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349
部 每 日 一 片
今年贺岁档最大赢家,毋庸置疑是徐峥。
抛开院线撤档转为流媒体上线,免费请全国观众看不说,徐峥贺岁片的选题,也是很映衬“合家欢”的大主题了——
上线一天,豆瓣评分6.1,勉强及格。
作为徐峥「囧系列」里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的优缺点展露的也很明显。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地聊聊。
囧妈到底在讲什么?
说实话,在最初大片云集的贺岁档里,
V姐一眼就选中了《囧妈》,决定带着家人去影院欣赏。
选择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和父母都欠彼此一句“对不起”和“我爱你”。
不如就用这部电影戳破双方不好意思的窗户纸,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一些。
可惜的是,这个愿景在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凉透了一半。
我和我妈看完相视一笑,困得想去睡个觉。
或许是对徐峥抱有高要求,或许是想看到《泰囧》《港囧》后的新东西。
(以下有轻微剧透,小心阅读)
首先是,剧情的大BUG。
事业有成但家庭混乱的徐伊万
(徐峥饰演)
,阴差阳错登上了和母亲前往俄罗斯的列车。
这一路,当儿子的徐伊万各种想逃离母亲。
母亲呢,各种唠叨,把儿子把控地死死的。
两人好不容易乘车来到俄罗斯,却在前往演出的路上碰到一头小熊。
母子二人齐心大战小熊后,熊妈妈出没,追杀二人为自己的孩子“报仇”。
危难之际,当地人开了一枪,帮他们摆脱了熊妈妈,这才幸免于难。
但却错过了演出的时间,赶到剧院的时候,观众都已离席。
为了满足妈妈演出的愿望,徐伊万将坏掉的大幕修好,母亲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喝彩。
这场母子的囧途,才算结束。
Ummm,是不是像看了一场真人版《熊出没》大电影?
不仅母子二人和解的情感线莫名其妙,就连徐伊万与妻子的感情线也很让人摸不着头脑。
按照剧中情感走向,对妻子说出真心话的徐伊万应该会与妻子复合或者彻底决裂吧,结果两人把话说开后,就没有然后了……
列车上出现的人也挺莫名其妙的:
虎头虎脑的列车员、像大娘的沈腾、与未婚夫吵架的性感女人……
理论上说,他们的出现是为了增加笑料,实际看起来有些事倍功半,为了搞笑而搞笑。
要不是影片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真的就与及格线无缘了。
比如,演员阵容强大;
比如,题材选择到位;
将贺岁片与母子关系结合,可谓是共情满满。
众所周知,有种饿,叫做妈妈觉得饿。
前脚给你疯狂喂食的妈妈,后脚就不让你吃完最后一块红烧肉。
嫌你不吃饭的是她,嫌你太胖的也是她。
吃饭管你,个人隐私也要管。
不止片中的徐伊万烦躁的想爆炸,屏幕后的我们,也是看到了自己妈妈的样子。
就是这些小事情,反映了再贴切不过的现实。
妈妈总是打断儿子说话;
儿子不想听妈妈唠叨;
共同出行,儿子就拿一个包,母亲能把全家都搬走。
什么泡脚桶、自热锅、水果、主食……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妈妈不带的。
也是惊奇,她们竟然可以这么有生活智慧。
你会发现,母子关系的碰撞激起了不少火花。
做子女的,能反思平日对父母吼叫;
做父母的,能认识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明明都爱着对方,却用极端的交流,让彼此渐行渐远。
徐峥通过选题,将这种矛盾很好地表现出来。
他在采访里有提到:
《囧妈》这部电影最难处理的一点就是:妈妈怎么跟孩子说对不起和谢谢你,孩子怎么对父母说我爱你。
再比如,
细节捕捉准确
;
早在电影上线前,一处暖心的细节就被很多网友看到。
徐峥在海报和片头加上了「特别纪念高以翔」这几个字,整个剧组没有忘记高以翔这个大男孩,让我们心头一暖。
也足以看出导演团队的用心之处。
这种用心之处还表现在片中母子相处时的小细节里。
毕竟母亲对孩子的爱往往就落实在细节里。
比如,片中的徐伊万人到中年,母亲看到他第一面,还是会塞几颗奶糖,这是实处的细节。
还有一些是情绪上的细节,在母亲面前向来任性的徐伊万在彻底伤透妈妈心的时候,妈妈表现出来的感情除了难过,也有一种任性。
这种微妙的情感表现,正是来源于日常。
你们想想,当自己气到妈妈的时候,她是不是也会展现小女生的任性,选择不理你。
话说回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囧
,母子不仅是观念不同的两代人,更是一家人。
诚然,在这个强大的内核下,剧情的不足显得尤为渺小。
这就是徐峥的聪明之处。
作为票房的实力捍卫者,他早已参透观众的内心,懂得趋利避害。
剧透结束分割线
徐峥,活得够明白
别看现在的徐峥很商业,从前的他可是从文艺世家出来的文艺青年。
最早,徐峥是名话剧演员,26岁的时候还获得了话剧界最高的奖项「白玉兰奖」。
他也曾是开口阳春白雪,混迹于先锋话剧里的白衣少年。
只不过,他很快看清了世道。
与其咬文嚼字曲高和寡,不如接地气拥有传播度和影响力。
让观众看懂,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接地气但不媚俗,是徐峥找到的平衡点。
年前为了宣传《囧妈》,徐峥上了不少综艺。
其中在《十三邀》里的谈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他直言想跟娄烨导演合作,但怕对方觉得自己太商业看不上自己。
不敢想象,徐峥竟可以放下身段说出这样的话。
而后他又带着团队上了《吐槽大会》,在节目里敞开心扉大肆吐槽。
不得不说,山争哥哥在接地气、赶潮流的路上一直挺努力的。
同时,也很会迎接变化、眼光也很好。
从这点上看,他是票房保障一点疑议都没有。
当年他放弃话剧转向影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后,反响颇高。
而后他又出演了《李卫当官》等电视剧。
几部戏下来,人们对这个长得好玩、演技到位的演员,建立起了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这种
信任感是对他演技的肯定。
很快,不安于现状的徐峥看到了电视剧里的局限,他开始想要尝试电影。
那会的电影市场竞争也挺激烈,刚巧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想找陶虹去客串,徐峥看了这个黑色幽默的剧本后,赞不绝口,自告奋勇出演。
那会经费不足的宁浩担忧地回了句:
我们可付不起你的出场费。
奈何徐峥不在乎,直接说:
我不冲钱,冲你的剧本去的。
这部戏,让徐峥结识了宁浩、黄渤,铁三角的情谊从此打下。
没想到,《疯狂的石头》大火,宁浩在业界的名声大振。
2009年指导了一部《无人区》,邀请徐峥来做男主。
为了角色需要,徐峥一个月减了25斤,
在大漠里待了两个月,开没挡风玻璃的车。
这对徐峥来说,是精神、身体、演技上的三重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