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这种天还出门办事简直是“酷刑”。这不,浙江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到今年底前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多层级、多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以后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让企业能不跑就不跑!
浙江将全面推广应用“一口受理、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代办服务、快递送达”办理模式,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到2017年底前,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多层级、多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等事中事后监管服务阶段工作效率,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
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
。
为完成上述改革目标,《意见》提出了8大重点任务,并详细规定了完成时间。
2017年10月
除涉密项目外,企业投资项目实行
“六统一”
制度,即统一平台、统一赋码、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监管、统一服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或备案,以及城乡规划、土地(海域)使用、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等相关手续,通过在线平台“一口受理、网上办理”;项目核准、备案机关以及其他审批监管部门统一通过在线平台受理项目申请,办理过程、结果等节点信息同步推送至在线平台,实现项目审批全流程
可查询、可监督,
变“企业跑”“部门跑”为“数据跑”
。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其他审批监管部门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唯一代码制,项目的审批信息、监管(处罚)信息,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统一汇集至赋码项目。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应当在提交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前通过在线平台申请赋码,凭项目代码办理项目核准、报建等手续;企业办理项目备案,通过在线平台完成项目备案时同步生成项目代码。
2017年10月
打破各地、各部门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报建等事项的信息孤岛,实现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实时互通。
2017年12月
加快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证照批文、材料等数据共享。
2017年9月
在
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园区、特色小镇
,大力推行以准入标准替代审批的
企业承诺制
,推动更多项目事项管理由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转变。
加快制定出台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配套制度,加强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加快探索多本合一、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模式,贯彻落实“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实施细则。
2017年12月
进一步梳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不断减少、简化审批所需提交材料,制定全省相对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办事指南及通用格式文本。
推进绍兴市柯桥区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试点。
2017年9月
加快审批流程优化再造,研究制定优化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办理流程的实施意见。
2017年12月
积极创新环境影响、安全等评价审批管理方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程度实施分类管理,推行免于办理评价、网上在线备案、承诺备案管理、简化评价内容等措施。
2017年12月
积极推进规划选址、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人防工程建设设计审查、环境卫生设施许可、防雷设计审核等现场联合踏勘。对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工程项目,推进实施统一受理、统一现场验收、统一送达验收文件的联合验收方式,实行网上流转、全程留痕、实时监察
。
除使用中央补助资金的项目外,按照国家规定,企业投资项目不再由政府组织综合验收。
2017年12月
深入推进涉政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脱钩改制,破除中介服务垄断,加快培育具有多种资质的综合性全能型中介机构或中介机构联合体。
2017年12月
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
网上“中介超市”
,建立健全市场有序竞争、企业自主选择、中介规范服务、政府高效监管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机构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中介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诚信档案和退出机制。
2017年12月
规范中介服务收费行为,逐步建立审批中介网上竞价平台。
2017年12月
行政审批部门委托开展的技术性中介服务,应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服务费用由行政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
2017年9月
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对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的投资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店小二”式服务,为企业提供规划选址审批、土地报批、项目核准或备案、施工许可等全过程个性化、精准化代办服务。
2017年12月
将信用信息查询使用作为
必要环节
嵌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流程,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精准服务。
-
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
-
-
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载体,归集、整理投资项目的相关审批、监管(处罚)信息并记于其名下。通过对企业主体的信用监管,实现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
2017年11月
列入负面清单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原则上占企业投资项目总量的比例
不高于5%
。省级有关部门列入负面清单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占本部门企业投资项目总量的比例
不高于5%
。建立负面清单年度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评估考核与督查工作。
来源: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