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总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习惯或者爱好。建筑是创作的实用艺术,所以建筑师也不例外。很多建筑师在生活中也会有异于常人的习惯,简单而言就是怪癖。但其实这些怪癖也是他们找寻创作灵感的过程,也许对于他们而言,是创作的入口,生活的出口吧。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位顶级建筑师的日常小习惯,看看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如何放飞自我以便找寻灵感。这些怪癖有些让人瞠目结舌,有些让人感慨万分。但无论如何,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也在告诉建筑人们如何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保持行业所需的积极良好心理素质。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他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肯尼迪图书馆,再到卢浮宫改造工程、美秀美术馆。贝聿铭这个名字,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美秀美术馆
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生于伊拉克巴格达,后来定居英国,于2004年成为首位获得普利策克建筑奖的女建筑师,在国际建筑界享负盛名。她的设计才华也不仅止于建筑,还包括了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
安特卫普港口大楼
其承接的建筑案中,不少室内设计都出自哈迪德之手,如在1982年获得建筑设计金奖的伊顿广场公寓、1998年在东京设计的公寓、1990年在大阪设计的Folly等。1990年开始她也承接了不少的大型展场设计,如Gronningen的视觉艺术设计展馆、1992年纽约所罗门·古根汉美术馆的展览。
蛇形画廊
有许多关于扎哈·哈迪德的故事表明,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她自己。例如,在自己家里拍摄《Vogue》照片的时间会被推迟几个小时,或者只用她自己设计的物品来装饰公寓。尽管她身边的许多人都证明了其实是她个善良的人,但这种自恋的态度也是她任性哲学的核心所在;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从不接受否定的回答。”
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发中心
Snohetta是一家著名的国际建筑、园林建筑与室内设计公司,其总部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在1989年由Craig Dykers与Kjetil Thorsen成立。Snohetta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其设计版图早已突破不到500万人口的挪威,遍及欧美和亚非,覆盖建筑、景观、室内、品牌设计等领域。2017年挪威发行的纸币背面图案将采用Snohetta提交的方案。
奥斯陆歌剧院
对于建筑公司来说,爬挪威的山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奇怪的团队建设练习,除非你的公司是Snøhetta。对Snøhetta来说,这座山被称为挪威神话中神居住的地方,每年去爬这座山是很有意义的。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迷信的色彩,但有信仰总不是一件坏事。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随着公司的发展,旅行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利用这段时间来讨论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我们想去的地方,”联合创始人克雷格·戴克斯说,“我们过去一直只是为了攀登而去。”但现在它有更多的意义所在。“
Svart酒店
标志性的东立面
- 设计联 × 大事件 -
设计联全新打造真人秀节目《造梦空间》
聚焦公益、儿童、设计,我们改造的不仅是空间!
看设计师如何大战熊孩子客户,看小房间怎么大变样
到底是小朋友更聪明,还是设计师更聪明呢?
先来看看预告片!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详情)
更多阅读:
设计联 只做对设计师有用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