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结构先声
PKPM结构官方号,分享技术干货和结构产品最新资讯。现在关注即可获得【软件参数解析工具书】、【减隔震资料包】一份!研发和技术人员答疑,全网最准确的PKPM软件问题解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马斯克20万块GPU炼出Grok-3,暴击D ... ·  2 天前  
Hacking黑白红  ·  网络安全招聘聘 | “陌陌”业务风控研发 ·  2 天前  
Hacking黑白红  ·  网络安全招聘聘 | “陌陌”业务风控研发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指标波动归因分析:数据背后的故事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金融波动率的多模型建模研究:GARCH族与H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结构先声

加固改造项目怎么提升效率?钢筋录入的细节别漏掉!

结构先声  · 公众号  ·  · 2024-10-24 1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PKPM软件的新版本2025R1.0的发布,该版本针对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进行了规范更新,并特别强调了智能化设计、工业设计、鉴定加固设计等多个专项的更新。文章详细描述了新版本中梁和柱实配钢筋录入的三种方式,并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应用反馈,展示了智能识图的价值和便利性。最后对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小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PKPM软件发布新版2025R1.0,适应新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除了规范更新外,智能化设计、工业设计、鉴定加固设计等多个专项更新受到关注。

关键观点2: 梁实配钢筋录入功能介绍

软件主要优化了梁与柱构件DWG图的钢筋录入,包括三种录入方式:DWG识图录入、计算配筋结果读取自动录入、手动布筋录入。

关键观点3: 项目应用反馈

通过一个实际工程项目,介绍了梁实配钢筋录入的识图总体效果,分析了未识别梁问题和显示有误连续梁问题,并总结了应用反馈。

关键观点4: 发展趋势和小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与城市更新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PKPM软件在此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


正文


为配合新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PKPM软件在发布了PKPM 2025R1.0版本,广大的PKPM用户相继升级到了2025版本。这个版本除了规范更新外,智能化设计、工业设计、鉴定加固设计等多个专项更新主题备受关注;而随着既有建筑的存量市场扩大与部分地区住建局更名为城市更新局,整个行业对鉴定加固软件尤其关注。

本公众号9月初发表的“ PKPM结构新版发布,加固设计全新解决方案推出 ”一文(点击即可前往查看),其中简单提到了“加固设计全面提效,重点改进钢筋录入,加固施工图”。本文以此功能为切入点,以实际的工程项目应用反馈为落脚点,为大家详细剖析智能识图带来的价值与便利性,希望为行业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1

功能介绍

目前,软件主要优化了梁与柱构件DWG图的钢筋录入。


1.1 梁实配钢筋录入

梁实配钢筋录入支持三种方式:①DWG识图录入(推荐);②计算配筋结果读取自动录入;③手动布筋录入。本文主要介绍推荐的DWG识图录入应用场景;也有很多的工程师反馈较早的既有建筑没有DWG图纸,仅有蓝图,这种应用场景可以将方式②+方式③结合,虽然没有方式①效率高,但也可以利用软件的连续梁复制、自然层复制功能显著提高梁钢筋录入效率。


对于熟练使用PKPM施工图审查软件的工程师应该会发现,DWG识图录入功能的界面、操作流程两者基本相同,此功能正是引用了迭代多年的施工图审查识图功能。


1.2 柱实配钢筋录入

同梁实配钢筋录入功能,柱构件也支持上述三种录入方式。


同时,柱施工图DWG识图支持的柱图画法也是广大工程师关注的点,具体包括:截面集中注写、截面原位注写、大样列表、平法柱表等。


2

项目应用

2.1 项目概况

项目加固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重新划分防火分区,增设防火墙,新增负一层机房功能房,对应位置进行改造加固。

项目地点: 广东省广州市。

设计单位及人员: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唐伟杰

抗震设防信息: 本工程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2 识图总体效果

通过简单的三步(①打开梁图;②选择图层;③自动识别)操作后,在保证图层选择合适的情况下(本项目图层类别相对较多,尤其注意),软件自动识图后,总体上能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效果。


进一步打开显示未识别的连续梁,可以将未识别的梁跨高亮显示出来。


2.3 未识别梁问题分析

2.3.1 图纸与模型中的梁不对应

本项目为加固工程应用场景,当前加固模型相对于原施工图纸,有较多的新增构件,因此在DWG图纸钢筋录入识别时,软件找不到对应的实配钢筋,即显示为“未识别的连续梁”。具体列举如下:


2.3.2 梁跨无集中标注

梁跨无集中标注,此项目典型问题包括两大类:1)由于梁跨中断导致一部分梁段上无集中标注;2)梁跨上未标注集中标注:

比如,第一类具体列举如下,此KL358(6)有6跨,但是中间被房间打断,设计师标注为连续的集中标注,因此软件第一段识别是梁跨数目不对,显示为“显示有误连续梁”,右侧梁段则找不到集中标注,显示为“显示未识别连续梁”。此类问题均是由于改造加固时中间增加了疏散楼梯导致的中断,因此在既有建筑钢筋录入前应调整原施工图的表达以此规避。


第二类具体列举如下,该Y向梁模型和图纸均有梁,但是施工图中无对应的配筋标注,因此软件也显示未“显示未识别连续梁”;而水平短梁则是上述问题“图纸与模型中的梁不对应”导致的显红。


2.3.3 柱内梁段未识别

部分截面尺寸较长的柱,梁连接在梁两端,建模则在柱内拉通,识图时该柱内梁段显示为未识别,此现象可以忽略。具体列举如下,该KL14(2),梁的两段均正常识别,但是柱内梁段显示为“显示未识别连续梁”。


该KL224(1),柱内梁段显示为“显示未识别连续梁”,也是同样的问题。


2.4 显示有误连续梁问题分析

本问题均是上述2.3中分析原因附带出来的问题,由于设计师对中断的两段梁按多跨连续梁标注集中标注,导致的一侧梁跨显示有误。具体列举如下:


放大其中一个连续梁,可以具体看出来,该KL275(6)总共6跨,此6跨包括了楼梯间打断的左侧和右侧梁跨。


2.5 应用反馈

通过上述一个上万方的地下室工程中梁既有钢筋实配录入应用介绍,可以看到,除了图纸的一些特殊表达及模型图纸不对应问题之外,软件基本都能很好的识别;钢筋录入属于实际工程鉴定或者加固阶段的工作基础,此功能的落地应用,将为设计师后续鉴定及加固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