适合上班时间做的运动! ·  2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活在当下、笑在当下、悟在当下! ·  3 天前  
易职说  ·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  3 天前  
蓝钻故事  ·  9.2分还在涨,年底黑马,非他莫属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极简的力量(深度好文)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2-14 06:30

正文

作者:每晚yy
朗诵:飞扬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人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向内收。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飞扬朗诵

《极简生活》一书中写道:“拥有物品,就等于将能量耗费在物品上。”

很多人之所以过得累,就是因为不懂得极简的力量,导致自身的时间、精力,被大量消耗,

《道德经》中有言:“少则得,多则惑。”

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将注意力往回收,开始化繁为简,专注自己的生活。

你简单了,生活也就跟着轻松了。

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物质极简,是一种清醒

作家傅士德说,现代人的通病,是热衷于拥有一切。

但人如果过分追求物质的多少,就会忽视掉真实的内心,从而陷入迷失。

1939年,海明威决定离开正值战乱的欧洲。

受好友菲茨杰拉德的邀请,他前往好莱坞尝试撰写剧本。

好莱坞电影公司给他开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并提供别墅、豪车。

但灯红酒绿的生活,却让他的心思越来越乱,以至于完全没有灵感。

为了重新找回创作思路,他来到古巴,买下了海边的一间小屋。

整个房间中,除了一张床,一个写字桌,再也没有其余大件物品。

清清爽爽的环境,一下子让他文思泉涌:

“在古巴,我一生里还没这么好的写作状态,可以说是最好的了。”

此后的21年,海明威一直居住在这间小屋,并创作出《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世界名著。

正是这种极致简单的创作环境,才让他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写作。

现实中,很多人都汲汲于名利和财富,总觉得东西越多越好。

但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沟壑,越是无限追求,越会将自己引入深渊。

想起网上的一句话:

人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不如内心活得清澈自律;表面上的鲜衣怒马,不如内心活得富足潇洒。

真正清醒的人,都懂得对生活做减法,卸下内心的包袱。

活出简单与克制,你才能在喧嚣尘世中,享受舒缓与坦然。


情绪极简,是一种修行

在《钝感力》书中看到一位医学教授,医术很是高超。

但奇怪的是,他所带学生却极少。

原因在于他要求非常严厉,经常呵斥学生。

曾有不少实习生被他骂到当场泪崩,甚至变得抑郁、胆怯。

唯独有个S医生与众不同,对那些骂人的话,他右耳进,左耳出。

他从不为此忐忑、失落,只管专心致志地学习医术。

在稳定的情绪加持下,S医生很快就成了同辈中的佼佼者。

想起作家陆雪莉在《没什么大不了》中说的话:

越复杂的情绪,越消耗精力,甚至损害人的大脑。

情绪波澜惊,人才能松弛下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总结了3种处事方法,让你的情绪更简单。

1. 遇烂事不怒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说:

“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才是英雄。”

因为盛怒之下,人就容易丧失理智,从而酿成恶果。

无论何时,你都得先压住火,沉住气。

情绪稳定了,烂事就已经解决了大半。

2. 遇难事不怨

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衍射论”:

指的是人们过于关注一件事情,就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摔了跤的人,若只埋怨疼痛,就会耽误要走的路;

淋了雨的人,若只抱怨天气,则会错过彩虹。

所以遭遇难题时,与其怨声载道,不如笑着扛下。

当你开始积极改变,所有的困境都会慢慢好转。

3. 遇大事不急

生活中,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人手忙脚乱,只能任由事态变坏。

而情绪极简的人却能够处变不惊,冷静应对,见招拆招。

曾国藩就说,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为处事第一法。

只有你遇事不慌,稳住心气,才有可能及时脱困,让一切回归正轨。


社交极简,是一种通透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写道:

多数热心于社交的人,从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

很多人年轻时,总喜欢给圈子做加法,热衷于结交各种人脉。

等后来回过头看才发现,大多数的社交都是无用的。

博主@何笑笑曾在视频中说,从他记事起,就发现父亲没多少朋友。

每次聚会喝酒聊天,出去钓鱼,都是三位面熟的叔叔。

他很不理解,总觉得父亲的圈子太窄,生活没什么意思。

直到一年春节,母亲告知了他真相。

原来父亲年轻时,也很喜欢交朋结友。

谁料博主出生后得了一场大病,急需用钱。

父亲赶忙向朋友们筹钱,结果借了一圈,那些人纷纷推脱。

多亏那三位叔叔伸出援手,这才凑够了看病钱。

父亲终于明白:虚情假意的朋友,都是无用的。

从那时起,一切不必要的应酬与酒局,父亲一律拒绝。

有闲的时候,他也只和为数不多的要好朋友来往。

正是简简单单的社交,让他们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好。

作家雪小禅说: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经营圈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再维系着泛泛之交。

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留给那为数不多的三两好友。

一个人的通透,总是从精简圈子,回归自我开始的。


数字极简,是一种自律

阿里研究院曾提出过一个概念:“信息过载”。

人一生中大脑能处理的信息大约是173GB,而我们现在每天接收的信息总量,已经超过5GB。

只需一个多月,我们的大脑就会进入超负荷处理信息的状态。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数字时代产生的垃圾。

就比如:刷不完的朋友圈,各大平台的热搜榜,投你所好的短视频……

它们只会让你沉迷于多巴胺之中,懒于思考,直至拖垮你的人生。

作家常先,曾多次尝试写作,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不是他文笔不好,而是因为他每次写作时,都忍不住玩手机。

一会儿刷短视频,一会儿看看热搜,半天过去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后来,他特意给书房的门配了一把锁。

每当他走进书房,就会让家人把门锁上。

狭隘封闭的书房里,没有香烟,没有手机。

唯一的电子设备,是用来打字的电脑,而且还没有上网功能。

不写满四五千字,他绝不让家人开锁。

靠着这样的方式,他逼迫自己戒掉手机,专注写文章。

也正因如此,他只用短短4个月的时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畅销书。

作家尔·纽波特说:解决信息过载最好的方式,是数字极简主义。

身处发达的数字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网络空间中。

如果你游戏上瘾,就在看书时把手机锁进抽屉里;

如果你沉迷短视频,就索性在工作的时候断掉网络。

放下手机,走出虚拟世界,你才能重新找回思考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家小野曾说: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过程,有所放弃,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与其被生活搞得疲惫不堪,不如做个极简的人,把无用的东西全部从生命里剔除。

物质极简,则生活有序;思虑极简,则内心丰盈。

把自己调成极简模式,你才能借助它的力量,寻回内心的价值,感受真正的幸福。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兹心批注:

极简,才是真正的高级。在浮躁喧哗的当下,我们要去做一个简单的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让自己每一步都走得稳当。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每晚yy。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学习
↓↓↓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读书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