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正式发布了
《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其中包括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十佳案例和30个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今年7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应用反哺大模型技术迭代,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该《行动计划》,促进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面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特别组织开展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300余家企业的申报案例。
按照科技含量高、行业影响力大、示范带动效应强等原则,经专家评议审核,最终遴选出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十佳案例和30个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并将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实际问题整理形成《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于大会现场发布。
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十佳案例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I赋能城市热力管理的典型应用》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东方显示工业大模型助力制造效率提升》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人工智能+普惠金融”案例介绍》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银行IDTT产业博士智库》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OneID一脸通关平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讯飞听见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材料数据库与关联预测模型的石化新材料研发》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大脑、一网统管” 》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建设行业垂类大模型及应用》
北京中科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型精准数字督察,AI赋能提质增效》
6月27日,北京市首批10个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应用案例发布,涉及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北京还将持续征集北京市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形成北京市大模型技术产业创新图谱和典型应用案例集,并适时择优发布。
1.由百度集团和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基于电力行业NLP大模型的设备运检知识助手示范应用。
在智慧能源领域,基于百度“文心”系列大模型及领先的深度学习、知识图谱增强等技术,构建了千万级电力文本样本库和电力行业知识图谱,联合训练电力行业NLP大模型,在电力专业分词、电力营销敏感实体识别F1指标分别提升9.27%、13.28%,达到92.376%和94.947%,显著增强了设备及电网运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由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共同开发的数字中医大模型示范应用。
在智慧医疗领域,基于智谱华章高精度千亿中英双语稠密模型“GLM-130B”,面向中医领域名医经验挖掘整理需求,构建数字中医服务平台,探索高危肺结节人工智能临床诊疗和临床评价研究等解决方案,实现中医临床经验的智慧化复制新模式。
3.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面向建筑领域多模态行业大模型示范应用。
在智慧城市领域,基于“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和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联合研发建筑工程全闭环智能应用系统,形成项目地图索引、风险快速传达、自动回复等功能,赋能工程方案设计、技术文件审核等多个阶段场景,大大提升建筑行业智能化水平。
4.由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和科大讯飞(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自主可控城市大脑大模型示范应用。
聚焦城市治理领域,以如如ChatTT为技术基础,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完成城市治理大模型的国产化改造并示范应用,加速城市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5.由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友谊医院共同开发的基于山海大模型的门诊病历生成系统示范应用。
在智慧医疗领域,基于云知声700亿参数规模的自研“山海”大模型,结合前端声音信号处理、声纹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全栈式智能语音交互技术,预计可提升医生的电子病历录入效率超过400%,节约单个患者问诊时间超过40%,提升医生门诊效率超过66%。
6.由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和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共同开发的覆盖元素周期表原子间势函数预训练模型示范应用。
在科学研究领域,基于科学智能研究院深度势能原子间势函数预训练模型DPA-1,可模拟原子规模高至100亿,大幅提高模型迁移能力和元素容量,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7.由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多模态智慧金融大模型示范应用。
在智慧金融领域,基于第四范式百亿参数大模型“式说”,联合开展金融多模态智慧金融平台研发及私有化部署,在行业术语通俗化解释、客户经理信贷管理、人工客服问答、AI应用快速研发等多个环节形成大模型能力,大幅降低客服管理成本,提升客服人员效率及客户满意度。
8.由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自动驾驶大模型DriveGPT示范应用。
在自动驾驶领域,基于毫末智行自研的业界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DriveGPT,提供问题场景的快速发现、场景数据的快速筛选与自动标注、罕见场景的数据生成,以及云端仿真测评等能力,可有效节省90%的标注成本,将算法对于模糊车道线的识别能力从40%左右提升到90%以上,对驾驶轨迹的预测误差降低近3倍。
9.由北京衔远有限公司和北京一轻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面向消费领域的品商大模型示范应用。
在智慧生活领域,基于衔远品商大模型及ProductGPT等应用,联合研发商品智能反向定制、智能调度、智能营销等服务功能,并在一轻集团旗下的10个产品品类示范应用,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从商机发现到产品交付的全链路数智化转型。
10.由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智者四海(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智能问答大模型示范应用。
在智能问答领域,基于面壁智能自研
“CPM-Bee”大模型,联合开发“知海图AI”智能问答大模型,可归纳总结热榜观点并生成摘要,生成准确率超过80%,通过多模态、生成式、可解释及对话式的搜索方式,提升搜索结果的质量和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搜索需求。
来源
数据要素社整
理自海淀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