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尚未关注我们,可点击标题下方的“
郎
club
”
关注我们。
上海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土地出让了,但是这个池子好像也不是很太平
今年静安那11万方的住宅地块,被融信轰轰烈烈的用
110.1亿元拿下来,一举成
为全国地王,融信瞬间刷了我们的朋友圈,
最近融信也不知为何出让了49%的股权给了万科,从此地块进入联合开发模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海土地房企拿了后内心有了波动事件,而且卢俊稍微整理了一下,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多的惊人
——景瑞出售上海虹口项目予恒大 交易代价11.57亿,这块只有2万方的小地,当年景瑞刚刚用了6亿元拿下
——保利一路血战54.5亿周浦拿地,但是血战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找来了首创,一人一半平分地块一起开发
——建发41.98亿拿下嘉定新城地王,曾对外放话未来售价6万/平,但之后马上联系上了金茂,现在这块地即将由金茂操盘
——新江湾那块地王,信达和泰禾最后两个连环举牌,把楼板价一路攀升,但是土地成交之后没多久,两家人就决定合作联合操盘这个项目,不久之后泰禾院子即将和大家见面
——首创2.5亿元入股中粮地产上海浦东新场项目,持股50%,这也是一块据说保本价要6万的项目
——当然,今年上海的单价地王也不能逃脱这样的命运,新城志在打造真正高端项目,所以一举拿下今年上海的单价地王,但是据说
落槌后的第一分钟,就走到金茂代表方那里,聊聊是否有合作的可能。现在这个项目,据说售楼处就要放在金茂府里了
这是我知道的一些信息,背后其他一些股权合作的动作案例就更多了,举不胜举
对于这样的情况,可能不少朋友都有一些分析
比如,你可能会说
今年是行业融资环境历史上最宽松的一年,几乎所有开发商都可以没有风险没有多大代价就可以借到很多钱,
而借到钱后想办法花出去这个是潜意识的行为
然后遇到下半年银根收紧,不让房企借钱拿地然后断了他们借钱的途径,所以面对周转有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拿出自己的土地和别人合作
比如,你也可能会说
今年的上海市场空前的好
所有的项目都卖出了之前不敢想的价格,潜意识里提升了开发商的预期,到了下半年市场宏观调控,贷款政策升级,让开发商感受到了明年的风险,面对风险的时候企业选择平摊风险也是应该有的行为
当然,你也可以说
要往好的地方想,两家人合作共赢,取长补短,联合开发出更加好的产品,满足当下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
当然,说这个观点的一般都是已经这么做的内部人员啊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论什么分析,有一个逻辑一定都不会错
就是大量的开发商在当初拿地的时候,拿了自己都不会很愉悦的一块土地,哪怕最后拼尽全力的拿了下来,但是内心依然有着各种怀疑和惴惴不安
而当整体市场不好了,外部给到一定的压力,那么这个时候拿出来和大家联合开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
今年上海的土地市场一定是虚高的,
所有开发商因为各种热情冲昏了头脑,一个个拿下来当初自己都不可接受的高单价地块
这会成为未来一个个潜伏的炸弹。因为这些地块需要一个一个变成房子并且实现成交,销售一个解除一个销售一个解除一个,如果万一有一个引爆,那么他在上海业内引起的影响力将不亚于最近这一次的宏观调控
这是市场埋下的X因素,2017年这一整年都会惴惴不安
但是另外一方面不知道各位发现了没有
就是虽然这些土地项目单价都虚高,但是奇怪的一点就是:
永远有人接盘
。只要你拿下了土地,不论单价是否合理,总会有人愿意和你合作
不论是泰禾这样的小股操盘的模式,还是万科这种掏钱平分江山的模式,总是有继任者过来说:
不要怕,没事的,有我在
这又是一个什么现象
可能是觉得,土地日益稀缺的当下,拥有一块地,不论合不合理,它本身就是一个筹码,具备和别人谈判的资格,倚天屠龙刀只要不出鞘就可以呼唤武林,因为江湖上有大量关于这把刀的传说
可能是觉得,现在的市场是周期性调控,每三年有一轮低谷,但每三年也会有一轮高峰,这轮高峰和你有没有关系,就在于你有没有在从事房地产行业,换句话说就是你手头还有没有土地
更加有可能觉得,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人抢的一定是好东西,越限制的东西就越说明这样的重要性,中国人,所有厚黑学都玩的一溜一溜的
这可能就是中国房地产的现状
一线城市,所有人都觉得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已经很大了,大到自己都看不到未来,看不懂行情。但是纠结的是,这个风险大归大,看不懂归看不懂,
但是我同样看不懂的是这个所谓泡沫会不会破,到底什么时候破
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土地市场就和房价很像
所有人都觉得现在泡沫很大
但是这个市场依然能够承载这样的泡沫
而且好像还可以承载更多
那么对于你来说,你接不接受这个泡沫
不管你是否接受,但是如果你看不懂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放弃了这个行业,那么某种程度上就等于自己失业,与其如此不如一搏
过去的历史已经说明了一切,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看看房地产前十的排名,几乎都是胆子贼大的,在中国做房地产因为激进而死的貌似只有当年的孙宏斌,99%的激进都在过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