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今年,破10亿了 ·  4 天前  
长江云新闻  ·  抓捕尹锡悦!最新消息→ ·  6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不要低估特朗普的扩张野心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5.5级地震 ·  1 周前  
参考消息  ·  特朗普表扬扎克伯格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法网保护规则,天网蔑视规则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4-18 15:45

正文

每个人都有权获取关于自己的数据,并从中受益。但是每种权利都伴随着义务,因此每个人都有义务尊重信息的完整,负责任地分享信息并接受他人监督。


我是泄露上万份美国国家安全局机密文件的检举人爱德华•斯诺登的粉丝,因为我认为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许多政府最大的过失就是隐瞒它们实行追踪的事实。强大的政府在追踪我们,并且这种追踪完全不对称。我为斯诺登的检举叫好不是因为它会减少追踪行为,而是因为它能增加透明度。如果我们能让追踪重新变得对称,可以追踪那些追踪我们的人;如果我们能让追踪者负法律责任(应当出台相关法规),并且为信息的准确性负责;如果我们能让利益更明显且与我们更相关,那么我想追踪的扩张将是可以接受的。


爱德华·斯诺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职员,2013年6月在香港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棱镜计划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英美的媒体,并解释说:“愿意牺牲掉这一切(工作、收入和女朋友)(把真相告诉世人),因为美国政府利用他们正在秘密建造的这一个庞大监视机器摧毁隐私、互联网自由和世界各地人们的基本自由的行为让他良心不安”。


我希望朋友把自己当个体看待,为了建立这样一种关系,我必须保持开放和透明,并和他们分享我的生活。我也希望公司将我当个体看待,因此我必须保持开放、透明并与它们分享信息。我还希望政府把我当个体看待,因此我必须向它们公开个人信息。个人化和透明度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个人化程度越高所需的透明度就越高。绝对的个人化(虚荣)需要绝对的透明度(无隐私)。如果宁愿保持隐私,不对朋友和机构开放自己,那么我必须接受个性不受重视的一般化对待。我将成为一个平均数。


现在,想象一下这些选项被固定在一根滑动轨道的两端,左端是个性化和透明,右端是隐私和一般化。滑块可以向两边或中间的任何位置滑动,而这个位置代表我们重要的选择权。让人人都感到意外的是,当技术让我们进行选择(保有选择权十分重要)时,人们倾向于将滑块推向个性化和透明的那端。心理学家在20年前不可能预料到这一点。如果今天的社会媒体教会我们一些关于人类的东西,那就是人类分享的冲动胜过保持隐私的愿望。这让专家们感到惊讶。至今为止,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一般倾向于更多地分享、揭露以及变得更加透明。我会这样总结:虚荣战胜了隐私。


人类曾经世世代代生活在部落或宗族之中,那时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公开、可见的,没有秘密可言。我们的心智在持续的互相监督下演化。从演化角度来说,互相监督是我们的本性状态。我认为,与诸多现代怀疑态度相反,人与人之间形成循环监督的世界不会受到强烈抵制,因为我们曾经像这样生活了数百万年。如果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对称,我们会感到舒适。


这个假设并不容易达成。显然,我与谷歌或是我与政府的关系天生就是不平等的。它们能够获取每个人的“生活流”,而我只能获得自己的,这意味着它们握有质量更高的资源。但是,如果能保留一些对称性,让我成为它们更高地位的一部分,承担更多它们的责任,并能从它们提供的更好视角中获益,或许事情是可行的。可以这样说:警察当然会视频监控公民。然而只要公民也能视频监控警察,并且能够获取警察的视频,这种情况尚能接受。虽然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但是想要透明社会就必须开始行动。


纽约警察用手机监测软件进行监视


那么,该如何处理我们曾经称之为隐私的状态?在一个人们相互之间保持透明的社会,匿名有没有存在的空间?


网络让如今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真正实现匿名,但它同时使得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匿名难上加难。我们在掩盖身份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就会在揭开身份使自己完全透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我们既有来电显示,也有来电隐藏,后来又有了来电过滤。接下来,生物特征监测(虹膜+指纹+声音+面部+心率)让我们无处可藏。当一个人的任何信息都能被找到并存档时,世界上就没有隐私可言了。因此,不少聪明人渴望找到方便的匿名手段作为隐私的避难所。


然而,在我见过的任何系统中,当匿名变成常态时,系统必然失败。充斥匿名者的社群要么自行毁灭,要么从完全匿名变成伪匿名状态。比如,在eBay和Reddit中,不断产生的昵称背后都有一个可以追踪的身份。著名的非法团体Anonymous由一群完全匿名的流动临时志愿者组成。他们是一群没有固定目标的义务警察。他们会让某家信用卡公司瘫痪,或者捣毁伊斯兰国好战分子的推特账户。但是当他们不断制造麻烦时,很难说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总体上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匿名好比稀土金属。大剂量的此类重金属是已知的对生物体最致命的毒素。然而,这些元素却是维持细胞生命的必需成分。但是,保持健康所需的量少到难以测量。匿名也是一样的。难以察觉的少量匿名情况对系统来说是好的,甚至是必要的。匿名者让偶尔的告密行为成为可能,并且能保护受迫害的边缘人以及不被社会所容的人。但是当匿名大量出现时,将会危害系统。


匿名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手段。因此,推特、YikYak、Redditt等网站上,大多数粗暴的骚扰都是匿名的。不用负责任的状态最大程度上释放出人类的恶。


一种流行的危险观点认为,设计系统时应当支持方便的匿名手段,用来克服对隐私的窥探。这就如同提高人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让人变得更强壮。隐私只能通过信任获得,而信任需要稳固的身份作基础。结果是信任越多,责任越大,情况越好。就像微量元素一样,匿名者永远不应当被完全清除,但我们必须保持其数量尽可能接近于0。

——以上内容节选自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著作《必然》

凯文·凯利,人称KK,《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第一届黑客大会的发起者,代表作《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必然》。


KK被看做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在《必然》一书中,他指出了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换言之,他预言了未来30年哪些领域会出现重大的财富机会。逻辑思维罗胖说:“凯文·凯利的观点震撼过很多人,他描述的未来振奋过很多人。最重要的是,经过时光磨洗,他是被证明了预见性和洞察力,且在哲学层面最成体系的一个人。凯文·凯利已经不是那个人本身,而是这个时代的坐标和符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走进KK的世界~
推荐文章
参考消息  ·  今年,破10亿了
4 天前
长江云新闻  ·  抓捕尹锡悦!最新消息→
6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不要低估特朗普的扩张野心
6 天前
参考消息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5.5级地震
1 周前
参考消息  ·  特朗普表扬扎克伯格
1 周前
柠檬网  ·  这是我见过“最拼”的鸡店!
8 年前
三剑客  ·  「剑客电台」谢谢你,母校!
7 年前
百读社  ·  人生还有千万种可能
7 年前
人生研究所  ·  熬!(深度好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